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巴西 王 碩
追夢南美
——我與工銀巴西的外派情緣
MY DREAM IN SOUTH AMERICA-THE EXPATRIATE EXPERIENCE IN ICBC[BRASIL]S A
工銀巴西 王 碩
王碩現(xiàn)任工銀巴西副總經理,駐南美近6年。
1996年我還是一個剛剛入行兩年的新鮮人,有幸被選為工商銀行“百千萬”人才進行了為期10個月的英語培訓,工行的國際化也剛剛起步,從那時起,“到海外去”這顆夢想種子就埋在我心里。沒想到,2011年,在我即將跨入40歲的時候,這個夢想實現(xiàn)了。
2011年4月,我被正式外派巴西,參與巴西子行的籌備。如今巴西子行在南美這片熱土上已經生根發(fā)芽,經營業(yè)績在中資同業(yè)中位居前列,較好地實現(xiàn)了總行南美布局的初設目標,作為參與整個籌建和運營的一員,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回想這五年,對外派工作和生活也頗有感受,現(xiàn)擷幾朵小花與大家分享。
記憶的畫軸從2011年8月展開,經過24個小時的長途飛行,近8個小時的中轉,總共耗時30多個小時,我終于踏上了巴西的熱土。還來不及欣賞蔚藍的天空、感受鱗次櫛比的貧民窟以及道路兩旁隨處可見的涂鴉作品,我們籌備組一行即開始了與KPMG申設顧問一道研討已遞交當?shù)匮胄械淖有形磥砣甑呢攧疹A測,準備和央行會談。
兩天后,我們遭遇到了央行給的第一個下馬威:原來央行認為我們按照總行要求制定的“首年開業(yè)首年盈利”的財務預測過于激進,不符合當?shù)貞T例,經營風險較大,予以駁回,需要按照第四年才能盈利的預測重新提交。
沒辦法,經請示總行,我們不得不修改方案重新提交才獲得通過(當然,后來子行成立后第二年即實現(xiàn)了盈利),“入鄉(xiāng)隨俗”是央行給我上的第一課。
巴西曾經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葡萄牙的殖民地,雖然是發(fā)展中國家,但遵從法律至上,各項法律法規(guī)紛繁復雜,程序和流程嚴密且不容變通,讓我們很不適應。比如說,子行機構申設牌照需要經過央行審批、貨幣委員會通過、總統(tǒng)令簽發(fā),每一道流程都耗時巨大,且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子行獲得央行審批通過后,在貨幣委員會審批通過環(huán)節(jié)整整耗時10個月,總統(tǒng)令簽發(fā)用時3個月,最后是在經過高訪斡旋、兩國央行行長通電話,中國銀監(jiān)會審批通過巴西銀行在上海申設機構牌照的情況下,巴西子行終于在2012年12月獲得了第二張牌照——經營許可。又經過9個月的系統(tǒng)搭建,測試和央行驗收,于2016年9月23日正式開業(yè)。
巴西子行的申設開創(chuàng)了兩個歷史記錄:一個是當時工行在海外申設機構用時最長的機構,從2011年1月向央行遞交申請書到2013年9月23日子行正式開始運營,耗時2年零9個月。當時有一句話最能形容我們申設低潮期的心情,就是“其他機構外派的同事都在準備任期結束回國了,我們巴西外派的同事還在準備出發(fā)”。另一個記錄就是巴西央行歷史上批復自主申設用時最短的海外機構。在子行的開業(yè)慶典上,當?shù)匮胄懈毙虚L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這是我經歷的自主申設最快的外資銀行!”中行作為較早進入南美的同業(yè),1998年就在巴西設立了代表處,直到2009年才將子行設立起來,也許能從側面印證一下吧。
拿到牌照之后,我們立刻開始招兵買馬,首批進入子行的就是人事經理、內控合規(guī)官和會計師。其實說起來會計師在子行未正式營業(yè)就已經開始為子行服務了。原因是子行在拿到第二張牌照之前按照央行要求于2012年9月資本金到位,從這一天起,就得按央行要求報送會計報表,盡管我們還沒有正式營業(yè),沒有稅號,不能招聘正式員工,但和央行有啥道理可講呢?如果不能及時提交報表,罰單就隨后而至。
這是前期中行給我們的最最重要的提醒,前車之鑒?。 耙粤P代管”也是巴西監(jiān)管部門的一大特色。
還好我們和當?shù)氐腒PMG合作不錯,他們向我們推薦了一個老會計,這位老哥曾經在一家荷蘭駐巴西的外資銀行任職,有多年的會計經驗,長期被派駐外州,因為不能忍受與家人分離之苦,只能辭職,但由于他之前職位較高,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又不肯屈就降薪,所以一直閑賦在家,在我們無法招聘本地員工的情況下,恰好可以通過一人公司提供咨詢服務的方式解決央行報表的問題,還大大節(jié)約了成本。這位老哥給我們做了近一年的報表,在子行開業(yè)的時候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我們的會計師。
