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亞洲 王文欣
在工銀亞洲,我們書寫自己的篇章
OUR STORY OF WORKING IN ICBC[ASIA]
工銀亞洲 王文欣
工銀亞洲科技服務中心(香港)團隊,后排著綠色衣服為作者。
王文欣
外派香港近4年,現(xiàn)為工銀亞洲科技服務中心(香港)職員。
作為一個典型的85后,我從小就聽著港星的歌、看著TVB電視劇長大,卻很難相信自己有朝一日會來到這座城市,成為一名在香港工作的工行人。2013年2月,內地的春節(jié)尚未過去,我一個人背著包,拖著行李箱,穿著厚厚的羽絨服登上了前往香港的飛機。剛下飛機,比戶外溫度更令我暖心的是在機艙和機場大樓之間第一時間映入我眼簾的工銀亞洲機場廣告牌,看著熟悉的ICBC標志,我突然感到一陣激動,一陣自豪。
在來香港工作之前,我早就對香港出了名的生活工作快節(jié)奏有所準備,然而到了這里,才發(fā)現(xiàn)我們預先的心理準備還是不夠。街上的行人步頻很高、擦肩而過,永遠熙熙攘攘,路上也少見有并肩而行的行人,每個人在路上都似乎還在低頭思考。這里寫字樓和商場的電梯,也比其他地方快了許多,所有人都能自覺地站在右手邊,而預留的左邊總有人健步如飛跨階而上。作為一個生活方式較為西化的城市,香港樓宇間和街道旁的咖啡館比比皆是,然而在香港的咖啡館中,很少見到顧客如內地似的悠閑,大部分人不是在談論公事,就是一色的筆記本電腦與埋頭工作。
香港這座城市給我的另一個印象,是國際化,不管是各色標語,還是申請表,超市的標簽牌、各色說明書等等,幾乎都是中英雙語的,在香港結交的朋友,很多都有國際化的出身和教育背景。在辦公室,本地同事的母語基本都是粵語,但大家在工作中也基本上三語齊發(fā)。把這種國際化聯(lián)系到自己在香港所做的工作,深切的感受到我來香港的意義。
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境外科技服務機構,科技服務中心(香港)主要負責亞太區(qū)十八家海外工行的科技需求管理工作和分行的特色需求開發(fā)工作。中心的成立,標志著總行對海外分行科技工作支持的進一步深化,體現(xiàn)了總行在支持手段和科技管理上的新思路,是總行科技與業(yè)務深層次結合的重要標志,是工行全面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在初來乍到的創(chuàng)業(yè)期,我們作為科技服務中心(香港)初代的開拓者,每一個人都承擔了一份前所未有的責任,相比于國內的開發(fā)中心和測試中心,我們十八名員工可能還不及一個項目組或業(yè)務線的研發(fā)人員數(shù)量,但對于科技服務中心(香港)來說,我們有機會面對18家海外分行在FOVA系統(tǒng)內幾乎對所有專業(yè)線的需求,這要求我們站在FOVA整體的角度,用一家分行的眼光來看待很多問題,這對于在內地時基本上只面對一個應用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剛剛來到香港,中心受工銀亞洲委托,負責上百張報表和通知書的開發(fā)工作,這對于一個新成立的機構來說絕非易事。在香港,上班時間比內地晚半個小時,下班時間比內地晚一個小時,盡管6點半下班在很多人看來已經不算早了,但是很多同事為了追趕項目進度,工作到晚9、10點鐘十分普遍,加班加點對我們來說如同家常便飯。就連周末都在趕項目的進度?;叵肫鹉莻€階段的時光,都會感嘆自己身上無盡的能量。
2013年,印尼子行遭當?shù)匮胄性u級降級,面對外界和內部的巨大壓力,科技服務中心投入了多名開發(fā)骨干到印尼當?shù)兀辛α烤陀∧岜O(jiān)管機構對印尼子行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突擊整改,完成了上百張?zhí)厣珗蟊淼男薷暮透?。在與印尼子行同事共同的努力下,在當年就完成了科技工作的升級,使印尼央行重新調高了對工銀印尼的評級。此后,在各分行境外報表系統(tǒng)的推廣工作中,我們團隊針對每一個國家監(jiān)管的異同,快速為境外分行解決報表問題。截至目前,科技服務中心(香港)已經在亞太區(qū)幾乎所有分行推廣了境外報表系統(tǒng),節(jié)約了境外業(yè)務人員制作報表的時間,減少了手工報表的風險。
