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富
210046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qū)醫(yī)院急診科
急診昏迷患者的迅速分診與急救方法研究
楊志富
210046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qū)醫(yī)院急診科
目的:研究急診昏迷患者的迅速分診與急救方法。方法:收治急診昏迷患者106例,患者分診與急救流程參考2010年設立的5級急診預檢分診系統(tǒng)和急診危重病降階梯治療方法確定。觀察所有患者的預后。結果:106例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痊愈出院54例,住院時間7~24 d,平均住院時間(15.23±5.22)d?;颊咿D入相關科室繼續(xù)治療40例。死亡12例,死亡率11.32%,其中顱外傷7例,腦卒中3例,不明原因2例。搶救成功率88.72%。結論:迅速、正確的分診以及規(guī)范的急救流程是影響昏迷患者預后的重要步驟。
急診;昏迷;分診;急救
昏迷是急診科室常見的臨床癥狀,多種原因均可導致該癥狀的出現(xiàn),而且患者預后往往不佳[1]。迅速、正確的分診和有效的急救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能夠提高搶救的成功率。我院近年來給予昏迷患者迅速分診和規(guī)范急救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急診昏迷患者106例,男83例,女23例,年齡18~77歲,平均(59.77±12.31)歲。其中深度昏迷18例,中度昏迷34例,淺昏迷54例?;杳栽颍猴B外傷33例,酒精中度昏迷26例,腦卒中昏迷32例,內(nèi)分泌代謝障礙性疾病昏迷6例,癲癇昏迷6例,不明原因昏迷3例。
方法:患者分診與急救流程參考2010年設立的5級急診預檢分診系統(tǒng)和急診危重病降階梯治療方法確定。具體實施步驟如下。①明確病因:患者來診后如果有家屬跟隨,詳細詢問患者基本情況,包括既往史和現(xiàn)病史、發(fā)病情況,如果無家屬陪同,或者病因不清晰,則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爭取在最短時間內(nèi)明確患者病因,從而進行分診,制定相應治療檢查和計劃。②判定患者昏迷等級,進行支持治療:判定患者昏迷等級[2]:淺昏迷患者可以對強烈疼痛刺激進行簡單的肢體防御和回避反射,患者生命體征可無明顯改變;中度昏迷,患者對強烈刺激造成的肢體防御和回避反射減弱,二便失禁或者尿潴留,生命體征發(fā)生改變;中度昏迷,患者對任何刺激無反應,所有深淺反射均消失,運動肌張力降低,發(fā)生血壓下降、脈搏減弱等生命體征障礙。輕度昏迷患者可給予平臥、吸氧以及對癥支持治療。中重度昏迷患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平臥、吸氧、升壓、擴容、興奮呼吸藥物靜點,如果體液大量丟失的患者則需要立即建立靜脈通道,快速補液,保證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同時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顱骨外傷患者應給予降低顱內(nèi)壓治療,酒精中毒患者給予洗胃、導瀉等治療;癲癇昏迷患者可給予地西泮靜脈推注;低血糖昏迷患者可給予50%葡萄糖靜脈推注;酮癥酸中毒患者降低血糖,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③正確分診,確定治療方案:患者給予基本的支持治療后,請相關科室醫(yī)生會診,根據(jù)患者病史、臨床癥狀和檢查結果確定診斷,制定治療方案,分診至各個科室進行進一步治療。
統(tǒng)計學方法: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相關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06例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痊愈出院54例,住院時間7~24 d,平均(15.23± 5.22)d?;颊咿D入相關科室繼續(xù)治療40例。患者死亡12例,死亡率11.32%,其中顱外傷7例,腦卒中3例,不明原因2例。搶救成功率88.72%,見表1。
昏迷是臨床上的危重癥。導致患者發(fā)生昏迷的因素有多種,不同病因導致的昏迷均有自身特點,腦出血、腦梗死、腦外傷等顱內(nèi)疾患所導致的昏迷往往伴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定位體征,腦膜炎、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等腦膜病變往往伴隨腦膜刺激征,另外還有多種全身疾病和中毒所導致的昏迷[3,4]。不同病因需要進行不同的急救方法,因此對急診昏迷的患者進行迅速而準確的分診,并進行正確、有效的搶救措施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關鍵[5]。這就要求急診醫(yī)生具有很強的專業(yè)知識和應變能力,對各種常見的搶救操作熟練掌握,對患者的病情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預見性,同時還需要醫(yī)務人員之間良好的配合,急診常規(guī)藥物完整的配備以及相關設施能夠保證隨時良好運作[6]。
表1 昏迷患者搶救結局表
如果遇到多人同時發(fā)生昏迷送診,采取有效的急診預檢分診就成為提高急診工作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步驟[7]。首先對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昏迷程度進行判定,優(yōu)先診治危重患者,提高搶救的成功率。而且正確的分診能夠保證患者得到對癥治療,減少延誤治療的時間和程序[8]。但是目前國內(nèi)尚未制定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急診分診系統(tǒng),本次研究所使用的5級急診預檢分診系統(tǒng)是目前美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所普遍應用的,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我國部分醫(yī)院已經(jīng)對此分診系統(tǒng)引進,但是仍需要進行完善,以便制定適合我國的預檢分診系統(tǒng)。
綜上所述,完善的預檢分診系統(tǒng)和正確、及時的急救方法是降低急診昏迷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保證,這需要相應流程的制定,更需要醫(yī)療人員素質(zhì)的提高,以及大量的臨床實踐研究,制定出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預檢分診系統(tǒng)和急救流程。
[1]李芳靜.急性昏迷患者的病因及急救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4):138-139.
