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藝
提起楊惠姍,人們的第一反應是“琉璃女王”,因為她復原了距今2200多年的漢代的一門技藝,成為中國現代琉璃藝術的奠基人。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80年代她曾紅遍亞洲,是一屆亞太影展的最佳女主,并成為金馬獎史上第一位蟬聯的影后,被評為“中國電影一百年100大明星”之一。
林青霞在《窗里窗外》寫楊惠姍時說道:有一個鏡頭拍她的背影,我嚇到了!她演得太好了!連背影都演得這么好。那時候我知道我碰到了對手。然而演技精湛的她,在處于人生事業(yè)巔峰,幾乎成了電影票房的保證時,卻做出了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選擇:息影。息影后,她和導演的丈夫張毅去投資房地產,賺了不少錢。但很快兩人就覺得可怕、虛無。他們希望找一件實在的事專心去做。楊惠姍突然想在拍攝影片《我的愛》的時候,道具員從精品店借來的玻璃藝術品異常好看,叫做琉璃。一查,在中國的近代工藝發(fā)展里,這個創(chuàng)作空間竟然是“零”。夫妻二人由此莽撞地闖入了這一行業(yè)。
在長達三年半的研究、琢磨的時間里,楊惠姍從億萬身家一度跌落到負債7500萬。朋友勸他們:“別做這個,干脆移民美國,過悠哉的日子多好?!笨赡遣皇撬胍纳?,她想在有生之年為中國留下點東西。就這樣她最終摸索出了脫蠟鑄造的全部技術。1991年,夫婦二人被邀請帶著他們的作品,到日本舉辦的世界性工業(yè)商品展展出。日本著名收藏家由水常雄,在跟夫婦二人交談中透露:其實中國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過脫蠟鑄造技法,建議他們去看河北省滿城縣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琉璃耳杯。而此前夫婦兩人一直秉信書中的說法:源于埃及,19世紀在法國振興。由水常雄的話讓兩人備受震撼,為此他們決心為中國琉璃發(fā)聲。1996年,楊惠姍去往敦煌,發(fā)現小小的第三窟里,主尊佛像都沒了,只剩下南北兩壁的元代壁畫——千手千眼觀音。想著這曠世的美麗莊嚴,終將離我們而去,楊惠姍心里很難過,她想:能不能通過琉璃將她再度延續(xù)下去?
55立方米的巨型窯爐,3噸石膏、1噸水制成的石膏模,4000公斤的琉璃晶質料,100多位琉璃工藝師,7012小時的漫長守護……最終,世界玻璃藝術史上,現存最大、最細致的佛像藝術作品,2米高的琉璃千手千眼觀音通過楊惠珊之手出現在了人們眼前。而這僅僅是其體現傳統(tǒng)中國語言與人文思想作品中的一件。她還有20多件作品被北京故宮博物院、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國立博物館等世界最重要的博物館永久收藏。全世界至少有32位國家的元首,接受過楊惠姍琉璃工房的作品贈送。多次奧斯卡和艾美獎頒獎盛典,頒的也都是她的創(chuàng)作。2015年9月份,楊惠姍還以“年度藝術家代表”的身份參加了法國巴黎大皇宮舉辦的國際藝術與創(chuàng)新雙年展。值得一提的是,她是法國藝術聯合會成立近150年來的首位華人年度藝術家代表。
從影后到被世界認可的藝術家,楊惠姍大概是中國女明星第一人,她也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中國現代琉璃藝術的奠基者”。琉璃需要高溫燒灼,更需耐心等它冷卻以免碎裂,這就像昔日影后的人生,歷經高溫與時間的考驗,人生與琉璃,終成了動人的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