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麗
(華東理工大學(xué)人文科學(xué)研究院,上海 200237)
王造時研究述評
劉雅麗
(華東理工大學(xué)人文科學(xué)研究院,上海 200237)
王造時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著名的政治理論家和政治活動家,是抗戰(zhàn)時期著名的“七君子”之一,是活躍在中華民國時期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對王造時的研究,從20世紀(jì)80年代開始。本文主要概述20世紀(jì)80年代和90年代及21世紀(jì)初期研究成果。
王造時;七君子;研究述評
王造時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著名的政治理論家和活動家,是抗戰(zhàn)時期著名的“七君子”之一,是活躍在中華民國時期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對王造時的研究,從20世紀(jì)80年代開始,主要分三個階段:20世紀(jì)80年代和90年代以及21世紀(jì)初期。
(一)傳記
秦建君的《七君子之一:王造時》主要用敘述性語言概述了王造時的一生,只有有關(guān)王造時生平史實的一般介紹,書末附有王造時的簡單年譜及11篇文稿選(《一次被捕始末記》《〈荒謬集〉自序》《“一二八”四周年上海各界紀(jì)念大會演講》《第三被告王造時供詞》《舉國公憤》《平均戰(zhàn)時人民負擔(dān)》《李公樸先生事略》《從一二回憶談到憲法草案的公布(廣播稿)》《第一次給周恩來同志的信》《第二次給周恩來同志的信》《詩二首:鶯聲、戰(zhàn)歌》)和李文杰的《我為“七君子”案辯護》,另外作者還列出了王造時的主要著作目錄及11篇回憶、紀(jì)念、整理文章索引,其中王造時專著中《中國問題與國際聯(lián)盟》書名應(yīng)為《國際聯(lián)盟與中日問題》,譯著中少了《日本備戰(zhàn)論》一書;至于所列王造時論文索引只有19篇,遠遠不夠,回憶、紀(jì)念、整理文章索引也有許多欠缺。該傳記的主要成果是概述了王造時的一生,但是該傳記只是簡單敘述,作者沒有發(fā)表評論,沒有從理論角度去分析、評價,對時代背景描述也不多,只是一般敘述,讓人了解王造時一生活動的大概,沒有論述其思想和主張,史料運用上只是一般采用王造時的一些文章,有不少王造時的重要文章沒有引用,也沒有引用什么相關(guān)史料(只有“七君子”事件中有點引用),另外,作者錯寫了王造時的出生日期“1903年8月1日”,實際應(yīng)為“1902年8月3日”。
周天度主編,何碧輝、趙壽龍著的《七君子傳·王造時傳》也是主要用敘述性語言概述了王造時的一生,但有些王造時思想主張上的簡單敘述和評論。首先,從王造時的《新國家主義——救國良藥》中概述其“新國家主義”觀就是愛國主義;其次,從《王造時自述》中簡介了王造時在美國留學(xué)四年,深受美國政治思想的影響,形成對國事的一些看法;第三,從王造時發(fā)表在《新月雜志》上的7篇文章中概括認為,王造時寫這一系列文章,是為了治國病的,是希望國家富強而寫的,但是王造時并沒有把國病診斷清楚,因此,也沒有開出對癥的藥方,他認為中國國病與病因,不是帝國主義侵略,封建主義制度,而是所謂文化落后,不文明;第四,作者從王造時《對于訓(xùn)政與憲政的意見》和《我為什么主張實行憲政》《安內(nèi)必先攘外》《五月十日的主張》中,概括認為王造時抗戰(zhàn)期間嚴(yán)厲批評國民黨一黨專政誤國殃民,要求改變內(nèi)外政策,停止剿共戰(zhàn)爭,一致對外,主張全國人民團結(jié)抗日。該傳主要成果是較簡單概述了王造時的一生;并且對王造時的有些主張有所描述簡評,但很簡單,只是寥寥數(shù)語,較淺顯;史料運用上也只是采用了一些王造時的文章,尤其是其《荒謬集》中的一些文章,有不少王造時的重要文章,特別是《前方日報》上發(fā)表的80多篇文章均未引用;相關(guān)資料有些引用但遠遠不夠,時代背景描述也不夠,更沒有從理論深度上分析其思想淵源及政治主張。
