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縣曹武鎮(zhèn)大力發(fā)展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種植
日前,來自宜昌、襄陽、荊州、孝感、黃岡等地20多個雙季稻主產區(qū)的農機局負責同志和技術推廣人員,以及全省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專家指導組成員,華中農業(yè)大學專家,省農機局相關處室、直屬單位負責人共百余人前往京山縣曹武鎮(zhèn)龔灣村觀摩雙季稻房前屋后育插秧現場。在觀摩現場,曹武鎮(zhèn)農辦負責人向觀摩團詳細講解了全鎮(zhèn)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發(fā)展情況。
據介紹,龔灣村在縣農機局駐村工作隊的積極引導下,村民們紛紛利用自家房前屋后、庭院菜地,在年前培制好土壤,待年后氣候轉暖用培制好的土壤上秧盤育秧。水稻機械化育秧、機插秧省地、省水、省工、省肥、省種,降低了資金、時間等成本,這種機械化的種植不僅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水稻產量,還能把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可以利用更多時間外出務工、經商,促進農民增收。嘗到機械化種植的甜頭,現在到了春耕時節(jié),村民們在房前屋后培育秧苗已經成為了一種自覺行為。龔灣村村民廖義祥對筆者說:“以前家里搞手插秧,不僅育秧是個難題,而且1人1 d最多只能種1畝(1hm2=15畝)田,還要付幫工200元的人工成本。現在我們在自家門口育秧,再用農機來插秧、收割,不僅省時省力,還省錢!”
除了引導和推廣散戶在房前屋后育插秧,曹武鎮(zhèn)還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利用“按戶連片耕種”模式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建成了以泰昌米業(yè)公司為龍頭的農業(yè)種植合作聯社,下轄6家大型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開展工廠化、大戶育秧,并在全鎮(zhèn)范圍內開展農機全程化服務,機耕、機插、機收、機防等服務新方式貫穿整個水稻種植過程。
近年來,京山縣曹武鎮(zhèn)多措并舉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建設,加快農業(yè)現代化建設,做好做強農業(yè)大鎮(zhèn)。一是強化農機農藝融合,著力解決影響機插秧技術推廣和農民育秧難等問題;二是強化宣傳推廣,力求輿論到位,努力提高農民對機械化種植的認知度;三是加強與農技部門的溝通合作,聯系組織縣鎮(zhèn)兩級技術骨干深入田間地頭給予農民技術支持;四是加速流轉土地,培育和發(fā)揮種植大戶、農機大戶和農業(yè)(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的作用,用活、用夠惠農政策,加快推動全鎮(zhèn)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由此,形成農機農技部門、本地龍頭企業(yè)、農技人員、新型經營服務主體多級聯動、同促進的良好局面,以開展現場觀摩培訓、技術人員指導服務、制定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集中宣傳學習等方式,達到找準瓶頸、明確路徑措施、示范裝備及技術、推廣典型模式、收獲提速增效的效果,以種植機械化的突破,帶動水稻全程機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和全面覆蓋。全鎮(zhèn)2016年實現糧食播種面積19.9萬畝,相比較2015年增加1.5萬畝,糧食總產量57 653 t,同比2015年增長6.64%。目前,京山縣曹武鎮(zhèn)農業(yè)機械化水平達到98%以上,農業(yè)機械化水平位居全縣之首。
(京山縣曹武鎮(zhèn)政府宣傳辦 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