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柴悅穎
名中醫(yī)的養(yǎng)生之道
□文/柴悅穎
養(yǎng)生大咖潘子毅
浙江省中醫(yī)院、東方醫(yī)院骨傷科主任中醫(y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浙江省級名中醫(yī)。歷任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骨傷分會委員,中國腰椎間盤突出癥研究會理事,浙江中醫(yī)學院骨傷教研室主任。曾任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理事、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骨傷分會主任委員、浙江省中醫(yī)院脊柱病中心主任?,F任全國頸肩腰腿痛學會理事,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骨傷分會名譽主任,浙江省中醫(yī)院骨傷科顧問,浙江省中醫(yī)研究院研究員。
潘主任有一套自創(chuàng)的頭部穴位按摩操,他不僅靠這套操治好了自己的慢性咽喉炎,還緩解了高血壓。頭部按摩有十一個步驟,每次十分鐘。
第一步是雙手輕輕按摩眼球、眼瞼60~80次。老年人一般都有老花眼、散光,以及眼瞼下垂,這么做可以保護視力,也能預防眼瞼下垂。
第二步是按摩太陽穴100次。
第三步是用中指按摩印堂穴100次。這兩個步驟可以提高身體抵抗力,增加腦部血液循環(huán),不易得感冒。
第四步是用雙手中指按摩鼻翼兩側60次,增加鼻部通氣。
第五步,雙手手掌由內向外按摩整個臉部80次,這樣能增加面部血液循環(huán),預防老年斑和雀斑。
許多人到了50來歲就開始長老年斑,潘主任現在70歲,臉上沒有一顆斑。還有許多老年人頸動脈供血不足,容易頭暈,可以按摩下巴兩側的頸動脈60~80次,來增加血管彈性,這是第六步。
還有人有慢性咽炎,可以用手掌從喉嚨到下巴尖往上推100次。他自己就是靠這個方法,治好了慢性咽炎即第七步。
第八步,潘主任會按摩頭頂的百會穴100次,這個穴位對防治高血壓有好處。
第九步,按摩整個耳廓,因為耳朵上的穴位對應全身,按摩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第十步,按摩耳垂100次,可以預防老年聽力下降。
“最后一步是按摩后腦勺的風府穴100次,可以改善頭暈、預防感冒?!迸酥魅握f,這套方法躺著或坐著都能做,是自己總結摸索出來的,既不費勁又不費時間,確實對自己有效。
年輕時,潘主任是個運動好手,打籃球、打排球樣樣在行。年紀大了,身體器官、膝關節(jié)開始退化,他就從劇烈運動轉向輕量運動?!耙婚_始我天天晚上游泳,后來堅持不住,就改為飯后散步,但我很少爬山?!迸酥魅握f,他很注重鍛煉腰背肌,為了預防腰椎間盤突出,除了倒走,他還常常在床上練習挺腰動作。“仰臥,雙膝彎曲,雙手放在身體兩側,緩緩將腰部、臀部抬高,同時挺胸,肩膀、頭部支撐住上身,雙腳支撐下半身,盡量往高處挺腰。到最高處后慢慢放下腰身,反復做30~60次?!?/p>
過了60歲,潘主任想開車上下班,于是心血來潮去報名考駕照,學的還是手動擋。妻子和孩子一聽,都勸他別折騰,但沒想到,他一次就通過了考試。
“我們同組學員里,有位50歲的男士,學車時總怕做不好被教練罵,相反,我對學車信心十足,可能與我年輕時喜歡運動以及常做穴位按摩有關。現在年紀大了,我精力還是很旺盛,反應也不比年輕人慢。
年紀大了,或多或少會有些疾病,潘主任也不例外。他一直有心動過緩的情況,每分鐘心跳只有50多次,于是他經常在睡前做做胸口按摩,每次60下左右。
“5年前,我因為膽囊炎切掉了膽囊。很多人會因此出現消化不良,為了保護胃腸,我在飲食上比較注意。”潘主任說,平時,潘主任會從超市買許多酸奶和牛奶回來,一個禮拜喝牛奶,一個禮拜喝酸奶,如此交替。對于冷藏過的酸奶,他會事先放在溫水里加加溫,鮮奶一般會喝常溫奶,不讓腸胃受涼。
“每天早上,我會把手掌放在小肚子上,順時針、逆時針各打圈按摩18~30次,增強肝臟和腸胃功能?!?/p>
人老了,各方面開始衰退,尤其是骨骼。平時潘主任不碰煙酒,飲食也選易消化的食物,絕不暴飲暴食。
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長壽在于少動,關節(jié)不好的人不要爬山。平時,潘主任坐著時,會有意識地多蹬蹬腿,在不負重的情況下鍛煉骨骼肌肉,保證肌肉不萎縮。
有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一來就問潘主任要不要補鈣,他都建議不要補。因為含鈣量高的東西未必好,腸胃不好的很難吸收。預防骨質疏松,并非是把“鈣”吃進去,弄不好還會有副作用。平時飲食均衡,多吃豆制品、魚蝦反而更好。
潘主任對骨骼健康的心得是,平時走路走得慢一些,盡量少爬山,時常做做頸椎提拉,用手從下往上提拉頸椎20次。走路時不要盯著手機看。
潘主任經常在家里客廳倒走,晚飯后、臨睡前都可以,每次走15~30分鐘。走的時候盡可能抬頭挺胸,步伐不會太快太大。另外,潘主任對沙發(fā)和床墊的軟硬度比較在意,選硬不選軟,睡的是棕棚床,從來不睡席夢思。
(本欄目與杭州日報養(yǎng)生大咖欄目共建)
編輯/賴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