何碧輝、趙壽龍的《王造時傳略》相對于何碧輝、趙壽龍著的《七君子傳·王造時傳》而言,這幾頁紙的傳略只是極簡單介紹了王造時的一生,沒有評論,不同的是后面附有王造時主要著作目錄,但專著中缺《國際聯(lián)盟與中日問題》一書名;發(fā)表在《東方雜志》和《前方日報》上的幾篇論文索引尚欠缺許多。
江紹貞的《王造時》也只用幾頁紙極簡單介紹了王造時的一生,沒有評論,未介紹其思想主張,只是簡單敘述,該文只是簡單用了幾篇王造時的文章簡介了本人,根本無理論上的評述及思想主張上的介紹。
孫衍的《七君子之一·愛國主義者王造時》簡單介紹了王造時的經(jīng)歷。
關(guān)國煊的《王造時(1903-1971)》實際只有一頁紙,極簡單地介紹了王造時的生平閱歷、部分專著和譯著目錄,該文參考了鄒韜奮的《經(jīng)歷》和孫衍的一篇文章《七君子之一·愛國主義者王造時》(香港《七十年代》1981年第5期)。該文的作者把王造時生年寫錯為“1903年8月1日”,應(yīng)為“1902年8月3日”。
趙廣誠的“救國會”“七君子”之一王造時的悲劇下場的作者因是臺灣人,所以站在反共的立場上簡單介紹王造時并攻擊救國會和中共,尤其別有用心地重點宣揚王造時在反右及文化大革命中的不幸遭遇,文中還引錄了王造時給周恩來的二次書信,站在國民黨的立場上攻擊中國共產(chǎn)黨,應(yīng)批判地看待其文。該文材料參考孫衍的一篇文章《愛國主義者王造時》(香港《七十年代》1981年第5期)及日本《支那名人錄》,文中作者介紹“王造時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8月1日生于一個教育工作者家庭”是錯誤的,應(yīng)為“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8月3日生于一個竹木商人家庭”。
(二)回憶紀(jì)念等文章
馮英子的《民主戰(zhàn)士,救亡先驅(qū)——回憶王造時同志》曾為《前方日報》的總編輯,他的這篇回憶主要是在《前方日報》工作時的一些情況,文中說“王造時1903年生”和“去英國研究了二年國際政治”有誤,應(yīng)為“1902年生”和“去英國研究了一年國際政治”。
馮英子的《春蘭秋菊中古無絕——憶王造時》也主要是回憶七君子事件和在《前方日報》工作時的一些事情。
馮英子的《掩蓋不住的光輝——憶王造時之二》主要是回憶解放后王造時的一些情況。
馮英子的《王造時和〈前方日報〉》詳細地回憶了作者在《前方日報》任總編輯的一些事情,特別是簡單介紹了一下《前方日報》的特點;最后附有《前方日報》創(chuàng)辦十周年時王造時的《一封公開信》,有史料價值。
馮英子的《王造時先生十年祭》簡單回憶了王造時為民主與法制而奮斗的一些事情。
李璜的《談王造時與羅隆基(上、下)》是中國青年黨頭目之一李璜有關(guān)他與王造時、羅隆基交往的一篇回憶文章,作者認為王造時和羅隆基雖是同鄉(xiāng),都熱心政治,但王造時為人老實,喜獨來獨往,領(lǐng)袖欲強,羅隆基好出風(fēng)頭,機巧多變,但活動能力強,是個人才。作者還站在國民黨的立場上攻擊中共,但也批評了國民黨不用黨外人才,致使第三方面勢力倒向中共。因作者是當(dāng)事人回憶當(dāng)事人,有一定史料價值。
龔屏的《抗戰(zhàn)時期的王造時》簡單回憶了與王造時交往的一些事情,具有一定史料價值。
江林書的《王造時與他創(chuàng)辦的〈前方日報〉》簡單回憶了與王造時工作與交往時的一些事情,具一定史料價值。
