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12月100例我院收診需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住院患者為觀察組,再選取同時段100例未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住院患者為對照組。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調查,觀察1年后2組患者冠心病診斷結果評價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應用價值。結果 經過1年隨訪調查后,對照組100例患者中有77例(77.0%)患者確診為冠心?。挥^察組100例患者中有67例(67.0%)患者確診為冠心病,兩組間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能夠起到一定的防治冠心病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阿司匹林;冠心??;防治工作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性硬化引起的心臟病,該病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體內脂質代謝異常,血液中的脂質附著在動脈內膜上,從而導致冠狀動脈硬化,進而導致血管狹窄及粥樣硬化斑塊[1]。急性血栓是威脅冠心病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并發(fā)癥之一,其主要是由于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引起,血栓在數(shù)十秒內即可形成,而斑塊破裂更是能夠在1s內發(fā)生,且患者在患病期間均無明顯癥狀,一旦發(fā)病即可出現(xiàn)致殘或致死[2]。因此,做好冠心病早期防治有助于控制冠心病發(fā)生率。本次研究主要針對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12月100例我院收診需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住院患者為觀察組,再選取同時段100例未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住院患者為對照組。觀察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齡36~72歲,平均年齡(46.5±5.1)歲;病程為2個月~20年,平均病程(6.5±1.3)年。對照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45.3±4.2)歲;病程為3個月~20年,平均病程(6.3±1.5)年。本次研究觀察排除標準:①診斷為冠心病患者;②伴隨慢性心律失常、慢性心肌梗死、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以及感染患者;③嚴重肝腎功能衰竭;④內分泌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3]。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合并疾病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所有患者進行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測,排除冠心病患者,并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調查,觀察1年后2組患者冠心病診斷結果評價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應用價值。
1.3觀察標準 長期服用的判斷標準:持續(xù)服用阿司匹林1年以上。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字2值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1年隨訪調查后,對照組100例患者中有77例(77.0%)患者確診為冠心?。挥^察組100例患者中有67例(67.0%)患者確診為冠心病,兩組間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從現(xiàn)代循證醫(yī)學研究分析,阿司匹林是目前抗血栓藥物中效果較好的一種。隨著臨床醫(yī)學對阿司匹林研究的深入,多數(shù)阿司匹林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等方面顯著低于未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4]。通過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了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也已經被國內外權威組織和機構認證[5,6]。
阿司匹林主要是通過抑制血小板環(huán)氧化酶的合成來隔斷花生四烯酸轉變?yōu)榍傲协h(huán)素及血栓烷-A2。血小板環(huán)氧化酶有兩種形式:血小板環(huán)氧化酶-1和血小板環(huán)氧化酶-2,前者存在于人體中絕大部分的細胞中,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幾乎不存在血小板環(huán)氧化酶-2,其主要由炎性因子的刺激而產生[7-8]。阿司匹林主要利用乙酰基與血小板環(huán)氧化酶-1活性部分的絲氨酸結合,進而使乙酰基乙?;?,進而導致血小板環(huán)氧化酶-1失去活性,進而抑制前列環(huán)素的形成,尤其在抑制血栓烷-A2形成起到了較好的效果[9]。血栓烷-A2具有加速血小板聚集的效果,能夠增快血栓的形成,而阿司匹林的服用能夠有效減緩這一過程,在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普通型阿司匹林在服用后被胃及小腸上部分迅速吸收,且在吸收后15~20 min達到血液藥物濃度峰值;如果咀服腸溶性阿司匹林,其抗血小板聚集效應可在30 min內達到峰值。阿司匹林在門脈循環(huán)處阻斷血栓烷-A2的形成,因此僅有少量阿司匹林能夠進入體內循環(huán)中。阿司匹林對血小板凝聚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這一效果存在于血小板整個生命周期(約為10 d),人體每天約有10%血小板更新,服用1次阿司匹林至少能夠維持48 h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且服用劑量與止痛、抗風濕需要藥量要低。目前已有臨床研究證實,每天服用100 mg阿司匹林能夠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血小板活性,且小劑量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顯著低于大劑量[10]。
本次研究通過選取100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住院患者與100例未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住院患者進行研究,經過1年隨訪調查后,對照組100例患者中有77例(77.0%)患者確診為冠心病;觀察組100例患者中有67例(67.0%)患者確診為冠心病,兩組間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能夠起到一定的防治冠心病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劉軍,趙冬,劉靜,等.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二級預防中的應用現(xiàn)況[J].中華內科雜志,2014,48(10):809-813.
[2]朱慶貴.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脂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4,18(9):1736-1737.
[3]唐其柱,胡宗華,劉文衛(wèi),等.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冠心病一級預防中阿司匹林使用的臨床調查[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3):134-136.
[4]趙萍.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二級預防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4,23(15):69-70.
[5]唐麗敏.冠心病二級預防中阿司匹林應用依從性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3(13):1569-1571.
[6]張大賢,王從娟.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合用在預防冠心病中的效果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4,14(11):288-289.
[7]丁紅梓,朱春霞,黃進,等.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回顧性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4(15):108-109.
[8]任德旺,韓???,孫青萍,等.參蛭心腦通膠囊與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栓疾病的對比分析[J].內科,2013,3(6):872-873.
[9]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或二者合用預防男性冠心病的成本效益分析[J].臨床薈萃,2015,21(11):774.
[10]唐海沁,楊琳琳,胡世蓮,等.小劑量阿司匹林對心血管病一級預防效果及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5,38(4):315-320.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