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泗洪縣界集中心小學 沈飛
加強設計,讓數學課堂增進思維含量
江蘇泗洪縣界集中心小學 沈飛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練習設計,本著發(fā)展學生思維的原則,精心編排,幫助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增進思維含量,形成數學技能。
小學數學 加強練習 提升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對課堂練習的設計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多是從機械訓練著手,學生在反反復復的抄寫中,興趣被消磨得幾乎沒有了,不能不說,這種毫無實效的數學練習,對于數學教學是十分有害的。何謂真正有效的數學練習?筆者認為,能夠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提升思維,這是數學練習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師要加強練習設計,本著發(fā)展學生思維的原則,精心編排,幫助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增進思維含量,形成數學技能。那么,如何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筆者現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從課堂應用的角度,談談體會和思考。
俗話說: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對于小學生來說,掌握新知,發(fā)展思維,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既不能設計復雜的數學練習,也不能設計沒有思維含量的練習,因為前者讓學生跳一跳摘不到桃子,后者則讓學生連跳都不想跳,不屑于去摘桃子,因此要由淺入深,分層設置,幫助學生有序練習,逐步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認識面積》這一內容時,我設計了簡單的練習:找出你身邊物體的表面。這一練習從簡單直接的生活情境出發(fā),讓學生觀察課桌、課本、文具盒,然后用手去摸一摸,感受一下物體的表面,并分享自己的體會,學生認為,課桌、課本和文具盒的表面是光滑的。接下來我讓學生繼續(xù)觀察一下身邊的其他物體,看看它們的表面有什么特點。學生得到一個共性的認識,就是這些物體的表面是平的,那么這個表面有多大呢?我先讓學生自己用手去比畫,在比畫當中強化對物體的面的初步認識,在頭腦中建立了一個初步的印象。但是這并不代表學生就已經掌握了面這個概念。要讓學生理解面是封閉的,還需要更深一層的引導,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要學生畫出一本書的一圈邊線,體會一圈邊線圍出來的就是面,學生認為,線和面是不同的,面是由線段圍起來的,是有邊界的,而線的大小是用線的長短來表示的,面是用大小來表示的。緊接著,在第三個練習中,我讓學生通過變魔術的動態(tài)呈現,討論線和面之間有什么差異?有什么關系?學生通過課前練習,認識到面的大小是由線圍起來的邊界決定的。最后一個練習,我讓學生用線勾出物體的邊框,由此感受面的大小,深刻體會面積的含義。
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幾個層次的有序練習、設計,學生首先建立了直觀的印象,認識到物體的面是平的,光滑的,然后比畫物體的面的大小,在比畫中增進對面的直觀體驗,由此一步步帶領學生深入知識的內部,凸顯了面積的本質特征,增強了學生的思維,加深了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操作是思維的花朵。在小學數學練習設計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學生能夠在這個練習中參與實踐,積極動手,一方面,幫助學生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另一方面,能夠打開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練習的深刻性。
例如,在教學《對稱、平移和旋轉》這一內容時,我設計了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的練習。讓學生去尋找一些具有軸對稱特點的圖形,然后將這些圖形搜集起來,分析其特點,看看有什么不同?然后再根據這些圖形畫出來,折一折,看看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學生對于這樣的一個數學練習,都非常感興趣,樂于參與這個活動。接下來我讓學生討論一下,看看在生活中到底有什么樣的軸對稱圖形,具有什么樣的價值和意義。學生非常積極地參與家庭調查,看到生活中的汽車、奔跑的人們、教室里的電扇、家里的臺扇,學生通過比較和分析,能夠直觀地認識到,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哪些是又平移又旋轉的。
以上的練習設計,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了數學思考,不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練習的趣味性,而且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從而提升了數學練習的深刻性。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數學新知的學習是通過學生原有經驗的激活逐步建構的。教師要設計有開放性的數學練習,激活學生的已有經驗,幫助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到開放的數學空間中去解決問題,從而凸顯數學本質。
例如,在教學《認識小數》這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開放性練習:先讓學生畫出一條數軸,數軸上標明從0到1的部分,然后讓學生將空缺的部分填完整。學生在填寫的時候發(fā)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必須要確定每一個小格是多少?那么這個小格就代表著一個小數0.1。這樣學生就能夠直觀地認識到0.1所代表的意義。接下來我讓學生將數軸延長,在0到1之間找到所有的一位小數。學生在找全了這些小數之后,我又設計練習,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小數,將從一座山的海拔高度,到城市的財政收入,再到身高,逐步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以上練習設計,并沒有給一個封閉性的答案。學生的思維是開放的,通過對小數的直觀認識,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小數,打好了基礎。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練習設計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用心把握教材的內容和目標,尊重學生思維的有序性,把握練習設計的深刻性,提供給學生具有開放性的練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練習中體會到思維的樂趣,感受到數學所具有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