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青 郭琦
PBL教學法結合傳統(tǒng)教學法在超聲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體會
冉青 郭琦
目的探索研究在超聲科臨床教學中的教學方式。方法選取在我院超聲科進行見習的2014及2015級超聲醫(yī)學專業(yè)??茖W生200人,按隨機分配原則分成觀察組(n=100人)和對照組(n=100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進行教學,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PBL教學。結果觀察組合格率(91.00%)高于對照組(64.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學生對PBL教學內容很贊成,贊成比例均在90.00%以上。結論在超聲科臨床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進行教學的臨床效果比較顯著,能有效的激勵學生對臨床工作的熱情,并且能很好的運用書本上的知識與疾病聯(lián)系到一起。
超聲科;臨床教學;PBL教學法;傳統(tǒng)教學法;應用體會
在現(xiàn)代臨床工作中,超聲科占重要地位,為了使學生畢業(yè)后能很快的融入到超聲科臨床工作中,要求學生在見習過程中對超聲科的臨床工作內容產生興趣,有高度的熱情。并且要求學生全面掌握超聲科臨床專業(yè)知識及在操作方面的技術,讓患者對其技術得到肯定,讓患者放心,見習的學生需要在帶教的老師的幫助下來完成[1]。帶教老師要結合臨床的經驗,綜合性分析學生在見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教學,而PBL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能顯著提高帶教質量,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及2015級在我院超聲科見習的超聲醫(yī)學專業(yè)專科學生200人,將其按隨機分配法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人,觀察組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為(21.0±0.8)歲,男60人,女40人;對照組年齡20~22歲,平均年齡(21.0±0.9)歲,男55人,女45人,200名學生的年齡、性別及學歷方面對比,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教學,具體如下:主要由教學老師對超聲科臨床知識進行仔細的講解,然后由教學老師將書本的知識進行現(xiàn)場帶教講解,例如對患者進行病史的詢問、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學生則是在旁邊進行觀看,檢查結束后由老師提供檢查結果,而學生對病情進行總結并給出診斷結果及采取的治療方案,最后老師對本次講解的知識要點進行總結[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教學,具體如下:(1)病例介紹:首先老師在上課前對常見的超聲病例進行歸納,選出比較典型的病例,在課上用比較短的時間對病例進行講解,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2)病例討論:師生共同討論學生病例的診斷及治療措施,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3)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推理出比較抽象的基礎醫(yī)學理論知識;(4)老師應引導學生對臨床知識進行擴展,運用基礎醫(yī)學理論知識分析臨床方案,并擴展相應的基礎理論知識[3]。
1.3 觀察指標
(1)對見習后的學生進行考核,考核內容主要包括(課堂情況、知識運用情況、臨床能力情況),評分標準以100分制的形式,90分以上為優(yōu)秀,80分以上為良好,70分以上為一般,60分為合格,低于60分為不合格,對比后并給予記錄;(2)觀察組學生對PBL教學的看法(內容主要包括:培養(yǎng)能力、擴展知識面、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團隊精神等),觀察后并給與記錄[4]。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學生在見習后的效果
觀察組合格率(91.00%)高于對照組(64.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組學生對PBL教學的看法
觀察組的學生對PBL教學內容很贊成,贊成比例均在90.00%以上,見表2。
采用PBL教學在臨床中帶教,使學生的見習效果更顯著,肯定了PBL教學的可行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合格率(91.00%)高于對照組(64.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學生對PBL教學內容很贊成,贊成比例均在90%以上。傳統(tǒng)帶教方式主要表現(xiàn)為抽象空談或填鴨式的知識灌輸,使學生聽起來比較枯燥無味,偏離臨床實際。因此學生對學習缺少動力,缺乏主動性,不善于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對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缺乏積極性,不符合現(xiàn)代醫(yī)學教育的要求[5]。而PBL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教學法是由“PBL教學法”和“傳統(tǒng)教學”組成,讓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和臨床知識去分析、解決臨床問題,培養(yǎng)學生融會貫通、活學活用的能力[6]。PBL教學法與臨床超聲醫(yī)師接診患者的臨床診療程序相符合,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有較大的幫助。PBL教學法在臨床教學中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模式,能夠顯著的調動學生對臨床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不斷地思考,對臨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了較大的提高,在臨床上可以查閱大量資料來解決臨床上遇到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知識量,鍛煉了包括對文獻檢索、歸納總結、口頭表達的能力等。所以PBL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教學法能讓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團隊合作的力量[7-8]。
表1 比較兩組學生在見習后的效果[n(%)]
綜上所述,PBL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教學法在臨床超聲科教學模式中對其可行性得到了認可,在臨床教學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超聲科臨床工作的熱情程度。
[1]張群霞,鄭元義,任建麗,等. PBL教學法在超聲診斷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 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15(7):506-507.
[2]隋秀芳,康冰飛,趙志宏,等. 臨床實習階段超聲醫(yī)學教學方法的探索[J]. 安徽醫(yī)學,2013,34(3):357-358.
[3]劉衛(wèi)勇,隋秀芳,康冰飛,等. LBL結合PBL在超聲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 安徽醫(yī)藥,2013,17(2):355-356.
[4]鄒建中,冉立峰,李成志,等. 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在《臨床超聲治療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 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12):1474-1476.
[5]李苗,張晨. 超聲模擬系統(tǒng)結合PBL教學模式在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6):119.
[6]王永莉. PBL教學法在超聲診斷教學中的應用與體會[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9):4-5.
[7]羅文,于銘,陳定章,等. PBL教學法在急腹癥超聲診斷教學中的體會[J]. 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5,17(10):710-711.
[8]盧曉瀟,盧曉蕾,潘寧,等. PBL教學模式在超聲診斷教學中的應用[J]. 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2,35(1):68-69.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PBL Teaching Method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Ultrasonography Clinical Teaching
RAN Qing GUO Qi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method in ultrasound department.Methods200 cases of ultrasonic medical professional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100) and control group (n=100).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ditional teach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BL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control group.ResultsFPY of observation group (91.00%)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64.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Stud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pproved of PBL teaching method, the approval rate was larger than 90.00%.ConclusionIn clinic teaching of Ultrasound Department,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t can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ultrasonography; clinical teaching; PBL teach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pplication experience
G642
A
1674-9308(2017)02-001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2.007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超聲科,河南 鄭州 450000
郭琦,E-mail:guoqi04007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