《我對王造時同志的點滴回憶》的作者潘大逵是王造時的老同學(xué)、老朋友,從清華開始一直與王造時有所交往,文中回憶了一些有關(guān)王造時在清華和美國威斯康辛大學(xué)讀書及回國后參加政治活動(主要是七君子事件和《前方日報》的工作)的情況,最后他還談到王造時的生活愛好和家庭不幸及個人在反右和文革中的不幸遭遇,具有較強的史料價值,但筆者說王造時生于“1903年”,應(yīng)為“1902年”。
潘大逵的《我參加救國會活動的回憶》主要回憶了作者參加救國會活動的一些情況,大都與王造時有關(guān)。
羅添時的《略述王造時的愛國抗日》較簡單地論述了王造時的抗日主張和事跡。
另外,王金梧主編的《中國現(xiàn)代資產(chǎn)階級民主運動史》中第340-349頁簡介了王造時三十年代初發(fā)表在《新月》和《荒謬集》中的幾篇文章中的政治主張。
(一)著作
葉永烈主編的《王造時——我的當(dāng)場答復(fù)》主要有作者的一篇長篇報告文學(xué)《斯人獨憔悴》(第1-62頁),然后大部分內(nèi)容是收錄了一些王造時的文章和遺稿。作者的報告文學(xué)是從文學(xué)角度和歷史角度報道了王造時,寫法上與傳記不同,描述手法采用了文學(xué)化,不按時間順序,采用幾個特別片斷和情景,文筆較好,文學(xué)色彩較濃,有懸念,重點講了七君子事件和王造時解放后蒙冤的事情;書中也誤寫王造時生于“一九零三年九月二十一日(農(nóng)歷八月初一)”,實際為“一九零二年八月三日”。該書主要價值是收錄了王造時的部分文章和遺稿,有的遺稿系第一次公開發(fā)表。報告文學(xué)主要是敘述性描述,沒有談到王造時的思想及主張。文章和遺稿占該書的大部分內(nèi)容(第63-283頁),尤其是王造時在反右斗爭中的檢查等遺稿,對研究王造時在反右斗爭中的情況頗有參考價值。書中收錄的王造時文章有:《王造時自述》《在五四運動中》《荒謬集自序》《對于訓(xùn)政與憲政的意見——批評汪精衛(wèi)、于右任二氏的言論》《國民黨怎么辦?》《怎樣打倒貪污?》《領(lǐng)袖的條件》《對內(nèi)的平等》《恢復(fù)民族的自信心》《中國問題的政治背景》《在“一·二八”四周年上海各界紀(jì)念大會的演講》《第三被告王造時供詞》《平均戰(zhàn)時人民負擔(dān)》《舉國公憤》《泛論愛國心》《李公樸先生事略》(與沈鈞儒合著)、《從一二回憶談到憲法草案的公布》《我們的民主生活一定日趨豐富美滿》《把爭鳴的重點放到基層去》《進一步建立民主法制秩序》《致周恩來總理》《再致周恩來總理》《我的檢查》。第一次發(fā)表的王造時的遺稿有:《關(guān)于致〈斯大林大元帥的信〉》《恢復(fù)救國會問題》《我的當(dāng)場答復(fù)》《懇切申請下鄉(xiāng)參加體力勞動改造自己》《交待撕毀來信的經(jīng)過》《改訂徹底改造自己、改變立場的計劃和勞務(wù)計劃》《改造計劃》《思想?yún)R報——對黨的感情變化》《思想?yún)R報——鼓足干勁,加緊改造,爭取不戴右派帽子過年》《半年來的思想小結(jié)》《摘帽后的思想?yún)R報》。
姜平、姜偉的《愛國君子·民主教授——王造時》是至今為止水平較高的一部有關(guān)王造時的傳記,全書主要用敘述性語言較詳細地描述了王造時的一生。對王造時的一些政治主張有所論述:(1)作者從《王造時自述》中說明王造時留美時的一些想法。(2)作者從王造時的專著之一《中國問題的分析》中概括介紹了王造時在該書中一些最重要的觀點和結(jié)論,即關(guān)于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緩慢的原因、關(guān)于洋務(wù)運動的失敗及其教訓(xùn)、關(guān)于戊戌變法運動的失敗及其教訓(xùn)、關(guān)于辛亥革命的意義及其失敗教訓(xùn)、從新文化運動到國民政府的建立等問題的觀點。