裴騰
去年年底,受排放門事件影響,大眾決定調(diào)整其2016年的預算,用于工廠建設和新車型研發(fā)的資金總計將削減約10億美元。
作為大眾旗下盈利能力最強的品牌之一,奧迪顯然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10月17日,消息人士透露,奧迪將會延緩一些新技術項目上的資金投入,以應付排放丑聞帶來的損失。
今年9月,奔馳全球銷量首破20萬輛,達211286輛,同比增幅高達12%。寶馬銷量同比上升9.4%,共計197419輛。但奧迪9月的銷量則遠遠低于奔馳和寶馬,共計173859輛,僅實現(xiàn)1.7%的增長。
為維持自身的競爭力,奧迪曾表示,2025年之前公司會減小在傳統(tǒng)汽車項目上的投入力度,將更多精力和資金戰(zhàn)略性地轉移到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和數(shù)字服務上。
奧迪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表示,現(xiàn)在,開支的削減將會影響到其在德國的新一代科技項目,而這些項目本來旨在消除排放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幫助奧迪重塑形象。
此外,奧迪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道路建設項目,以及用于電池和概念車生產(chǎn)的設施建設項目均將暫時擱置。
一位奧迪發(fā)言人稱,位于英戈爾施塔特,名為“INCampus”的科技園相關項目未來也會被延期。
IN-Campus是早前奧迪為適應未來新興科技和創(chuàng)新技術發(fā)展要求,而提出的概念設計,旨在打造一個充滿活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吸引全球新型人才,提供世界級研發(fā)條件的創(chuàng)新園區(qū)。
一些分析師認為,盡管在大眾集團的規(guī)模效應影響下,奧迪可以獲得其他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資源,但在工廠、設備等項目上奧迪的資金投入仍比寶馬和奔馳多。這不正常。
艾弗考爾分析師阿恩特·埃林霍斯特(Arndt Ellinghorst)表示,奧迪在有形資產(chǎn)上的開支削減仍有“提升的空間”,“大眾旗下各部門都在削減目前過高的開支,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然而對于這一觀點,奧迪的工人們并不認同。
成員占公司監(jiān)事席位一半的奧迪工會稱,公司應該在英戈爾施塔特生產(chǎn)更多的電動汽車。此前,對于奧迪首輛量產(chǎn)電動車將在布魯塞爾生產(chǎn)的計劃,工會就曾發(fā)表過批評意見。
9月底開始的巴黎車展上,新一代Q5正式亮相,作為奧迪旗下銷量最好的豪華SUV之一,Q5此前一直在總部生產(chǎn)。然而,為了節(jié)省開支,新一代Q5的生產(chǎn)任務將會落在位于墨西哥的新工廠,屆時大量的工作機會也將向墨西哥轉移。
在此前提下,再次推遲英戈爾施塔特相關科技項目的投資計劃,無疑會招致工人更多的反對。工會發(fā)言人表示,這一行為將嚴重影響到德國奧迪員工的利益。
另外,一位與奧迪CEO施泰特(Rupert Stadler)關系密切的知情人士透露,奧迪也在大幅削減賽車項目上的開支,2017賽季結束之后,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或將不會再出現(xiàn)奧迪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