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鴿 張慶召
(汝陽縣移民辦公室)
前坪水庫移民安置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王會鴿 張慶召
(汝陽縣移民辦公室)
移民安置是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好壞,不僅關系到移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系到水利工程建設的進度。在前坪水庫移民搬遷安置過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問題,通過采取多種措施,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水庫移民安置;存在問題;對策
前坪水庫位于淮河流域沙潁河支流北汝河上游、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縣城以西9 km的前坪村,是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供水,兼顧發(fā)電的大(2)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 325 km2。
前坪水庫設計總庫容5.84億m3,正常蓄水位403 m。5 000 a一遇防洪水位422.80 m。水庫建成后,北汝河防洪標準由10 a一遇提高到20 a一遇,配合已建的其他工程,可使漯河以下沙潁河干流防洪標準由20 a一遇提高到50 a一遇,對保障水庫下游焦枝鐵路、京珠高速、二廣高速等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和人民生命財產的防洪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會效益顯著。同時,可發(fā)展灌溉面積3.39萬hm2,年均向城鎮(zhèn)供水6 159萬m3,電站裝機6 000 kW,年均發(fā)電量1 881萬kW·h。
前坪水庫樞紐建筑物由主壩、副壩、開敞式溢洪道、泄洪洞、輸水洞、電站廠房、退水閘及灌溉閘等組成。主壩最大壩高90.30 m,壩頂長810 m。
2014年4月,國家發(fā)改委以發(fā)改農經〔2014〕717號對前坪水庫項目建議書進行了批復。2015年7月29日,國家發(fā)改委以發(fā)改農經〔2015〕1733號對前坪水庫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批復。2015年9月23日,水利部以水規(guī)計〔2015〕367號對前坪水庫初步設計進行了批復。工程總投資44 6251萬元,計劃建設工期為60個月。2015年10月動工興建,2016年10月大壩順利截流。
前坪水庫移民搬遷高程411m,庫區(qū)淹沒影響范圍均在洛陽市境內(嵩縣、汝陽縣),水庫淹沒影響土地0.12萬hm2(其中汝陽縣0.10萬hm2),淹沒影響總人口13 489人(其中汝陽縣11 534人)。初設階段水庫壩區(qū)占地和庫區(qū)淹沒影響涉及汝陽縣3個鄉(xiāng)鎮(zhèn),13個行政村,2 843戶1 1534人。其中上店鎮(zhèn)106戶484人;柏樹鄉(xiāng)243戶1 105人;十八盤鄉(xiāng)2 494戶9 945人。占用及淹沒影響各類土地1 027.80 hm2、房屋42.85萬m2,淹沒影響單位(工業(yè)企業(yè))10個,淹沒影響農村副業(yè)及工商業(yè)企業(yè)設施344個以及一批基礎設施。
2.1 規(guī)劃與實際情況及移民意愿有出入
在《河南省前坪水庫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初步設計》中,十八盤鄉(xiāng)移民安置共規(guī)劃7個安置點。劉坡村后靠安置點集中安置75戶299人,其中劉溝村溝口組17戶71人,劉坡村大田地組、路家莊組58戶228人。其他為遠遷安置,包括:劉坡村大田地組36戶184人遠遷集中安置在陶營鎮(zhèn)范灘安置點;鴨蘭村移民468戶1 819人遠遷集中安置在縣農場安置點;竹園村923戶3 785人移民遠遷集中安置在上店鎮(zhèn)汝南安置點;趙莊村杏虎崖組移民28戶107人后靠集中安置在趙莊村杏虎崖安置點;趙莊村移民380戶1 472人遠遷集中安置在小店鎮(zhèn)小店安置點;汝河村移民584戶2 279人遠遷集中安置在蔡店鄉(xiāng)崔莊安置點。該方案后來遭到當地移民群眾的抵制,理由為遠遷地和當地的風俗習慣不同。
存在這種情況的根源是設計方案在制訂過程中沒有充分地進行調查研究,更沒有充分地吸收擬遷群眾的意見,造成設計方案透明度差,一旦公布即遭群眾抵制。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移民工作所經歷的教訓之一。
2.2 工作協(xié)調性還不夠
在前坪水庫工程建設中,施工單位因修建臨時施工道路,改變了河道內的水流流向,造成當地群眾飲水困難,村民不滿而造成阻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部分參建單位還存在一定的“重工程、輕移民”思想,忙于搶進度、趕工期,對移民的生活條件重視不夠,這種教訓由來以久。
2.3 移民有土安置的難度較大
有土安置是各地移民安置的主要方式,當地絕大多數移民都希望有土安置。在當前土地政策的形勢下,基層政府調整耕地的難度大。但根據有關移民政策,原以農業(yè)生產為主的移民宜選擇農業(yè)安置方式,即以調整農業(yè)生產結構、提高土地產出為手段,以搬遷后移民生活水平不低于原水平并與安置區(qū)原居民同步發(fā)展為目標,應克服困難,不可予以回避。
3.1 修訂、完善移民安置方案
