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羽/編譯
給孩子看的科學童書
思羽/編譯
● 一則睡前故事可能會激起畢生對科學的熱愛。《自然》雜志的編輯在書架上和記憶中翻出他們最喜愛的新老童書。
露西·霍金、斯蒂芬·霍金合著,道布爾戴公司出版,2007年
在我和家人假日閱讀的圖書之中,《喬治通往宇宙的秘密鑰匙》(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顯然是我兩個分別5歲和8歲大的女兒的最愛。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與他的女兒、作家露西·霍金講述了一段美妙的故事,一個名叫喬治的小男孩有一位物理學家鄰居,那位鄰居擁有一臺強大的電腦,名叫“宇宙”。這則故事吸引了我的兩個女兒,我只得連續(xù)一周念這則故事給她們聽。她們喜歡這則故事的程度甚至勝過游泳。我為此目瞪口呆。我以前從未嘗試念與物理學有關的書給她們聽。
這臺名叫“宇宙”的電腦可以開啟一個出入口,通往宇宙任何一個角落。因為有詼諧的插圖和高解析度的天體圖像(包括各個行星、銀河等等),喬治展開的冒險引人入勝。我們跟著喬治,了解了太陽系、恒星的誕生與死亡,還有黑洞。有些事實比小說更勝一籌。那就是我的兩個女兒喜愛這個故事的原因:它是關于生命,而不只是物理學。喬治與讀者分享了許多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我五歲的女兒想要當一名宇航員。我的工作已經完成了。
——《自然·天文學》雜志主編梅蕎
吉姆·奧塔維亞尼撰文,馬里斯·威克斯配圖,F(xiàn)irst Second公司出版,2013年
今年春天,我的8歲女兒得寫一篇傳記作為作業(yè)。她想把傳記主題設定為一位仍然在世、卓有成就的女性。在公共圖書館里,我們偶然看見了這本由吉姆·奧塔維亞尼與馬里斯·威克斯合著的《靈長目:珍·古德爾、戴安·弗西和蓓魯特·高爾迪卡的無畏科學》(Primates:The Fearless Science of Jane Goodall,Dian Fossey,and Biruté Galdikas)。這本書講述了靈長類學家珍·古德爾(研究黑猩猩)、戴安·弗西(研究山地大猩猩)、蓓魯特·高爾迪卡(研究紅毛猩猩)的人生和發(fā)現(xiàn)。索菲選擇了高爾迪卡,她的生平最吸引索菲;索菲也熱切地想要寫一位班級同學不知曉的人物。
對于三重敘事來說,圖畫小說是完美的形式:它簡明扼要地傳達了大量信息,單單文字本身就讓人感興趣。它展現(xiàn)出野外工作的刺激之處,也沒有掩蓋女性科學家面臨的挑戰(zhàn)或者阻礙。奧塔維亞尼的動人敘述和威克斯的迷人配圖將讀者帶領到非洲的叢林和大山里,3名女科學家在那兒進行了奠基性的研究工作。我們極力推薦這本書給未來的動物學家或者對生命感到好奇的年輕讀者。
——索菲·塞克斯-芬克爾斯坦正在念3年級。喬舒亞·芬克爾斯坦過去是《自然》雜志高級編輯,目前在塔夫茨大學阿倫發(fā)現(xiàn)中心擔任副主管
莉奧諾拉·霍恩布洛、亞瑟·霍恩布洛合著,蘭登書屋青少年讀物,1968年
這是童年閱讀中牢牢扎根在你頭腦里的最古怪的東西。對我而言,這是一對居住在紐約的夫婦莉奧諾拉·霍恩布洛和亞瑟·霍恩布洛在20世紀60年代撰寫的一系列書籍,他們在書中提供有趣的事實,供讀者品鑒、記憶和分享,讓小讀者暫停下來,仔細思考他們周圍的各種生命。你知道嗎,有些螞蟻會在地下巢穴里耕種真菌?真奇怪!幼蜂假如持續(xù)被喂食蜂王漿的話,會發(fā)育成蜂后。每一種動物都有簡潔短小的一個章節(jié),里面涵蓋了廣泛的怪異事實。
對我來說,《昆蟲做出最奇怪的事》(Insects Do the Strangest Things)是系列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不像系列中關于魚類、鳥類和其他動物的作品,這本書中談及的幾乎所有昆蟲都很容易在后院里找到。這是個切入點,也是一次開放的邀請,讓我在泥地里四處挖掘,進一步探索。邁克爾·K·弗里思繪制的插圖溫暖而又充滿快樂,至今仍然讓我聯(lián)想起夏日晚上的景象:聆聽蟋蟀叫聲,拍打蚊子,心中尋思我是否真的能像書中提出的那樣抓到足夠多的螢火蟲,借助它們的光亮來閱讀。
