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霞
目前,中職學校課程都開設有語文課,但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和學生對語文課的認識有偏差,認為中職生的語文學習就是閱讀幾篇文章,認識幾個字詞,只要學好專業(yè)技能就可以了,語文學不學對將來就業(yè)影響不大。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存在著嚴重忽視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弊端。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提到:“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接受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發(fā)展個性特長,形成健全人格。”新語文教學大綱將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學生的健康成長緊密相連。
為了真正貫徹新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學科優(yōu)勢,把學生的德育教育貫穿于語文教學當中勢在必行,也成為中職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進行德育是中職學生繼續(xù)健康成長的需求
中職生剛走出初中校門,他們大多時間面對書本,對生活的認識基本源于自己的直觀感受,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思想現(xiàn)狀表現(xiàn)為:缺乏自信心,自控能力差,不思進取,道德修養(yǎng)低。更有一部分學生受家庭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在成長的關鍵時期缺乏來自父母積極的影響和正確的引導,在性格形成中存在一定缺陷。進入與初中截然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學生的缺陷會越來越明顯,如果不給予適時、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很容易使他們走上歪路。
面對學生的現(xiàn)狀,中職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在于對學生進行知識教學的同時,充分利用語文教學資源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塑造,規(guī)范他們的言行舉止,教會他們辨別真善美與假惡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將正直、善良、誠信的種子播撒在他們的心田,讓自尊、自強、自信伴隨他們健康成長。
二、中職語文教學內容突顯了對學生的德育
語文學科的課程性質是人文性、社會性和工具性統(tǒng)一,更注重人文和社會的體驗,而這些都不同程度地折射著人的思想品德素質。應該說,語文學科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理應成為思想品德教育滲透的重要載體。
縱觀中職語文課本所選篇目,其中含有大量豐富的思想素質培養(yǎng)材料。基礎模塊上冊第一單元的幾篇文章主要反映了母愛及來自于普通人的溫情與好品質的主題,老舍《我的母親》、莫言《賣白菜》和《狂歡節(jié)的最后一天》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母親對子女生命的影響及母愛的偉大,《好學片片》則從一個流浪漢的角度揭示了人的好品質不要被境況淹沒的道理;第二單元的《我的空中樓閣》《離太陽最近的樹》等文章向同學們展示了自然界美景的同時喚起同學們的環(huán)保意識。中職語文(工科類)第二單元所選幾篇文章深入淺出地揭示了科學中蘊含的美,從而激起同學們探究科學奧秘的愿望;第六單元以科學中的人文精神為主題,讓同學們理性認識科學與人文的關系。
中職語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編者經過周全考慮篩選出來的經典作品,濃縮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積淀著人間真摯的情感。每冊書、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分別從社會的不同方面,認識的不同程度,思想教育的不同角度對學生加以引導和教育,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優(yōu)秀素材。
三、中職語文教師有責任對學生進行德育與引導
當今社會需要德才兼?zhèn)涞娜耍@樣的人才培養(yǎng)任務自然應該由各級各類學校承擔,對中職語文教育工作者來說,這一任務更加現(xiàn)實而緊迫。這是因為,中職生沒有經過大學階段的進一步深造,在中職學校經過簡單的技能培訓后便倉促步入社會,要融入社會,他們必須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及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挖掘教材的思想內容,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引導與塑造,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公民素質教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之中,這是由中職教育的特殊性和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那么,如何讓德育進入語文課堂呢?
1.讓愛的教育滲透中職語文教學中
著名詩人但丁說過:“愛是美德的種子?!薄皭邸钡暮x是廣泛的,它包括愛父母,愛情,愛大自然,愛國家,愛我們生存的地球。教師要挖掘課文中包含的這些“愛”,引導學生認識這些“愛”,教導他們感恩父母,體諒他人,熱愛自然,珍惜生命。
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潛心研究教材的特點,精心編輯,爭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學習老舍《我的母親》時,引導學生體會父母的愛,學會愛父母,學會感恩;學習《離太陽最近的樹》,可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增強環(huán)保意識,熱愛自然,珍愛生命,讓學生明白和諧的環(huán)境才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和前提;學習《我的空中樓閣》,感受自然美、山水愛……讓愛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fā)芽,開出絢麗的愛之花。
2.讓良好的習慣教育滲透中職語文學習中
進入中職就讀的學生,大多是某些方面欠缺的潛能生。他們有的學習目的不明確,有的思想性格較偏激,有的習慣養(yǎng)成不全面,而中職新教材所選課文,除傳授有關語文基礎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方面的教育。每一篇課文,都蘊含一定的德育目標。作為教師,需要我們重新思考教材、利用教材,從而達到影響學生的目的。例如,學習《項鏈》一課時,教師將重點放在人物形象分析上,通過深入分析主人悲劇命運的原因,讓學生認識虛榮心對一個人的重大影響,進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觀。
3.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美的教育
作為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缺少閱讀的動力,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學習首先要從閱讀課文開始,讓他們閱讀中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感悟作者真摯的情感。其次,要讓學生學會閱讀課本以外的文學作品,閱讀美文,品味經典,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人生。因為閱讀,他們懂得美,欣賞美,追求美;因為閱讀,他們崇尚美德,健康向上。
沒有德育的教學,智育是蒼白的,對于具有豐富而生動的德育素材的語文學科而言,這一點更為關鍵。讓語文課成為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中職語文教學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中職教育才能走得更長遠。
(作者單位:陜西省千陽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