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汐
蘭,這個(gè)字本身就美,形態(tài),音律,寓意,都惹人珍愛。哪怕只是在心里低低地念一聲:蘭,也能瞬間把自己念得深情綿綿起來。此刻,借蘭花之名,隔著流光與滄海,拈筆寫一寫馬湘蘭的幽姿,她如蘭如蕙的才情與癡念,輕解一段,秦淮河邊那又瀲滟又凄涼的風(fēng)月舊事。
馬湘蘭,名守真,小字玄兒,又字月嬌。因她秉性靈秀,能詩善畫,工于畫蘭,故稱“湘蘭”。
馬湘蘭相貌雖“姿首如常人”,但“神情開滌,濯濯如春柳早鶯,吐辭流盼,巧伺人意”,故“見之者無不人人自失也”。想來她正是如蘭似竹的佳人,不以嬌美的相貌媚人,腹有詩書氣自華,她用來取勝的是滿腹的才情與獨(dú)特的個(gè)性。
明代的十里秦淮,是金粉樓臺、畫舫凌波的笙歌酒濃之地。煙籠寒水月籠沙,夫子廟旁,望月樓邊,即是馬湘蘭的幽居之處。在她的宅第“幽蘭館”中,曲徑回廊,竹影泉聲,飛檐漏窗,青苔臥階,極是古韻清幽,如夢似幻。馬湘蘭是愛蘭之人,她在院中種滿各色蘭花,日日悉心照料,與蘭共芳。那些蘭,聽著輕歌曼舞,照著槳聲燈影,亦出落得幽雅無比,出塵脫俗,不負(fù)主人意。不時(shí)有慕名者登門拜訪,賞花,談詩,觀畫,更為一睹佳人風(fēng)華。
馬湘蘭為人曠達(dá),常揮金以濟(jì)少年。但凡事有利有弊,她不是圓滑世故之人,又有重義輕財(cái)?shù)臑⒚搨€(gè)性,因此時(shí)常給自己招來禍端。有一次,昔日曾遭湘蘭拒之門外的客人,今時(shí)已成禮部主事。此小人有意尋釁,便借了由頭拘捕湘蘭,并在堂上存心羞辱:“人人都說馬湘蘭了不起,今日看來,也不過是徒有虛名。”馬湘蘭卻臨危不懼,以一句“正因昔日徒有虛名,才有得今日的不名奇禍!”反唇相譏。于是,主事主審皆惱羞成怒,更是不肯輕易放過馬湘蘭,搜刮錢財(cái),逼迫入獄,手段極其陰毒。
沒有早一步,亦沒有晚一步,王稚登出現(xiàn)了。就在馬湘蘭“披發(fā)徒跣,目哭皆腫”的情況下,王稚登利用關(guān)系四處打點(diǎn),方才讓她脫離了險(xiǎn)境。再豪爽的女人亦是女人,尤其在受到打擊無比脆弱的時(shí)候,更渴望有一個(gè)臂膀能夠倚靠。況且,搭救她的人,還是當(dāng)時(shí)的吳中才子、書法名人。命中注定一般,馬湘蘭愛上了他。
她視王郎是世間難得的有心人,他對她有恩,她想用整個(gè)身心來還??伤辉?,說辭甚是仁義:“脫人之厄因以為利,去厄者之者幾何?”意思是,我救你脫離危險(xiǎn)之境,并不曾想要圖你什么。王稚登的拒絕著實(shí)讓馬湘蘭好不失落,但同時(shí)又讓那君子形象進(jìn)一步深植馬湘蘭心中。馬湘蘭是愛之深,戀之切,怎肯輕易放棄,她始終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終有一天,王稚登會欣然接受自己。
后來,王稚登舉家遷往姑蘇,卻又與身居金陵的馬湘蘭保持了三十年的書信往來。
三十年,他們談詩畫,談風(fēng)月,談世事,談人情,只是不談婚嫁。
千里其如何,微風(fēng)吹蘭杜。她是蘭,就送他蘭花圖,一筆一筆都是相思,都是深情。她在畫上題詩:“欲采遺君子,湘江春水深。寫來無限意,為我通琴心。”她給他寫信,字字句句,皆是深情厚誼壓制的謙卑,觸及其中信箋,直令旁人痛徹肝腸:“昨與足下握手論心,至于夢寐中聚感,且不能連袂傾倒,托諸肝膈而已。連日伏枕,唯君是念,想能心亮也……”“途中酷暑,千萬保重。臨行不得一面,令人悵然,不知能同此念否……”“捧讀手書,恨不能插翅與君一面,其如心跡相違,徒托諸空言而已。良宵夜月,不審何日方得傾倒,令人念甚念甚……”
王稚登亦有回帖:“二十七日發(fā)秦淮,殘?jiān)略隈R首,思君尚未離巫峽也。夜宿長巷,聞?dòng)曷暎┢鸩恍?。見道旁雨中花,仿佛湘娥面上淚痕耳……”他贈(zèng)她閨硯,伴她書寫傳情。馬湘蘭在硯上題名:“百谷之品,天生妙質(zhì)。伊以惠我,長居蘭室?!?/p>
她是秦淮河邊的幽蘭,芳華絕世,有人觀之,有人賞之,有人慕之,有人貴之,卻不能被愛人佩之。奈何他縱有百谷之心,亦不能容她孤蘭一朵。
可她無怨。盡管時(shí)光飛逝,三十年成一彈指。
萬歷三十二年,王稚登七十壽辰,馬湘蘭決定抱病趕到姑蘇為他祝壽,并聲稱此一行,縱有風(fēng)雨虎狼,亦不可阻她的腳步。相傳,王稚登壽辰之時(shí),湘蘭集資買船載歌妓數(shù)十人,宴飲累月,歌舞達(dá)旦,盛況空前。她重亮歌喉,為戀人賀壽,亦為自己三十載的癡情,臺下,王稚登聽得老淚縱橫。他終于想起,曾經(jīng)與她之約,“姬與余有吳門煙月之期,幾三十年未償”。
而彼時(shí),對于馬湘蘭,他當(dāng)初說出的約定,是真情流露,還是一時(shí)情迷,已經(jīng)變得無關(guān)緊要。
這一次祝壽,即是她人生的句號,花光了她所有的力氣和璀璨,是她對自己三十年情感的堅(jiān)持,做出的完滿交代。王稚登從姑蘇來信,“春以為期,行云東來,無負(fù)然諾”。春以為期,春以為期,她已經(jīng)等了三十個(gè)春天,足以消磨一世的容光。她像一朵蘭花,吐盡了最后一絲芬芳,然后身心輕盈地落進(jìn)了土里。她已凋零,什么化蝶而飛,什么前世今生,皆是虛妄。
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shí)。返回金陵后,馬湘蘭心力交瘁,不久就離開了人世,時(shí)年五十有七。生命的終結(jié),讓她的愛著,成為愛過。
蘭之猗猗,揚(yáng)揚(yáng)其香。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相傳她離世之時(shí),院中幽蘭一夜綻放,散發(fā)的芳馥,貞靜而決絕,猶如一場盛大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