[2]趙春玲,郭鵬菊,王俊,等.急診昏迷患者308例鑒別分診與急救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 2010,16(7):75-76.
[3]李勇.急診昏迷病人的接診分診及急救護理[J].醫(yī)學美學美容,2013,8(1):50-51.
[4]王會芳,朱四民.急性昏迷患者65例急診急救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 (4):168-169.
[5]劉凈,張世清,王慧斌.急診急救急性昏迷患者98例臨床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10,34 (8):617-618.
[6]張佳,喻秋平,李蓉急.急診內(nèi)科昏迷患者搶救特點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 2013,23(2):670-671.
[7]高芳,田勇,李少波,等.昏迷患者內(nèi)科急救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2,17(11):220-221.
[8]劉富強,師聰紅,張桂琴,等.急診昏迷患者的迅速分診與急救方法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1(2):198.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淚膜破裂時間(±s,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淚膜破裂時間(±s,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aP<0.05;與對照組相比,b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105 3.65±0.31b 5.89±0.51b對照組 105 3.58±0.22 4.02±0.39a
普拉洛芬系丙酸類非甾體抗炎劑,干燥性角/結膜炎患者眼表面受到一系列理化刺激可產(chǎn)生大量的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能夠導致眼部血管擴張,強化微血管的通透,誘導大量的中性粒細胞及白細胞介素等炎癥介質(zhì)蓄積,進而誘發(fā)非特異性炎性反應。普拉洛芬能夠拮抗環(huán)氧酶的活性,使花生四烯酸無法通過一系列生理路徑合成前列腺素,進而遏制眼部非特異性炎癥。本研究將聚乙烯醇及普拉洛芬聯(lián)合應用,通過不同的藥理路徑協(xié)同作用,以期極大提升整體療效。
本研究中研究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治療后淚膜破裂時間顯著延長,這說明干燥性角/結膜炎給予普拉洛芬及聚乙烯醇能夠在濕潤角/結膜的基礎上顯著地遏制眼部非特異性炎癥,顯著地緩解眼部的干澀癥狀、眼疲勞癥狀等,能夠獲得更滿意的療效,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高海艷.普拉洛芬聯(lián)合玻璃酸鈉治療干眼癥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4(23): 72-73.
[2]李妍,秦莉.普拉洛芬聯(lián)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療干眼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5,22(8):97-99.
[3]王莉,王安之.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療干眼癥效果分析[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5,27(4): 67-71.
[4]聶素珍.普拉洛芬聯(lián)合玻璃酸鈉治療白內(nèi)障術后干眼癥的臨床療效[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28(3):5-6.
[5]許婷.聚乙烯醇滴眼液與玻璃酸鈉滴眼液治療干眼癥的療效對比[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23):101-102.
[6]劉照耀,周偉雄.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療干眼癥的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 52(21):17-21.
[7]呂鑫.人工淚液、易貝眼液聯(lián)合普拉洛芬治療干眼癥的療效對比[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2):2701-2702.
Study on the rapid triage and first aid in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coma
Yang Zhifu
Department of Emergency,Hospital of Qixia District,Nanjing City,Jiangsu Province 210046
Objective:To study the rapid triage and first aid methods in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coma.Methods:106 patients with coma by emergency treatment were selected.Patients diagnosis and emergency procedures for reference in 2010 the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triage points diagnosis system and emergency critically ill de escalation therapy method.We observed the prognosis of all patients.Results:After treatment,54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in 106 patients;the length of stay in hospital were 7~24 d;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were(15.23±5.22)d;patients transferred t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with continue treatment in 40 cases;12 patients died,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1.32%.Among them,7 case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3 cases with cerebral apoplexy;2 cases of unknown reasons.The rescue success rate was 88.72%.Conclusion:Rapid and accurate triage and standardized emergency procedures are important steps to influence the prognosis of coma patients.
Emergency treatment;Coma;Triage;First aid
10.3969/j.issn.1007-614x.201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