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 吳曉茹
實驗開啟初中生的“數學眼睛”
江蘇省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 吳曉茹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中國教育在逐步進行改革,眾所周知的傳統(tǒng)數學學習方法難以讓學生適應新時代的知識潮流。傳統(tǒng)學習方法止步于學生單純的依賴模仿課本、記憶公式,就如今的發(fā)展趨勢,動手實驗、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成為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初中數學實驗是一項為了探究數學知識、檢驗數學假設或結論而進行的操作、思維活動,該教學是指恰當運用數學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數學概念、規(guī)律及本質的產生過程。
初中數學;數學實驗;實驗教學
數學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數學的精髓:首先,讓學生體會“數學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過程”,更加深切地感受數學公式中的奧秘,其次,有關研究表明,動手操作更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動手實驗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驅使下的親身實踐中,使動手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保持對數學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精神。于教師而言,在數學教學中,適當讓學生進行數學實驗,有助于活躍學生思維,落實知識點的教學。在設計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本人給出幾點建議:
毋庸置疑,學生是數學實驗中的主體。實驗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創(chuàng)新,通過學生的自主實踐,深入了解數學。實驗教學的一般模式是與知識點相對應的定理等相結合,要求學生思考并探索驗證,檢驗教材所給內容是否與動手實踐的結論相符。
現階段實驗教學的一般步驟為: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實踐探索→觀察分析現象→猜想得出結論→交流溝通校正→驗證所得結論。下面舉出具體事例:
實驗一:三角形全等判定條件的探索。
課前要求:準備刻度尺、量角器、紙板、剪刀等。學生自主學習教材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按具體實驗步驟進行操作。
(1)畫一個三個內角分別為45°,65°和70°的三角形,裁下所得圖形,與不同的同學多次進行比較,思考:它們一定全等嗎?(不一定全等)
(2)學生再畫一個三條邊分別為6cm,9cm和11cm的三角形,將此三角形剪下,與其他同學多次比較,思考問題:三角形一定全等嗎?(一定全等)
(3)猜想結論——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對應教材上的定理)。
教師提示學生所得結論相同,做出總結后落實知識點,使結論的正確性得到證實。
實驗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有助于幫助學生親近數學,減輕抵觸情緒。初中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顯示,教師若有目的地提供一些可探究的主題內容,引導其接觸生活,則學生在此過程中學習到的知識比教師直接灌輸得更為深刻。下面用生活中學生經常遇到的“博弈游戲”進一步論述本人觀點。
實驗二:如何取得勝利?
1.實驗分組:班級同學分成四個小組,每組人數應盡量相等。
2.實驗材料的準備:各小組有19顆圍棋棋子,人手一張實驗報告,教師準備19顆可吸附在黑板上的棋子。
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結論,教師不急于評定正誤,鼓勵學生上臺進行小組成果演講。實際操作工程中,教師可觀察學生的具體表現,得出結論使得學生情緒高昂;上臺發(fā)言的擂臺賽,使課堂氣氛得到進一步的活躍。得出實驗規(guī)律,教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教材上的定理:
(1)把19顆棋子改為其他個數,結論是否改變?若改變,如何改變?
(2)雙方輪流在m顆棋子中拿走若干個棋子,每次至多拿走n顆,至少拿走1顆,能最后拿完圍棋的一方為負方。結論是否改變?若改變,如何改變?
(3)請設計一個新的規(guī)則,當后手拿走棋子,使得其中某方一定勝利。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在日常的生活中,數學知識無處不在。認真觀察,發(fā)現問題時仔細分析,爭求掌握其內在的數學規(guī)律。
實驗教學類似于傳統(tǒng)教學,持續(xù)穩(wěn)固不變的實驗同樣會引發(fā)學生的疲倦感,使實驗教學應當帶來的教學成果在“浪費了時間”的基礎上“不見效”。實驗活動應采取不同的形式,引入多種多樣的實驗因素,在保持學生好奇心的同時,不流失學生的新鮮感與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模式,使之富有創(chuàng)造力,同時深切給學生貫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這在數學實驗中,在學生以后的求學路中和生活實際上,都能打下良好的基礎,此類求實人才,更為社會所需要。
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學生在實驗教學課里自主性得到發(fā)揮,較為活躍,此時對教師的管理能力要求相對較高?!胺拧遍_課堂固然是必須的,但“放”的“度”,教師心里應當有數。放得開而不亂,收得攏而不緊,是對教師實驗課堂的基本要求。教師需認清:數學雖區(qū)別于物理、化學等理工學科,但在某些程度上仍然有許多類似之處,如親身實踐,驗證教材知識點。教師應運用自身經驗,結合具體學生情況,盡可能地發(fā)揮課堂時間,在鼓勵學生動手實踐的同時,將知識點落實到位,完成教學目標,同時也為學生學習數學打開了成功之門。
初中生數學實驗教學是對素質教育號召的積極響應。教師重視培養(yǎng)初中生的自主動手能力,既能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的提高,更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此外,實驗教學對教師與學生的高要求,能促進師生的共同進步,增進師生間的交流與默契度。
[1]胡中雙.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11(7).
[2]黃紅.淺談高中數學概念的教學方法[J].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13(6).
[3]李玉琪.中學數學教學與實踐研究[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