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藥新知
天氣忽冷忽熱,感冒的患者又多了起來,但最近的一則消息卻讓不少人的心懸了起來:由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關于54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的通告》稱,46家企業(yè)生產(chǎn)的54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其中有28批次是常用藥板藍根。這讓常用板藍根顆粒的患者有些擔憂它還能不能用。
板藍根屬清熱解毒類藥,藥性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功效。常用于外感發(fā)熱,溫病初起,咽喉腫痛。善于清解實熱火毒,有類似于大青葉的清熱解毒之功,還可用于丹毒、癰腫瘡毒等。市面上售賣的板藍根沖劑(板藍根顆粒)其實和通告中的板藍根飲片不是一回事。扳藍根顆粒是中成藥,是國家《醫(yī)保/基藥/新農(nóng)合目錄》中的藥品,是制藥企業(yè)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藥典》)板藍根顆粒中規(guī)定的工藝,并按《藥品生產(chǎn)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GMP)要求生產(chǎn)出來的合格藥品,原料雖然是板藍根飲片,但必須按標準檢驗合格后才能投料生產(chǎn)。板藍根飲片經(jīng)水提醇沉得有效成分后,制成顆粒劑,成品經(jīng)檢驗合格后再投放市場供患者使用。從飲片到成品再到消費者手中,經(jīng)層層把關,而且在潔凈廠房里生產(chǎn)完成,消費者可以放心使用。
此外,雖然板藍根飲片存在于《關于54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的通告》中,但國家局明確表示“對上述不合格中藥飲片,相關?。▍^(qū)、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企業(yè)暫停銷售使用、召回產(chǎn)品,并進行整改”。因此,從這一方面來看,這些問題板藍根飲片,對板藍根顆粒也應該不會造成不良影響。
一般來說,由外感風熱引發(fā)咽喉腫痛的感冒可以用板藍根顆粒緩解。在風熱感冒初起(患者常出現(xiàn)痰黏或黃、鼻塞流黃涕等癥狀)和一些病毒性感冒,用板藍根也有一定預防作用。但是藥三分毒,使用時一定要對癥下藥,病終即止。長期服用會造成脾胃陽氣受傷,導致食欲下降、腹脹腹?jié)M、腹瀉等胃腸疾病。體虛而無實火熱毒者忌服,脾胃虛寒者慎用,老人、小孩、孕婦、產(chǎn)婦、婦女經(jīng)期也要慎用。
來源《生命時報》
哪里疼了,吃點止痛藥“扛一下”,是不少人的習慣。但如果是胃痛,最好別隨便吃。
目前大家能自己買到的止痛藥,正規(guī)名稱叫做“解熱鎮(zhèn)痛藥或非甾體類抗炎藥”,它對于發(fā)熱引起的頭痛、運動后肌肉疼痛等會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對于胃痛基本上是無效的。一般來說,引起胃部疼痛的原因十分復雜,應在醫(yī)生判定原因后再用藥,若是胃痙攣引起的胃痛,表現(xiàn)為上腹部劇烈絞痛,有的合并嘔吐,應及時采用解痙藥,如6542等;如果是規(guī)律性上腹痛,進食后約1小時開始的疼痛,則可能是胃潰瘍引起,應服用抑制胃酸類藥物,如雷尼替丁等。
此外,止痛藥不僅不能止痛,還會加重胃痛。止痛藥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胃腸道不適,因為藥物中的主要成分會損傷胃黏膜,造成疼痛加重。此外,腹部疼痛還可能是胃部周圍其他臟器出現(xiàn)問題,例如膽結石、膽囊炎、胰腺炎等,服用止痛藥后雖然會暫時抑制疼痛,去醫(yī)院就診,疼痛的部位、性質(zhì)及規(guī)律已被止痛藥暫時掩蓋了,不利于醫(yī)生觀察病情、判斷患病部位,可能造成誤診。
來源《醫(yī)藥健康報》
患者王女士因為尿路感染就醫(yī),處方單上有左氧氟沙星片,但想到家中還有沒吃完的莫西沙星片,于是來咨詢能不能做替代治療。
不錯,奠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為喹諾酮類的抗菌藥。二者雖然對引起尿路感染的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克雷伯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有效。但是,莫西沙星是雙通道代謝藥物,即一部分莫西沙星在肝臟經(jīng)過生物轉(zhuǎn)化,代謝為無抗菌活性的代謝產(chǎn)物;另一部分在腎臟代謝和排泄,且莫西沙星在尿中的代謝產(chǎn)物幾乎無抗菌性。這也是為什么其適應證中沒有尿路感染一項。而左氧氟沙星主要通過腎臟排泄(90%以上),尿中濃度高,抗菌活性更好。因此,不能用莫西沙星片替代左氧氟沙星片治療自己的尿路感染。
還需要提醒的是,治療感染性疾病時,除要考慮抗菌藥物的抗菌譜外,藥物在感染部位的藥物濃度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因此,建議患者將上次沒用完的抗菌藥丟棄,不要簡單根據(jù)抗菌譜或者其他因素自我藥療,以免耽誤病情,導致其他損害。
來源《生命時報》
正常情況下,成人一天需飲水2000毫升左右,排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但服用某些藥物時,應該增加飲水量,以減少藥物副作用,促進疾病康復。