(3)作者從王造時的文章《政黨的分析》《政黨是福乎是禍乎?》等文中,介紹王造時的觀點為:多黨競爭的政治政府,既是實行民主政治、人民享有充分民主權(quán)利的表現(xiàn),又可使政府經(jīng)常保持廉潔奉公,避免走向貪污腐敗,因而也是國家實現(xiàn)長治久安的決定性條件。(4)作者從王造時的《救亡兩大政策》中簡介了王造時的救亡主張:第一項根本的救國政策,是“對日準(zhǔn)備殊死戰(zhàn)爭,與日拼命到底”;第二項根本政策,是“對內(nèi)取消一黨專政,集中全國人才,組織國際政府”。(5)作者從王造時的《對訓(xùn)政與憲政的意見——批評汪精衛(wèi)、于右任二氏的言論》《我為什么主張實行憲政》兩文中簡介了王造時的憲政主張等。但是作者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些王造時的政治主張,并未發(fā)表評論,更沒有從王造時的思想淵源和政治理論深度方面去系統(tǒng)論述王造時的政治思想,聯(lián)系時代背景也不夠,沒有談到其交往群體的影響及當(dāng)時中國政治文化的情況,主要也只是用敘述性語言描述王造時一生的經(jīng)歷。資料運用不夠,特別是相關(guān)資料缺乏。另外,書中還附有王造時的簡單年譜和兩篇論文《對訓(xùn)政與憲政的意見——批評汪精衛(wèi)、于右任二氏的言論》《我為什么主張實行憲政》。
馮英子的《勁草——馮英子自傳》中有幾篇回憶是有關(guān)七君子事件和作者在《前方日報》工作時的情況,與其八十年代的幾篇回憶文章內(nèi)容相似。
王金梧、李子文的《中國現(xiàn)代政治思想史》中第354-363頁,從《荒謬集》中的幾篇文章中簡介王造時的一些民族主義、民主憲政和民主社會主義思想,但沒有什么評論。
姜平的《中國百年民主憲政運動》第162頁簡介了王造時《救亡兩大政策》中的兩大救亡主張,第171-176頁簡介了王造時兩篇關(guān)于憲政的文章(《對訓(xùn)政與憲政的意見——批評汪精衛(wèi)、于右任二氏的言論》《我為什么主張實行憲政》)中的觀點,但也沒有什么評論。
(二)回憶等文章
姚士彥的《王造時在江西辦〈前方日報〉的一段史實》回憶了作者在《前方日報》擔(dān)任總編輯時的一些事情。
另外,鄒韜奮的《經(jīng)歷》和沙千里的《七人之獄》、《漫話救國會》中也有些有關(guān)王造時的回憶內(nèi)容。周天度的《救國會》中有些關(guān)于王造時的介紹,還有丁守和主編的《中國近代啟蒙思潮》中收錄了王造時的兩篇文章:《自由之戰(zhàn)爭—民權(quán)保障運動》和《對內(nèi)的平等》。
21世紀(jì)初期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劉雅麗先生的文章為主,其中,《析王造時的“主戰(zhàn)和取消一黨專政論”》一文著重闡述了王造時在抗戰(zhàn)初期的政治主張,《試析王造時的“堅持抗戰(zhàn)和民主廉政論”》綜合分析概括了王造時在《前方日報》上發(fā)表的80多篇文章的主要政治觀點,《試論王造時的“新國家主義觀”》重點論述了王造時早期的政治理論,《試論中華民國時期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政黨思想——以王造時為個案》主要介紹了王造時20世紀(jì)30年代初期的政黨思想,《王造時早期國家理論探析——“留美期間對國事的看法”》主要論述了王造時留美期間的國家理論,《王造時早期國家理論探析——“費邊社會主義式的想法”》主要評述了王造時留英期間的國家理論。
[1]秦建君.七君子之一:王造時.江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9輯)[M].南昌:江西省委黨校印刷廠,1986.