——布倫丹·馬厄是《自然》雜志的新聞特稿編輯
基思·羅伯遜著,維京出版公司,1958年
基思·羅伯遜的《亨利·里德股份有限公司》(Henry Reed,Inc.)是我孩提時讀到的第一本主角想要長大后成為科學家的書籍。(《自然》雜志的讀者會知道,這樣的書籍仍然稀少得幾乎見不著。)
羅伯遜筆下的主人公是一對外交官的兒子,被送到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市郊,要和他的伯伯一起度過夏天。受到附近的研發(fā)公司(譬如貝爾實驗室)的激勵,他和一個住在馬路對面、名叫米琪的女孩子聯(lián)手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科研公司。米琪的父親是位化學家——在科幻小說里常見,但在兒童文學并不常見到的職業(yè)。
這本書很滑稽也很感人(盡管遺憾地有點兒20世紀50年代后期厭惡女性的氛圍),對這本書的記憶令人難忘。我也強烈推薦1963年出版的續(xù)作《亨利·里德的旅途》(Henry Reed’s Journey),書中描寫州際公路系統(tǒng)問世之前的年代里,米琪一家和亨利從加州洛杉磯回到普林斯頓的旅途。
在我兒子大約6歲時,我讀了《亨利·里德股份有限公司》給他聽。盡管他沒有如愿成為科學家(在他念小學時,科學家之路遭到碾壓,成了幻影),他還是很享受這本書;這本書令他能夠展望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萊斯莉·塞奇是《自然》物理學領域高級編輯
特蕾西·雪佛蘭著,哈珀-柯林斯公司出版,2009年
勞工階級婦女瑪麗·安寧從兒時起就在英格蘭的萊姆里杰斯鎮(zhèn)上搜尋化石。她研究和出售大型海生爬行動物的遺骸,其中許多都屬于科學史上的首次發(fā)現(xiàn)。特蕾西·雪佛蘭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與化石打交道的女孩》(Remarkable Creatures)因瑪麗·安寧而生,展現(xiàn)了她的發(fā)現(xiàn)如何引來諸如地質學家查爾斯·萊爾、博物學家喬治·居維葉等著名科學家的關注。安寧最終為物種滅絕理論(包括它在地球歷史上的重要性)做出貢獻。
我們喜愛在西班牙的阿維亞多斯山脈中搜尋化石,熱切地想要了解瑪麗·安寧。這本激動人心的小說讓大家看到,就算面對許多困難,任何人都能做科學研究。19世紀時的科學被男性占據,雪佛蘭展示了安寧和她自學成才的朋友伊麗莎白·菲爾波特如何竭力地獲得認可。她傳遞準確的科學知識的方式肯定會吸引那些也許會回避學術論文的年輕讀者。雪佛蘭自作主張地描述了安寧、菲爾波特與其他歷史人物之間的關系——但這難道不正是故事敘述者的特權?《與化石打交道的女孩》讓我們渴望再次造訪萊姆里杰斯鎮(zhèn),去那兒搜尋化石。
——勞拉·瑪塔·勒·博特14歲大,是一名喜愛科學、舞蹈和實驗性烘焙的學生。娜塔莉·勒·博特是《自然》雜志的生物學高級編輯
尼古拉·戴維斯著,燭芯出版公司,2012年
4歲的埃拉喜歡在泥巴里找來找去,在石頭底下尋找迷你的怪物?!赌愕拇皯糁猓旱谝槐咀匀恢畷罚∣utside Your Window:A First Book of Nature)是一類適合她的書。由馬克·赫爾德繪制的美麗插圖和尼古拉·戴維斯撰寫的文字讓讀者踏上一段讓人如癡如醉的旅程,貫穿四季,從融化的冰柱到夏日里讓人昏昏欲睡的各種聲音,經過采摘漿果的季節(jié),最后到慢悠悠的冬天。
書中的詩歌讓鮮艷的頁面變得生動,完美地捕捉到發(fā)現(xiàn)的驚奇。作者對動物進行了仔細觀察。蜥蜴是“像思維一樣快/在那兒,接著又不在那兒”。一匹奔跑中的馬讓人激動又有點嚇人,但等到馬兒休息時,遞出一根胡蘿卜,“它的黑色眼眸文靜極了,鼻子柔軟,比你自己的臉頰更加柔嫩?!?/p>
