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樹蕓
摘 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然有些落后,當下社會也已經進入了“微”時代,“微”時代的來臨,滿足了對效益的追求,而“微課”作為 “微”時代的產物,在教學中掀開了一次“革命”。針對微課,很多人持不同的觀念,也有人不敢輕易嘗試微課。作為一個新事物,筆者在教學中大膽結合運用,微課直觀、高效,給教學帶來了新鮮的活力,本文結合筆者在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中的對微課的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效,并對此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微課
數(shù)學是一座豐富的寶庫,也是一個有趣的樂園,每個人只要沉浸在數(shù)學的園地里,都可以發(fā)現(xiàn)別樣的樂趣。新課改提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扮演一個啟發(fā)、點撥的角色,從而引導學生去探究問題,體味數(shù)學的樂趣和魅力。只有如此才能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問題的認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在數(shù)學中,很多數(shù)學問題,本身就是開放性的,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得出相同的結論,作為教師,要積極啟發(fā)點撥,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究,而且要及時給予認可表揚。在教學中,筆者通過運用微課,設計一些開放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去探究解題的辦法,并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加以啟發(fā)和點撥,有時候我將微課放入校園學習的網(wǎng)站上,學生家長可以下載供學生課外練習、學習。比如筆者曾出題:“小李有5個蘋果,小張有8個蘋果,同學們有什么辦法,讓小張的蘋果是小李蘋果的2倍呢?”學生們課外看了微課很快有了思路:5*2=10,10-8=2,從而得出,只要給小張增加2個蘋果,就可以實現(xiàn)小張的蘋果是小李的蘋果的兩倍。在微課的互動交流中,我及時肯定了同學們的算法,同時提出:“同學們想想,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呢?”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開始思考,很快有同學指出,可以不增加小張?zhí)O果的數(shù)量,減少小李蘋果的數(shù)量,并列出算式:8÷2=4,5-4=1,得出結論只要拿掉小李1個蘋果,就可以實現(xiàn)小張?zhí)O果是小李蘋果的兩倍,通過在類似題目涉及,通過適當?shù)囊龑Ш忘c撥,充分鍛煉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所以針對微課,教師可以進行時間上的靈活設計,比如可以留給課外拓展,這也是課堂延伸的一個新思路。評價要勤:要“全面”而且“合理”。
評價改革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改革內容,微課融入數(shù)學課堂以后,更應該注重學生對于微課學習結果的評價,通過能反應學習效果的學案評判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便于學生及時調整課堂學習活動。
針對微課融入之后的數(shù)學課堂,我采用人性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的評價應該倡導多主體評價,比如學生自己可以自評,小組可以組評,老師最后進行師評,三者的分數(shù)有機結合,形成最后的評價分數(shù)。比如,在教學中,筆者曾設計了一個“小學數(shù)學學習評價表”(如下表),該評價表結合新課標對學生進行了全方位的評價,包括學生的態(tài)度情感、過程方法和知識能力,與此同時,該評價表還兼顧了多視角、多主體評價,將評價主體分為學生、小組、老師,展開自評、組評和師評。通過該表的填寫,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有一個全方位,多主體評價,避免了主觀臆斷,取得了非常好的評價效果.狀在微課教學中融入綜合的全方位的個性化評價方式,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在微課堂中形成合作、交流、互動的學習模式。
總之,微課融入小學數(shù)學課堂,但是依舊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如果說數(shù)學課堂如同烹飪小鮮,色香味是教師的烹飪目標,那么我想微課就是一種極好的調味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引導學生充分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數(shù)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學習中,學生展開形象思維,學會應用所學的數(shù)學理論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是在實際過程中,不少學生僅僅停留在被動地接受數(shù)學知識的層面,不善于思考問題,也不善于用自己的行動,聯(lián)系所學知識理實際數(shù)學問題。因此,動手能力的欠缺也就導致了數(shù)學課堂無法成為“活”課堂。微課融入小學數(shù)學課堂,但是依舊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如果說數(shù)學課堂如同烹飪小鮮,色香味是教師的烹飪目標,那么我想微課就是一種極好的調味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引導學生充分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