[2]何碧輝,趙壽龍.七君子傳·王造時傳[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9.
[3]何碧輝,趙壽龍.王造時傳略[J].中國當(dāng)代社會科學(xué)家,1984,(6).70-76.
[4]江紹貞.王造時[M]//中華民國史叢稿·人物傳記(第16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139-143.
[5]孫衍.七君子之一:愛國主義者王造時[J].香港《七十年代》,1981,(5).
[6]關(guān)國煊.王造時(1903—1971)[J].傳記文學(xué),1981,39(3).146-147.
[7]趙廣誠.“救國會”“七君子”之一王造時的悲劇下場[J].傳記文學(xué),1981,39(2).49-54.
[8]馮英子.民主戰(zhàn)士救亡先驅(qū)——回憶王造時同志[J].社會科學(xué)(上海),1980,(5).
[9]馮英子.春蘭秋菊中古無絕——憶王造時[N].香港文匯報,1980-8-24(10).
[10]馮英子.掩蓋不住的光輝——憶王造時之二[N].香港文匯報,1980-8-5(10).
[11]馮英子.王造時和《前方日報》[M]//江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5輯).南昌:江西省委黨校印刷廠,1986.125-138.
[12]馮英子.王造時先生十年祭[J].民主與法制,1981,(8).
[13]李璜.談王造時與羅隆基(上、下)[J].傳記文學(xué),1981,39(2)(3).
[14龔屏.抗戰(zhàn)時期的王造時[N].團結(jié)報,1985-5-18.
[15]江林書.王造時與他創(chuàng)辦的《前方日報[N].人民政協(xié)報,1985-10-4(上)11日(下).
[16]潘大逵.我對王造時同志的點滴回憶[M]//江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5輯).南昌:江西省委黨校印刷廠,1986.1-6.
[17]姚士彥.王造時在江西辦《前方日報》的一段史實[J].檔案與史學(xué),1996,(1).69-71.
[18]羅添時.略述王造時的愛國抗日[J].江西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90,(1).
[19]王金梧.中國現(xiàn)代資產(chǎn)階級民主運動史[M].長春:吉林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
[20]葉永烈.王造時——我的當(dāng)場答復(fù)[M].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21]姜平,姜偉.愛國君子·民主教授——王造時[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2]馮英子.勁草——馮英子自傳[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9.
[23]王金梧,李子文.中國現(xiàn)代政治思想史[M].長春: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1991.
[24]姜平.中國百年民主憲政運動[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
[25]劉雅麗.析王造時的“主戰(zhàn)和取消一黨專政論”[J].華東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3,(1).
[26]劉雅麗.試析王造時的“堅持抗戰(zhàn)和民主廉政論”[J].江西社會科學(xué),2003,(3).
[27]劉雅麗.試論王造時的“新國家主義觀”[J].蘭州學(xué)刊,2004,(1).
[28]劉雅麗.試論中華民國時期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政黨思想——以王造時為個案[J].浙江省委黨校學(xué)報,2004,(1).
[29]劉雅麗.王造時早期國家理論探析——“留美期間對國事的看法”[J].科技廣場,2004,(5).
[30]劉雅麗.王造時早期國家理論探析——“費邊社會主義式的想法”[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xué)報,2004,(6).
An Overview on Wang Zaoshi’s Research
LIU Ya-l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
Wang Zaoshi is a famous political theorist and activist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Being one of the seven noble men during anti-Japanese war,he is also a representative of liberalistic intellectual in Republic of China.Research on Wang Zaoshi began from 1980s.This thesis gives an overview on researches about Wang Zaoshi in 1980s,1990s and early times in 21st century.
Wang Zaoshi;seven noble men;overview
K26
A
1009-6051(2017)02-0098-07
10.13950/j.cnki.jlu.2017.02.011.
責(zé)任編輯:徐元紹
2017-02-16
劉雅麗(1966—),江西南昌人,博士,華東理工大學(xué)副教授,主要從事歷史學(xué)、政治學(xu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