奇怪科學課也適時插入進來——彩虹如何出現(xiàn),真菌的生命周期。書中有活動建議(“在你的巢穴里要做的事情:1.坐下來思考;2.注意周遭的東西,譬如泥土的氣味或者甲蟲們在做什么?!保锷踔劣行▲B蛋糕的食譜和堆肥的配方。這本書是一件能讓埃拉從始至終專心致志的藝術作品。它也提醒了我,即便身在倫敦,處在天色陰沉的日子里,我也應該休息一下,看看室外的天地。
——克萊爾·托馬斯是《自然》生物學領域高級編輯
漢斯·馬格努斯·恩岑斯貝格爾著,亨利-霍爾特公司出版,1997年
讀書時,我最好的一位朋友最喜歡的書是漢斯·馬格努斯·恩岑斯貝格爾的《數字魔鬼:一次數學探險》(The Number Devil:A Mathematical Adventure),她對這本書的巨大興趣讓我十分好奇,嘗試著閱讀了這本書。在書中,一個富有魅力、名叫“特普羅泰克爾”的魔鬼造訪了12歲少年羅伯特的夢境,向他介紹了數學的魔力世界。從素數(魔鬼稱之為“素女士”)和“嗚嗚數”(在凡人的語言中,就是階乘)直至數學證明的概念,恩岑斯貝格爾筆下的種種描寫極具想象力。不久之后,每當學校里的數學課變得沉悶乏味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也琢磨起三角形陣列與斐波那契數之間的古怪關聯(lián)。
且讓時光快進,當年我那位15歲好友如今已經獲得數學博士學位,剛剛放棄了一份極有“錢途”的咨詢業(yè)工作,選擇在數學教壇工作。假如你來問我,在那一決定和恩岑斯貝格爾的書之間,至少存在著一種潛意識的關聯(lián)。我的好友能用最鮮艷的圖像來解釋她進行的代數拓撲學研究的那些令人思維激蕩的抽象性質,無論如何,她都讓我堅定地相信,每個人都能理解數學——只要他們能接觸到一位數字魔鬼。
——利奧妮·米克是《自然》雜志物理學領域高級編輯
埃米莉·格雷維特著,麥克米倫童書出版,2009年
埃米莉·格雷維特是一位擅長細膩、幽默的水彩畫的大師,她的標志性技巧在2011年出版的《奇怪的蛋》(The Odd Egg)和2008年出版的《魔咒》(Spells)中有所展示,在《兔子的12個大麻煩》(The Rabbit Problem)中達到了極致。書中人造的日歷闡明了斐波那契數列,使用的是斐波那契本人在他的算術學經典——問世于1202年的《計算之書》(Liber Abaci)——中運用過的同個范例。在斐波那契定理中,數列中的下一個數由之前的兩個數相加而成(1,1,2,3,5,8,13,21,34,55,89,144……)我8歲大的小孩能輕松應付這些加法。
以田地里的一對兔子為起始,格雷維特演示了一年后會有多少只兔子(前提是“沒有一只兔子可以離開田地”)。這本書逐月對付兔子人口問題,從“饑餓的兔子”(解決方法:種下胡蘿卜種子)到“挨凍的兔子”(織件套衫)。到最后是12月里114對戲劇性逃脫的兔子,作者使用了對開的立體書頁,只要一翻開來就會有114對兔子彈出來。書中一些有趣的插入部分——譬如(部分被咀嚼過的)胡蘿卜食譜和《野兔日報》文章——讓這本書作為一則給小孩看的簡簡單單的兔子故事,也同樣適合。
——黛娜·盧恩是《自然》雜志物理學領域助理編輯
吉爾·巴克蓮著,哈珀-柯林斯公司出版,2010年
吉爾·巴克蓮的“野薔薇村”系列(A Year in Brambly Hedge)繪本追蹤了一個老鼠社區(qū)歷經英國變換四季的生活。從《冬季故事》中的雪球到《春季故事》里令人驚奇的野餐,再到《夏季故事》里的河畔婚禮,這些居住在樹籬里的小老鼠用花蕾、花朵、漿果和冰塊裝飾派對,以此標示了一年的逝去。它們采摘和儲存大自然的饋贈,將這些食物做成小餡餅、糕點、果子凍和乳酒凍。當我的小兒子喬希想要為他的5歲生日舉辦一次野薔薇村主題派對,還要一頂用花楸做帽邊的草帽時,我還稍稍驚訝了一番。
巴克蓮的4則故事以某種方式——盡管表面上是描寫了戴圓帽的老鼠們的歡慶活動——避開了少年讀者,落到某個更為深刻、也更為重要的地方。她的作品繪圖精巧,仿佛一首首贊美詩,歌頌了觀察自然世界、與大自然溝通、生活在自然之中的喜悅,就像旅行作家羅伯特·麥克法倫或者環(huán)境歷史學家奧利弗·拉克姆的作品那樣。我的小兒子喜歡在我們閱讀的故事中指出某棵樹如何有了果實,而在前一本書里同一棵樹正開著花,或者向我保證我們也可以在風鈴草下打盹。就是這樣子。