巴西人最自豪的一句話就是“上帝用六天創(chuàng)造了世界,用一天創(chuàng)造了里約,而這一天就是用來休息的”。上天就是這樣眷顧巴西,沒有大的自然災害,鐵礦石、石油等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咖啡、橙子、牛肉出口排名世界第一。坐擁上天賜予的資源也造就了巴西人懶散、隨性的天性。享受是第一位的,工作是第二位的;花錢是第一位的,掙錢是第二位的。每月拿到工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還上月的賬單,還完賬單其實也就所剩無幾了。如果當月發(fā)生了突發(fā)事件急需現(xiàn)金流,可能就會入不敷出。
有一次,我們一名當?shù)貑T工因為開車違章被處以罰款,結果她實在拿不出錢來,只好向單位申請預支下月工資。而她也決不會向他人借款,因為她很清楚別人也沒有錢借給她。很難想象,一個銀行白領,日常財務竟然規(guī)劃成這樣,這與我們中華民族熱衷儲蓄、有備無患的傳統(tǒng)美德實在是相去甚遠。但巴西人與生俱來的樂天主義也是值得稱道的,像這位員工由于這月出現(xiàn)了財務危機,下個月她就可以不出去吃飯,不和朋友約會,不買衣服,但也照樣天天樂呵呵的。如同巴西人早上的問候語,翻譯成中文就是“甭急呀”,下午的問候語“不要太急”,辦法總是有的,困難總會過去。
這一點對于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發(fā),工行人事事都希望盡快完成,習慣加班加點,但往往有時受外界環(huán)境所限,特別是在巴西,欲速則不達,這個時候冷靜下來,仔細分析分析,換位思考,調整心態(tài),多溝通,多交流,困難就迎刃而解了。
巴西號稱“萬稅之國”,不僅稅目琳瑯滿目,而且稅率奇高。光是金融企業(yè)所得稅稅率就達45%,還有一個超級變態(tài)的稅叫IOF(金融交易稅),涉及到金融交易,比如外匯交易、跨境信用卡支付等都要被征稅,當初子行的資本金注入,一進入巴西就被強制結匯成巴幣,同時還被征收了0.38%,1億美金的資本金瞬間就少了38萬。外派員工如果將工資匯回國內,除了要忍受匯率的貶值,結匯的手續(xù)費,還要繳納0.38%的IOF,真是有種被“強取豪奪”的感受。
工銀巴西成立三周年團隊合影,現(xiàn)有員工47人,外派員工12人,當?shù)毓蛦T35人。
對企業(yè)尤其如此,不僅稅賦高,人力成本也驚人,招聘一名員工,除了他的工資外,企業(yè)要承擔約占其工資70%的社保和養(yǎng)老統(tǒng)籌,同時要負擔他的配偶、子女的醫(yī)療和生命保險,如果有三個孩子,就得負擔三份,以至于后來我們招聘員工先要看看他是否結婚?有幾個孩子?如果單身就是最好的了。此外,還要支付13薪,員工均享有一個月的法定年休假,而他這個月的休假工資比他上班還要高,因為要保證他有足夠的財力支付其休息享受等等,想得如此周到。可以說一家有一人工作,那么這家的基本保障也就有了,這就是巴西政府推行的高福利政策,其實是把沉重的負擔轉移到了企業(yè)身上。
可以說巴西是“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水平超前地享受了發(fā)達國家的福利”的典型代表。在經濟上行期還好,一旦遇到經濟下行,企業(yè)負擔過重,難以盈利,必然會裁員,員工就會失去工作,這些保障也就不復存在,殺雞取卵,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經歷了前兩年快速的業(yè)務發(fā)展,巴西子行目前正在經受巴西經濟下行的嚴峻考驗,如何在“危中尋機,穩(wěn)中求進”,在復雜的經濟環(huán)境中尋找風險可控的利潤增長點始終是巴西子行的目標和任務。我們始終在路上。
這篇文章是我在圣保羅飛往北京的旅途中完成的,外派五年,由于路途遙遠、時差顛倒、安全等因素,能夠飛回北京陪伴父母的時間少了,與同學、少時玩伴促膝長談的機會少了,自由外出、文化娛樂的機會也少了。但參與籌備、被外派到境外機構,是對我過往工作經驗和綜合業(yè)務能力的一個重新塑造,是對我工作韌性和心智成熟的一次全新歷練,只有經歷了才有體會。
有個說法說:每一個人的外派經歷都是一部“血淚史”,也是一筆終生受益的財富。我非常贊同,也愿意繼續(xù)在這個追夢的道路上與工商銀行的國際化一道砥礪前行,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