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
(正安縣茶產業(yè)發(fā)展中心 貴州正安 563400)
試析無公害茶葉的高效種植技術要點
周鵬
(正安縣茶產業(yè)發(fā)展中心 貴州正安 563400)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近年來,人們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健康生活,因此,人們對茶葉的要求也不斷升高。怎樣在種植的過程中實現(xiàn)高效無公害種植,是茶葉種植者需要考慮的。本文主要對無公害茶葉的高效種植技術進行分析。
無公害;茶葉;高效種植;技術要點
無公害茶葉主要是指茶葉在無公害的環(huán)境中,根據(jù)相應的種植流程來進行生產,茶葉的重金屬、農藥以及有害微生物的污染量符合國家無公害的標準要求??梢姛o公害茶葉對種植土壤、空氣質量以及澆灌水源均有較高的要求。此外,在茶葉的包裝、加工等相應環(huán)節(jié)都應該按照標準要求來進行工作,并且在茶葉的生產過程中不能夠對環(huán)境產生影響和破壞。
無公害茶園應該選擇在海拔相對較高、空氣指數(shù)高、水質良好、土壤并未遭受污染以及周邊有機肥豐富并且能夠充分滿足茶樹生長的地區(qū)。無公害茶園應該建立防護林以及隔離溝,將其與周邊的山地、農田進行有效隔離,以改善茶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除此之外,茶園內的設施應該包含蓄水系統(tǒng)、供水系統(tǒng)以及排水系統(tǒng)。在建設無公害茶園的過程中,應該事先對茶園的環(huán)境、土壤以及水源進行相應的測試,以保證茶園生產出的茶葉達到無公害的相關要求。
選擇優(yōu)良樹種:在選取樹種時,應該遵循因地制宜,并且應該選擇相關部門推廣的樹種。換而言之,選擇的樹種應該具有耐寒性、抗病蟲害、耐旱性、適應性強以及制優(yōu)率較高等特點。為提升茶葉的質量以及茶園內的經(jīng)濟效益,種植者應該將不同特性、不同發(fā)芽期的樹種進行相應的分類,將早、中、晚期發(fā)育樹種進行合理搭配。引進的樹種必須經(jīng)過檢驗檢疫部門的檢查,并且得到認可之后才能夠進行種植,避免將外地害蟲帶入本地。
茶樹種植:茶園的大小通常需在10畝之內,茶行長度不可超過50m。每一畝的樹苗種植量應該在3250株左右。在種植茶樹種之前,應施好底肥(礦物源肥料以及有機肥),就目前而言,移栽樹種通常會采用開穴或者開溝的方法,在樹種下土之前,應該保證茶根舒展,在下土后為其蓋上細土,并且需要將細土壓緊,讓茶樹的根系與濕土接觸。在種植茶樹之后,應為其澆灌足量的水,并且需要在樹苗的根部周圍撒上細土,也可鋪上干草來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在樹苗剛下土種植的30d之內,每天均需要給其足量的水資源,以保證樹苗能夠茁壯成長。
茶樹修剪:對茶樹進行修剪是讓茶樹實現(xiàn)高產的必要工作,茶樹修剪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給茶樹帶來生理刺激。雖然能夠給茶樹帶來生理刺激,但是對茶樹也是一種創(chuàng)傷,因此不能夠過于頻繁為茶樹進行修剪,工作人員應該掌握好茶樹修剪的深度與相應的周期,應用合理的方法來為茶樹進行修剪。工作人員可采用深修剪、輕修剪、定型修剪等相應的方法來為茶樹冠面進行適當?shù)恼{整,以維持茶樹的生產力。
茶葉采摘:①標準采摘,優(yōu)質的茶葉是以一芽一葉以及一芽二葉是茶葉采摘的標準,大宗茶是以一芽二葉以及一芽三葉的嫩芽的對夾葉為標準。②分批采摘以提升茶葉的質量與產量,需要做好制茶設備、采摘以及勞力之間的矛盾。③留葉采摘,應該注意不能夠過度采摘。
