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榮青
小班音樂活動:小烏龜(歌唱)
文 王榮青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學(xué)唱歌曲。
2.借助圖譜能用有力的聲音唱出號子部分。
3.積極愉快地參與音樂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鋼琴、圖譜、小兔、小狗、老鷹、山坡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dǎo)入,激發(fā)興趣
師:有一只可愛的小烏龜,它爬過高高的山坡去看好朋友,嘿嘿呦嘿嘿呦,它還給好朋友帶來了好吃的呢,聽一聽它給好朋友帶了什么好吃的?(教師清唱)
評析:小班幼兒對吃的東西十分感興趣,教師以小烏龜帶好吃的東西看朋友的故事導(dǎo)入,能迅速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進行有重點的傾聽。
二、熟悉歌詞,學(xué)唱新歌
師:小烏龜爬山坡時給好朋友帶了什么好吃的?
幼:面包、糖果。(出示面包、糖果圖片)
師:小烏龜在爬山坡的時候嘴里發(fā)出了什么聲音?(教師再次清唱)
幼:嘿嘿呦嘿嘿呦。
師:為什么小烏龜嘴里要發(fā)出“嘿嘿呦”?
幼:小烏龜爬山坡累了。
師:小烏龜爬山坡很累很累,讓我們?yōu)樾觚敿佑桶?,你會用什么動作為小烏龜加油呢?做一做?/p>
幼:跺腳、握緊小拳頭(出示小拳頭圖片)。
師:讓我們一邊唱一邊做動作為小烏龜加油吧。
幼兒學(xué)唱號子部分“嘿嘿喲、嘿嘿喲”。
師:小烏龜從山坡上滾下來了,是怎樣滾下來的?(教師隨主旋律演唱)
幼:從上面一直滾下來,像球一樣滾下來了,嘰里咕嚕滾了下來。(出示螺旋向下的圖片)
師:你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小烏龜從山上滾下來了?
幼:雙手于胸前從上到下繞。
師:隨音樂唱一唱,做一做小烏龜從山坡上嘰里咕嚕滾下來的動作。
幼兒看圖譜,邊做動作邊完整地隨音樂伴奏演唱。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出示填充式圖譜,通過提問完成整首歌曲的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內(nèi)容;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對歌曲的理解,有重點地學(xué)唱“嘿嘿喲、嘿嘿喲”“嘰里咕嚕滾了下來”,幼兒邊做動作邊歌唱,讓幼兒充分感受烏龜爬山的吃力和滾下山的輕松詼諧,豐富幼兒的體驗,增強歌唱活動的趣味性。
三、鞏固歌曲,猜一猜“遇見誰”
師:小烏龜為什么會從山坡上滾下來?它會遇見誰?教師依次出示圖片(小兔子、小狗、老鷹),邊在手中作演示。
幼兒隨音樂唱歌后,猜一猜,做一做小動物(小兔子、小狗、老鷹)的動作。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手中演示小烏龜3次爬上山坡時,遇到露出小動物局部圖,嚇得從山坡上滾下來,幼兒猜一猜動物名稱,并學(xué)小動物跳一跳、叫一叫、飛一飛,增加了活動的神秘性,歌曲的鞏固不是一遍又一遍反復(fù)枯燥地唱,使唱歌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趣味性。
四、“爬一爬”游戲
師:你能用小手做小烏龜,在自己身上隨音樂邊唱邊爬嗎?
幼:小手做小烏龜,小腳是山腳,頭頂是山頂,邊唱邊一拍一下地爬。
師:小烏龜除了可以在自己身上爬,還能在你身邊的小伙伴身上一拍一下地爬嗎?
幼:小手做小烏龜,同伴后背做山坡,腰是山腳,頭頂是山頂,一拍一下地爬。左右交換同游戲。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引導(dǎo)幼兒讓小烏龜隨音樂在自己身上一拍一下地爬,再引導(dǎo)他們和身邊的同伴共同游戲,從而由自娛到與同伴共樂,幼兒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快樂得到升華。
(江蘇省句容市郭莊鎮(zhèn)葛村中心幼兒園)
小烏龜(歌詞)
小小烏龜爬山坡,嘿嘿喲,嘿嘿喲,
帶著面包和糖果,嘿嘿喲,嘿嘿喲。
遇見誰?遇見誰?嘰里咕嚕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