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潭
一口銅火鍋
◎ 半潭
冷雨一場接著一場落。我呼朋引伴去吃涮羊肉,看到古意幽然的銅火鍋,忽然憶起老家也有一口,于是驅車數里,將它從灰塵厚重的高閣翻出,擦拭干凈。
先生見我突然稀罕他家的銅火鍋,像自己受到了尊重一般,非常開心。他買來木炭,約了三五好友,準備在家舉辦開鍋儀式。
看到這口銅火鍋,大家都感慨現在很少吃銅火鍋,全改用電火鍋了,雖然省事,但還是吃銅火鍋的感覺最妙:羊肉嫩,情致好,懷舊,仿佛吃的是文化。
先生說:“這口鍋打我記事起就在,是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總之很老了?!庇腥速|疑,問:“以前的人吃都吃不飽,你祖上怎么會有銅火鍋?”先生辯道:“我祖上中過舉,在民族資產階級萌芽時還開過最早的煤礦,祖上傳下來的東西有宣德爐、瓷罐、太師椅、老玉、古籍……怎么就不可能有一口小小的銅火鍋?”
既然如此,有人問:“你現在還用宣德爐焚香嗎?還用瓷罐腌菜嗎?還戴老玉嗎?”
“當然不?!?/p>
“那你怎么舍得用這口銅火鍋呢?這不也是古董了嗎?”
“啊,古董!”有人驚叫起來,“我們竟然在用古董吃飯?這也太奢侈了吧!”
然后,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推測這口銅火鍋的價格:如果是明代的,得值多少萬;如果是清代的,又得值多少萬;如果是民國的……最后有人說:“你干脆上一次鑒寶節(jié)目吧!”
聚會結束后,銅火鍋就被先生小心翼翼地收起來,只閑時從柜子里翻出來欣賞。它的表面有一層淡淡的綠,如歲月茸茸的毛。它的雙耳細致精巧,輕叩則有玲瓏的雅音。
一次,一個剛剛迷上收藏的朋友來我家,我拿出這口銅火鍋給他看。他翻來覆去看了半天,問:“這下面怎么有一個商標?”“……”“由此推斷,這是現代仿品?!迸笥呀又芸隙ǖ卣f。
這個消息使人沮喪。先生把銅火鍋胡亂地扔在灶臺上,故作釋然道:“不過,用這口鍋煮的肉還是很嫩很嫩的?!?/p>
過了幾天,家里來了客人,我們又搬出銅火鍋招待。來客不是別人,是先生在遠方多年的弟弟。他看見這口銅火鍋,立馬激動地叫起來:“這口鍋還在呀?”
先生說:“原以為這口鍋是咱家祖?zhèn)鞯墓哦瑳]想到是仿品,唉!”
弟弟問:“你憑什么說這是仿品?”
先生說:“這口鍋的鍋底有個商標?!?/p>
弟弟看了商標,立馬大笑起來:“這是我小時候貼的。有一次,咱大爺家來了兩桌客人,他們中午打算吃火鍋。他家只有一口跟咱家一模一樣的鍋,于是想借咱家的一用,我怕將來拿錯鍋,就在鍋底胡亂粘了個金色的商標?!?/p>
“這么說,這口鍋不是仿品?”先生睜大了眼。
“當然不是嘍!”弟弟斬釘截鐵地說。
先生憤憤不平地說道:“早就應該想到,某某剛開始收藏古董,一定道行不深,我竟然輕信他!”
銅火鍋的地位像溫度計掉進熱水里,“嗖”地一下又升起來,被重新擦拭干凈,收藏入柜。
但銅火鍋的故事還沒有完。
在一次家庭聚會上,先生的大姐憶起自己剛參加工作時的情景無限感慨,說當時家里窮,她參加工作了,宿舍離單位遠,為了給她買一輛自行車,父親把那口祖?zhèn)鞯你~火鍋賣了……
“什么?”先生打斷了姐姐的話,“那我家那口銅火鍋是哪來的?”
“那口啊,”姐姐笑起來,“父親后來越想越難過,覺得賣祖物不吉利,又籌錢買了一個新的?!?/p>
(摘自360圖書館)
后來我和喜宴的新娘聊起了他,她說A君是個非常安靜的人,學生時代起就喜歡讀書,不喜歡運動和社交,人倒是不壞,就是很木訥。我問:“他這么任性地發(fā)紅包是在刷存在感嗎?”她笑說:“其實這就是他表示友好的方式,即使木訥如他,還是渴望與人拉近距離的。”
回想起我留學那會兒,也曾經有過那么一段別扭的時光。那時我的心態(tài)空前開放,渴望擁抱全世界,卻總感覺融入不進當下的生活,比如極度依賴社交網絡,生活中所見所聞的一切喜歡事無巨細地寫在微博上;喜歡在微博上搭訕有共同愛好的人,并對他們噓寒問暖,但對近在身旁的室友卻漠不關心。
“示好”是我們渴望與外界溝通的表現,和傾訴一樣,這都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墒钱斘覀兗庇谂c那個不熟悉的世界發(fā)生交集時,一旦融入失敗,就會為我們帶來焦慮,出現一些怪誕的行為,網絡上的毒雞湯所吐槽的“圣母”,大概就是由此而來的吧。不過,當你被身邊的“圣母”打擾的時候,大可寬容對待,我們誰曾經沒當過“圣母”呢?
(摘自讀覽天下網 圖/千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