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73歲的中國女少將孫錦云,是我國著名的航天技術專家,曾參與我國多個衛(wèi)星、飛船的研制,并親眼目睹了“神舟五號”“神舟六號”“嫦娥一號”的發(fā)射全過程。
航空科普宣講,
讓青少年了解探索太空的意義
1961年,孫錦云考進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攻讀火箭發(fā)動機設計與制造專業(yè),畢業(yè)后應征入伍從事航天軍事工作。退休后的孫錦云并沒有在家休息,而是馬不停蹄地深入學校進行航空知識科普宣講。
“52年來,我對航天的熱情有增無減,我也希望孩子們能通過參與航天科普活動來熱愛航天,關注航天?!睂O錦云笑著說。而激發(fā)孫錦云投身航空科普工作的決心源于一次同事聚會。
那天,孫錦云與同事聊天說,最近國家準備投入大量的資金到航天技術研發(fā)中去。
同事的兒子聽到有些不解地問:“目前地球上還有這么多人吃不上飯,怎么舍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這么多錢?”孫錦云聽后,認真地給小朋友進行了一場航空科普知識宣講。
孫錦云說,時至今日,諸如人造衛(wèi)星和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這些科研活動,不僅僅是為了展示科技實力,還涉及了手機通信、天氣預報乃至種子改良試驗等諸多與人們其他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可惜現在的孩子對這些知之甚少。
每次進校園作報告時,孫錦云都滿懷激情,渾身充滿了青春的活力。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聽懂航天知識,常將需要科普的內容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講述。孫錦云常這樣說:“我們一起穿越太空,與你的青春共飛翔?!?/p>
高級“專業(yè)”攝影家,一手資料進課堂
除了航天專家的稱謂外,孫錦云還有一個身份:專業(yè)攝影家。
她拍攝了“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的發(fā)射及著陸現場,全程跟拍了“神舟十號”從轉運、點火、發(fā)射、航天員出征到安全著陸的全過程,用鏡頭記錄了宇航員獨特的風采。
其中,她在“神舟五號”升空時所拍的主題為《騰飛的中國龍》的照片更是獲得攝影大獎。
不過對于孫錦云來說,能不能獲獎并不重要,她覺得自己記錄拍攝的是一本深刻的航空發(fā)展史,她要將此作為“證據”更好地呈現給孩子們看。
孫錦云很喜歡美國科學家恩斯特·施圖林格說過的一句話:“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挑戰(zhàn)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依然樂觀自信的心態(tài)?!?/p>
對孫錦云而言,她希望在有生之年,帶領青少年能穿越航空知識的海洋在藍天飛得更高更遠。
(題圖為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