土壤管理:茶園土壤是決定茶樹質量的主要因素,在常規(guī)的種植茶園中,可在茶樹的行間種植飼料作物。應該注意定期鋤草,將秸稈以及草料等有機物深埋土中,以改善茶園土壤的環(huán)境,提升土壤中的有機物以及生物活性。對于土壤相對肥沃、無雜草生長以及樹冠覆蓋率相對較高的茶園,可實施免耕政策。除此之外,用蚯蚓等來對茶園土壤的結構,從而提升茶園土壤的肥力。
茶園施肥技術: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茶園內的肥料進行合理的選擇,基肥應該以有機肥(綠肥、作物殘肢以及各種類型餅肥等)為主,有機肥應該完全腐熟之后才能夠進行施肥。在每一年的秋茶結束之后,對茶園實施開溝深施(20cm以上)。每一年選用的肥料種類應該根據(jù)當年的土壤特點來選擇。對于新建茶園使用的基肥應該以纖維素含量相對較高的草肥、堆肥以及廄肥為主。如果土壤含有的有機物質相對豐富,并且保肥能力相對較強,應該以含氮相對豐富的餅肥。對于土壤相對黏重以及通氣性相對較差的茶園,應以雜肥為主。對于質地相對粗糙、通氣性較好的茶園,應以河泥、塘泥等為主肥。
水分管理:一般情況下,茶園的水分管理主要為保水,茶園的耕層土壤的含水量要求在90%左右,以確保茶樹能夠正常生長。茶園內可鋪草覆蓋,也可種植樹木,以降低茶園水分蒸發(fā)的分量,在耕層土壤的含水量低于70%時,工作人員應該及時為茶樹澆灌。
合理利用天敵資源,來改善茶園的病蟲害情況,例如采用寄生昆蟲、食蟲昆蟲等天敵資源;還可采用相應的物理防止措施,可在經(jīng)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用植物源農藥(除蟲菊、苦參堿以及魚藤酮等)或者礦物源農藥(礦物油、石硫合劑、硫懸浮劑以及波爾多液等)來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可采用人工捕殺或者誘殺法;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利用計算機對茶園的所有工作(灌溉、施肥、除草以及用藥時間等),并且還需要對使用的農藥化肥使用的時間、種類、用量以及施肥方法等進行詳細且全面的記錄,建立健全茶園農藥使用系統(tǒng),以保證茶葉的品質以及相應的管理。
茶葉在加工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茶葉的加工工藝、加工地區(qū)以及茶葉的包裝是否都達到無公害的標準要求,避免茶葉遭受二次污染,在加工過程中應該對鉛、鋁以及銅等重金屬進行嚴格監(jiān)控,按照標準的包裝流程來對茶葉進行加工與包裝。除此之外,在運輸茶葉時也應該注意衛(wèi)生運輸。
無公害茶葉采用高校種植技術,一方面能夠讓無公害茶葉實現(xiàn)高產高效,另一方面能夠讓無公害茶葉壯大發(fā)展??偠灾?,只有全面對無公害茶葉生產進行全方面地監(jiān)督與管理,才能夠保證無公害茶葉的品質與生產者的經(jīng)濟利益。無公害茶葉種植者應該積極改善與健全種植技術,讓無公害種植實現(xiàn)科學化與標準化,以保證無公害茶葉實現(xiàn)高效種植以及穩(wěn)定發(fā)展。
[1]胡江渭.淺談無公害茶葉高效種植技術[J].農技服務,2016,33(13):56.
[2]吳龍金.淺談無公害茶葉高效種植技術[J].農技服務,2015,32(05):226.
[3]廖平海.淺談無公害茶葉種植管理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5(19):43.
[4]高元香.無公害茶葉高效種植技術要點分析[J].南方農業(yè),2016,10(18):42.
[5]資切,木臘周.試析無公害茶葉的高效種植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6,36(08):127.
S571.7
A
1005-7897(2017)10-0154-02
2017-4-17
周 鵬(1972-),男,漢族,助理農藝師,本科,主要從事農業(yè),茶產業(yè)制作,栽培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