——莎拉·阿卜杜拉是《自然》雜志的首席組稿編輯
托倫頓·李·斯圖爾特著,利特爾-布朗公司出版,2007年
雷尼·馬爾登是名12歲大的孤兒,他看見報紙上一份邀請兒童參加一系列讓人絞盡腦汁的測試的廣告,于是應征。順利通過后,他和其他3名天賦異秉的兒童一起進入親切卻又古怪的尼古拉斯·本尼迪克特建立的神秘機構。本尼迪克特在調查“極智學習機構”——這是本尼迪克特的邪惡雙胞胎兄弟萊德羅珀薩·科騰運營的一所學?!男皭盒袕?。雷尼與同伴們得要滲透進這所學校,查出里面到底在進行什么邪惡勾當。
大家可以把《神秘的本尼迪克特協(xié)會》(The Mysterious Benedict Society)當成是青少年間諜小說——亞瑟·蘭塞姆的《燕子號與亞馬遜號》(1930)的都市版本——而摒棄一旁,除卻書中所有人物的極度怪癖,原樣照搬來的科學和邏輯學內容。(在一項測試中,小孩子們被要求穿過一片鋪了瓷磚的地面,而不踩到任何正方形上面。只有雷尼漫不經心地走了過去——因為那些瓷磚都是矩形的。)
就像所有最佳的兒童讀物一樣,這本書是以老實的方式完成的:毫無折中。這個系列目前共有4本,這是系列中的第1本。
——亨利·吉是《自然》雜志生物學領域高級編輯
拉爾夫·布克斯鮑姆著,芝加哥大學出版社,1938年
假如你告訴當時10歲的我,《沒有脊骨的動物:無脊椎動物導論》(Animals Without Backbon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vertebrates)是一本經典的生物學教材,我就永遠不會拿起這本書??傊移D難地讀了這本書:我在老爸的書櫥深處發(fā)現(xiàn)了這本幾十年前出版的卷角舊書,單色印刷的封面早已松掉,總是想要脫落到我的手中。這本書是一條通往父親科學家世界的紐帶,他整天都在為了科學而忙活。(實際上,父親是一位實驗化學家,但年少的我知道些啥呢。)
不僅如此,這本書使我能瞥見陌生的無脊椎動物世界,這個世界像《公元2000年》漫畫描繪的充滿巫師和基因強化步兵的世界一樣陌生。書里的圖片看起來是手繪的,顯示了生物的外在特征以及內部結構。我研讀那些書頁,復制那些繪圖(尤其是令人目瞪口呆的水螅示意圖)到我的素描本上,與俠盜騎兵和特警判官的繪畫為鄰?!豆?000年》漫畫后來刊登了我那些繪畫中的某一幅,但其實是無脊椎動物真實而隱秘的世界里的那些奇異故事燃起了我的幻想。
——戴維·亞當是《自然》雜志的社論編輯
休·洛夫廷著,喬納森-凱普公司出版,1928年
我在北美洲的荒蠻角落里長大,與熊、鹿和響尾蛇有著近距離接觸,另外還包括眾多小說里虛構的動物角色,從碧雅翠絲·波特于1904年發(fā)表的《兩只壞老鼠的故事》(The Tale of Two Bad Mice)到魯德亞德·吉卜林于1902年發(fā)表的《獨來獨往的貓》(The Cat that Walked by Himself)。休·洛夫廷的“怪醫(yī)杜立德”系列奇妙地糅合了所有這些動物角色,運用經驗主義方法開啟了一個或然宇宙,其中的野獸們行為舉止確實像野獸,但又能參與理性論述。我最喜歡的一本是1928年出版的《杜立德醫(yī)生在月球》(Doctor Dolittle in the Moon)。在書中,杜立德醫(yī)生這位跨物種多語者將他的研究推進到更高的層次。
杜立德醫(yī)生的月球之旅是博物學家的幻夢,巨大的蛾子和能排放氧氣的巨大鮮花分別充當了太空飛船和生命維持裝置的角色。他從濕地上的泥塘鎮(zhèn)的家中出發(fā),遨游月球,挖掘出關于月球構成、微重力的影響、月球上數目驚人的外星生物的壽命的種種數據。最討人喜歡的情節(jié)大概就是杜立德醫(yī)生與“耳語藤”的遭逢——耳語藤這種健談的植物生活在生態(tài)合作狀態(tài)中。盡管我那時并不清楚,可洛夫廷天馬行空的想象早已誤打誤撞地發(fā)現(xiàn)了一些如今在植物學中最迷人的問題。
——芭芭拉·凱澤是《自然》雜志的“圖書與藝術”板塊編輯
[資料來源:Nature][責任編輯:彥 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