汝陽縣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群眾意愿,對初設階段的移民安置方案進行修訂、完善,確定了上店鎮(zhèn)西莊安置點、柏樹鄉(xiāng)華溝安置點、十八盤鄉(xiāng)劉坡后靠安置點、上店鎮(zhèn)汝南安置點、小店鎮(zhèn)小店安置點、縣城安置點6個安置點。
3.1.1 上店鎮(zhèn)西莊安置點
西莊安置點位于上店鎮(zhèn)西莊村,獨院安置西莊村移民106戶484人。規(guī)劃建設用地4.51 hm2,建房形式采取自建或聯(lián)建。生產用地利用本村組剩余土地統(tǒng)一調整。
3.1.2 柏樹鄉(xiāng)華溝安置點
華溝安置點位于柏樹鄉(xiāng)小華溝村,獨院安置柏樹鄉(xiāng)楊溝村移民243戶1 105人。規(guī)劃建設用地10.29hm2,建房形式采取自建或聯(lián)建。生產用地利用本村剩余土地調整,不足部分在本鄉(xiāng)內調整。
3.1.3 十八盤鄉(xiāng)劉坡后靠安置點
規(guī)劃建設用地1.40 hm2,獨院安置劉坡村移民29戶137人,建房形式采取自建或聯(lián)建。生產用地利用本村剩余土地調整。
3.1.4 上店鎮(zhèn)汝南安置點
汝南安置點位于上店鎮(zhèn)汝南村南,侯套河西,郭木線南。規(guī)劃建設用地62.60 hm2,獨院安置十八盤鄉(xiāng)移民1 604戶6 412人,建房形式采取自建或聯(lián)建。生產用地利用本村淹沒線上剩余耕地調整,按初步設計規(guī)劃不足部分從其他的鄉(xiāng)鎮(zhèn)進行調配,土地征收后,打樁定界確權到組。
3.1.5 小店鎮(zhèn)小店安置點
小店安置點位于小店鎮(zhèn)政府南部汝河北岸,規(guī)劃用地15.67 hm2。獨院安置人口275戶1 208人,建房形式采取自建或聯(lián)建。
3.1.6 縣城安置點
縣城安置點位于縣城古城備戰(zhàn)庫以西,西環(huán)路以東,郭木線兩側。規(guī)劃建設用地6.87hm2,套房安置十八盤鄉(xiāng)移民586戶2 188人。
3.2 制訂移民安置計劃
根據省、市移民辦提出的“四年任務、兩年完成”的要求,汝陽縣移民辦公室同設計單位制訂了前坪水庫移民安置計劃:第一階段:2015年9月30日前完成壩址區(qū)柏樹鄉(xiāng)楊溝村、上店鎮(zhèn)西莊村349戶1 589人移民過渡性搬遷安置,確保大壩工程建設順利開工;第二階段:2016年10月完成353 m高程以下十八盤鄉(xiāng)鴨蘭村39戶139人移民群眾過渡性移民搬遷,確保大壩圍堰順利截流;第三階段:2017年汛前完成高程374.40 m以下,涉及十八盤鄉(xiāng)劉坡、鴨蘭、趙莊、竹園村移民共1 145戶4 468人的搬遷安置;第四階段:2017年底全面完成移民搬遷安置工作任務,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目前,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已經完成,第三階段移民群眾過渡性搬遷安置基本完成。
3.3 建立高效的實施管理機制
水庫移民安置是一項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有人形容為“社會上第一難事”。為了做好此項工作,不僅要有合理的移民安置規(guī)劃,還要有強有力的組織機構和科學的管理辦法,為此,汝陽縣移民辦公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實施管理機制。一是明確各級職責。當前移民搬遷工作進入關鍵性階段,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縣、鄉(xiāng)(鎮(zhèn))、村要按照各自的任務倒排工作日程,細化安置方案,層層分解任務,人人落實責任;二是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調動相關單位的積極性,在全縣形成移民工作“一盤棋”的格局;三是增強移民工作隊伍。經汝陽縣委、縣政府協(xié)調,從全縣后備干部中抽取18人充實到移民工作隊伍中;四是積極和外界溝通,學習先進移民經驗。請有移民工作經驗的專家來傳授工作方法,并組織人員到一些移民安置比較好的地區(qū)參觀學習。
3.4 做好與主體工程施工的協(xié)調工作
一是宣傳普及政策。對壩區(qū)周圍干部群眾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引導群眾養(yǎng)成服從大局服務水庫建設的思想行為。二是明確專人對接。安排一名班子成員帶隊,抽調四名同志長期從事主體工程協(xié)調服務工作,保證出現情況能夠隨時趕到現場,迅速妥善處理。三是加強跟蹤服務。堅持參加省建管局例會制度和日常巡查排查制度相結合,對施工企業(yè)提出的問題和困難,在最短時間內給予答復。四是化解糾紛隱患,對于群眾上訪圍堵事件,工作組人員積極為群眾講政策、明事理,把各種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1]張紹山,陳紹軍.水利水電工程移民政策法規(guī)[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11~41.
[2]陳偉,米黨生.水工設計手冊(第3卷).征地移民、環(huán)境保護與水土保持[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70~72.
D632.4
B
1673-8853(2017)07-0085-02
2017-5-19
編輯:劉長垠
王會鴿(1978-),女,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工程建設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