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長城保護成為民眾的自覺行為
長城保護,既應確定政府的責任主導地位,又應成為民眾的自覺行為。此次出臺的《辦法》明確政府在長城保護工作中的責任主體地位的同時,完善了長城保護員制度,并規(guī)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都有保護長城的義務。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保護長城、傳承長城精神不僅是文物部門的任務,還應該是全社會、全體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睆埩⒎秸f,《辦法》明確提出保護長城要實行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長城保護,對形成“保護長城,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起到了推動作用。
“在基層長城保護工作中,長城保護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被當地群眾親切地譽為‘長城守護神’。我省現有920余名長城保護員,多數為長城沿線居民。長期以來,他們拿著很少的經濟補助,甚至是義務看護長城?!崩罴椅恼f,有些長城保護員家住長城邊,對長城感情深厚,自發(fā)對長城進行保護。對于這些基層長城保護員,政府應明確專項資金給予適當經濟補助。此次出臺的《辦法》為解決基層長城保護工作經費短缺、缺乏財政保障的問題提供了資金保障。另外,也對長城保護員制度進行了完善,為這些以前在人們眼中是“草臺班子”“民間組織”的保護員正名,這將極大調動廣大長城保護員的工作積極性,對保證隊伍的穩(wěn)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灤平縣境內有45公里明代長城,金山嶺長城文物管理處進行有效保護的有7公里,最大的問題還是人手緊張、后續(xù)保障不足?!惫信d說,長城保護需要更多社會人士參與、監(jiān)督,但增加人手就意味著增加投入?!掇k法》落實了長城保護員的補助標準,明確提出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具有現實意義。同時,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投入長城保護維修基金,成立長城保護研究機構,開展長城保護志愿行動等方式保護長城。這一規(guī)定,充實了長城保護力量,擴大了長城保護隊伍。
編輯/金凌霞(部分資料由河北省文物局提供)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保護長城、傳承長城精神不僅是文物部門的任務,還應該是全社會、全體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河北省長城保護辦法》明確提出保護長城要實行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長城保護,對形成“保護長城,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起到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