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有多少個?長城有多長?故宮有多大?壯美山河難以歷數(shù),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這些可都是基本的常識,作為中國人,老祖宗留下來的“家產”,咱們怎么能不知道、不掌握呢?
“萬里長城”總長度是1萬里嗎?
作為中國的一張閃亮名片,不少人對長城了解其實并不深,一些常識中也存在認知誤區(qū)。幾乎每個中國人對長城都能談上一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長城有多長。
那么,“萬里長城”總長度是1萬里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號稱“萬里”的長城,總長度其實超過了2.1萬公里。各個時代現(xiàn)存的長城資源分布在我國404個縣,長城的興建、使用和廢棄,其實經歷了2000多年的漫長過程。
調查發(fā)現(xiàn),公元前五世紀,中國古人就開始修建這一防御工程,直到17世紀中葉才逐步停止。除了北方漢族修建長城,封建時期的諸侯國之間也修建了小范圍長城。
根據研究資料,秦、漢、明等朝代都修建長城,若是把各個朝代修筑的長城總計起來,在10萬里以上。不過,由于時代久遠,早期各時代的長城大多殘毀不全,保存得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鴨綠江畔。據2012年國家文物局發(fā)布的數(shù)據,歷代長城總長為21196.18千米。
幾乎每個中國人對長城都能談上一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長城有多長
當被問到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山是哪一座時,大多數(shù)人都能回答出喜馬拉雅山脈的珠穆朗瑪峰。這是對的,它的海拔高度為8844.46米,全球第一。但是當問到身量最高的山是哪一座時,答案就不是珠穆朗瑪峰了。
海拔高度,是以平均海平面為參照點而測量到的山峰高度,這個參照點全世界通用,也是使用最廣泛的標準。山的身量是從山腳到山頂,一座山“自身”的高度。因此山的海拔高度,并不完全等于山的身高,而珠峰的確不是世界上身量最高的山。
珠峰之所以那么高,完全得益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因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5000米。如果拋開青藏高原不算,珠峰身高只有3844-4844米。坐落在非洲東部的乞力馬扎羅山就比珠峰高一些,因為它海拔5895米,卻是直接從海拔900米的非洲平原上升起,換句話說,乞力馬扎羅山自身的身高有4995米,比珠峰高出至少150米。
然而乞力馬扎羅山的身高仍然不是世界上最高的,坐落在太平洋夏威夷群島的莫納克亞山的身高,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從山腳到山頂,莫納克亞山身高10203米,即使算上青藏高原,仍然比珠峰高出至少1300米。只是由于太平洋淹沒了莫納克亞山的大部分山體,才使得其真面目變得“猶抱琵琶半遮面”。
發(fā)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的黃河綿延5464公里,流經九省區(qū)。黃河天然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滋養(yǎng)著全國12%的人口,灌溉著15%的耕地。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我們的母親河。據學者們研究,兩千多年前,黃河并不姓“黃”,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相當清澈。隨著周圍的森林面積一天天減少,水土流失日益嚴重,最終使它由綠變黃了。河底泥沙越來越厚,河面逐漸上升,有些地方,如河南省開封市,河面比房頂還高,成了流在人們頭頂上的“懸河”。
故宮,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承載著明清兩代的風霜與輝煌。
據報道,北京故宮城墻內的面積約72萬平方米,現(xiàn)存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明、清兩代24位皇帝就居住在這里,幾百年多少軍國大策都由此發(fā)出,改變著一代代中國人的命運。
漢字是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派生的行書)等的文字,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也是迄今為止連續(xù)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中國歷代都以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fā)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僅中國使用,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還充當著東亞地區(qū)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漢字不僅是溝通交流的一種表達工具,更是承載著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歷史寶藏。
那么,流傳至今的漢字有多少個?漢字的數(shù)量很多,但是很難說出準確的數(shù)字。不過我們可以從古今字典中,知道漢字的大概數(shù)目。
東漢的《說文解字》收字9353個,宋代《集韻》收字53525個,清朝《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當代的《漢語大字典》收字60370個(2010年版)。1994年中華書局、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中華字?!肥兆?5568個,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
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代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他諸如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8位。
(《大科技·百科新說》2016年第8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