退燒藥: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片(必理通)、復方氨酚烷胺膠囊(快克)、氦麻苯美片(白加黑)等退燒藥及感冒藥時,會大量出汗,多飲水可以補充體液,同時增加尿量,加速體內(nèi)毒素排出。
抗菌藥:磺胺類抗菌藥,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新諾明)及其復方制劑(復方新諾明)的代謝物在尿液中溶解度很低,容易形成結晶,出現(xiàn)結晶尿、血尿、疼痛、尿閉,多飲水可減輕;氨基糖苷類抗菌藥,如鏈霉素、慶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對腎臟毒性大,濃度越高對腎臟的損害越大,宜多喝水以降低藥物濃度并加速排泄;氟喹諾酮類抗菌藥,如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大劑量服用或尿液呈堿性時可發(fā)生結晶尿,也宜多飲水。
平喘藥茶堿、氨茶堿、膽茶堿、二羥丙茶堿等茶堿類平喘藥,能增加腎臟血流量,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及減少腎小管重吸收,有利尿作用,易出現(xiàn)口于、多尿、心悸等不良反應,服用之后應補充白開水。
抗痛風藥:服用抗痛風藥別嘌醇、丙磺舒、苯溴馬隆時多飲水,可促進尿酸排出體外,一般應保證一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
降血鈣藥:阿倫膦酸鈉、羥乙膦酸鈉、丙氨膦酸二鈉等雙膦酸鹽類藥物,用于治療高鈣血癥時,可導致電解質(zhì)紊亂和水分丟失,應增加飲水量,同時注意,服用這類藥物前后1個小時內(nèi),不要飲用咖啡、牛奶、橘子汁,以免影響藥物吸收。
利膽藥:利膽藥能促進膽汁分泌和排出,沖洗膽道,有助于排出膽道內(nèi)的小結石。其中,苯丙醇、羥甲香豆素、鵝去氧膽酸可引起膽汁過度分泌及腹瀉,服用期間應增加飲水量,以避免過度腹瀉造成脫水。
排尿結石藥:服用治療尿路結石的中成藥,如排石顆粒、石淋通顆粒、金錢草顆粒時宜多飲水,保持1日尿量在2500~3000毫升,以沖洗尿道并稀釋尿液,降低尿液中鹽類濃度,減少其沉淀的機會。
補充體液藥:急慢性腹瀉常需要用口服補液鹽來補充鈉、鉀離子及體液,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水和電解質(zhì)平衡,防止腹瀉引起脫水,除了將該藥物溶解在500~1000毫升溫開水中,隨時服用外,還需額外補充水分。
服用以上藥物時,每日飲水量應增加至2500毫升甚至更多,可飲用白開水或稀米湯,每次250毫升,每日9~10次。晚上9點以后盡量不飲水,以免增加起夜的次數(shù),影響睡眠。
來源《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
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兩多”現(xiàn)象突出:戴眼鏡的入越來越多,需長期服藥維持健康的人越來越多。長期服藥需關注兩個問題:安全性和有效性,安全性問題一直是醫(yī)生和患者非常關心的問題。
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服用抗病毒藥物以后,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DNA逐漸下降,肝功能很快恢復正常,人的自我感覺也越來越好。在取得顯著療效的同時,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乙肝患者又開始擔心長期服藥的安全性問題了,他們常問我:“大夫,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把我的肝病控制住了,會不會損傷了我的腎臟或者其他臟器,不是說,是藥三分毒嗎?”
殊不知,一個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是取決于長板有多長,而是決定于短板的長度。同樣,一個人的最終壽命長短也取決于功能最弱臟器的工作年限。
權衡利弊以后,雖然長期服藥可能會帶來一些不良反應,但只要使用藥物,就必然存在藥物的不良反應問題。對于藥物的不良反應我們要理性地看待:如果利大于弊,如果整體獲益大于局部損失,那么,需要長期服藥就必須長期用藥。
來源《家庭醫(yī)生報》
沙丁胺醇具有抗炎、抗過敏、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和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等良好療效,適用于哮喘發(fā)作的治療,系控制哮喘發(fā)作的一線平喘藥物。
沙丁胺醇具有口服、霧化吸人和靜脈滴注等3種給藥途徑。但從安全角度,主張在控制輕中度哮喘發(fā)作時以霧化吸人為主,口服為輔。雖然在重度哮喘發(fā)作的治療方面,理論上可使用沙丁胺醇進行靜脈滴注,但由于其劑量不易掌握,滴速不易控制,加之不良反應較多,因而醫(yī)學專家指出,即便是重度哮喘發(fā)作,也要謹慎使用沙丁胺醇進行靜脈滴注。研究表明,沙丁胺醇靜脈滴注可能會產(chǎn)生以下不良反應:
①心臟反應,表現(xiàn)為心率增快或心律失常,為沙丁胺醇最常見的不良反應。
②肌肉震顫,以面、頸部的肌肉震顫最為明顯;
③血鉀降低,大劑量用藥時可引起低血鉀,表現(xiàn)為四肢無力或肌肉麻痹,嚴重時危及生命;
④多次靜脈滴注可產(chǎn)生藥物耐受性,使療效下降。
所以,將沙丁胺醇用于控制哮喘發(fā)作時,應當首選霧化吸入給藥,其次是口服給藥,盡量少用靜脈滴注給藥途徑。必須使用沙丁胺醇靜脈滴注時,要盡量做到小劑量、減慢滴速和短期用藥。
來源《健康咨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