在境外特色報表方面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后,中心主動將境外特色業(yè)務的工作攬于一身。在完全沒有特色業(yè)務開發(fā)經驗的背景下,多名同事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學習和實踐,很快數(shù)個特色業(yè)務就在大家齊心協(xié)力下上線,在最短時間滿足了海外分行的迫切需求。2015年,中心接到首爾分行關于三星集團銀企互聯(lián)的緊急需求,該需求對首爾分行在當?shù)氐臉I(yè)務拓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收到需求后,中心動用了快速響應的項目應對機制,即時啟動項目研發(fā),克服了人力資源緊張問題,經過2個多月的開發(fā)測試,投產了基于特色業(yè)務平臺實現(xiàn)與三星ERP系統(tǒng)的銀企互聯(lián)功能,以科技為支撐全力促進首爾分行與三星集團商談業(yè)務合約事宜。
在特色業(yè)務平臺的推廣工作中,中心提出“將面對一個國家的單一特色應用整合為通用、易推廣的方案”的構思。很快,數(shù)個特色應用被改造后,我們就為不同分行進行了業(yè)務培訓,引起了各境外工行機構很大的興趣,我們不僅能夠集中力量、多快好省地辦大事,更為不同分行搭起溝通橋梁。在領導的帶領和全體的努力下,中心的開發(fā)工作有所轉型,從單純的被動開發(fā)變成了面對業(yè)務的主動推廣,中心技術研發(fā)能力不斷積累,“家底”逐漸沉淀,更好地體現(xiàn)了中心“主動服務”的職能。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隨著幾年的努力,科技服務中心(香港)的成長可謂喜人。在中心剛成立時,我們只是18名來自不同科技中心單一產品線的開發(fā)或測試人員,而現(xiàn)在,我們都成長為對FOVA架構了解,業(yè)務與技術交融的科技服務骨干。中心也從單一的報表研發(fā)職能,轉型到響應境外工行機構全方位需求的科技支持部門?!爸鲃臃?,有求必應”成了中心的工作承諾,也融入到了每一個中心人日常工作中。
我們作為工銀亞洲家庭中的一員,感受到了工銀亞洲的親切關懷。工銀亞洲為我們這些外派人員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運動會、徒步、游島等等。在內地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時候,還會為我們組織聚餐,讓我們在家鄉(xiāng)之外感受到家的溫暖。我們還參與了工銀亞洲的足球隊和籃球隊,與其他銀行進行交流比賽。
作為國際頂尖的大都市,香港在鋼鐵水泥之間,有著令人咋舌的60%綠化,有著10多個知名島嶼可供游玩,還擁有麥理浩徑、衛(wèi)奕信徑、港島徑等世界知名的都市行山路線,這其中,以前港督命名的麥理浩徑橫跨整個香港,沿途中有壯麗的海景,也有從都市中穿過的鬧中取靜,港島徑更被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界最佳都市行山路線。而香港人對行山的熱愛,體現(xiàn)在每個人的身上。我們外派員工也一起背包行山,既鍛煉了身體,又融入了香港的本地生活。
伴隨著四年時光的度過,大家的收獲遠不止工作,個人的生活也都在開花結果。有些同事在外派期間當上了父親,有些同事在這里收獲了愛情。伴隨著科技服務中心(香港)的一日日成長,我也走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在這個過程中,有酸甜苦辣,也有著滿滿的收獲,而這一切都成為我工作生活中的重要財富,照亮遠方,指引著我人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