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心雕龍·知音》小札

      2017-02-21 17:16:24周曉坤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1期
      關(guān)鍵詞:奇正知音

      周曉坤

      摘 要: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篇中闡釋了“知音其難”的原因,并提出“文情可鑒”的可能性,給出了“六觀”這一披文入情的方法。對“六觀”的具體內(nèi)涵與定位,應綜合各家之言進行整理分析,得出分歧所在。而“知音”之境、文人相輕、這兩個命題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伸思考。

      關(guān)鍵詞:知音;六觀;奇正;文情難鑒

      一、金聲玉振:“六觀”小解

      在知音篇中,劉勰提出的“六觀”說向來是學者們熱議的重點對象,自范文瀾注:“一觀位體,《體性》等篇論之。二觀置辭,《麗詞》等篇論之。三觀通變,《通變》等篇論之。四觀奇正,《定勢》等篇論之。五觀事義,《事類》等篇論之。六觀宮商,《聲律》等篇論之?!雹俸?,也有許多學者致力于對“六觀”的闡釋與定位,通過閱讀原典,并結(jié)合各家對“六觀”的闡釋,筆者得到了更明晰的認知,并將其總結(jié)如下。

      (一)“六觀”釋義

      1.一觀位體

      周振甫先生認為,“位體”即指作者根據(jù)所要抒寫的情理來確定體裁風格。②童慶炳先生持相似的觀點,并進一步指出,“位體”似可理解為情理內(nèi)容在文章體式、文辭方面如何得到藝術(shù)地處理,即整體上文章是否做到了“櫽括情理”,是否做到了“規(guī)范本體”。③袁濟喜也在《新編中國文學批評發(fā)展史》教材中總結(jié)到“位體就是觀察作品的內(nèi)容與文體形式是否相切合④”這是現(xiàn)下普遍被認可的一種觀點,也涉及到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guān)系問題。作者想表達的情理變成文章的內(nèi)容,內(nèi)容決定了應該采用怎樣的體裁。由此看來,多數(shù)學者將“位”看作動詞,類“構(gòu)位”義,“體”即確定文章的體裁,而李建中先生對“體”有更加豐富的認識,他指出:“‘體有三層意思,一是‘體要,體會要點;二是體裁與語體;三是‘體貌,即今天所說的風格?!雹荩罱ㄖ邢壬恼f法是在劉勰的原義上有所延伸,也是合理而新穎的。“位體”在《熔裁》篇有所提及:“情理設位,文采行乎其中?!薄ⅰ奥亩擞谑?,則設情以位體?!闭缯查A先生所言,“‘位體指根據(jù)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確定文體?!雹?/p>

      2.二觀置辭

      對于“置辭”的解釋差別在于“置辭”是否有更廣闊的修辭意義。周振甫先生認為,“置辭”指文辭的安排。張少康先生認為“置辭”即文辭運用是否能表達充分的內(nèi)容。⑦關(guān)于“文辭安排”、“文辭運用”的范圍并沒有明確。另一方面,童慶炳先生認為,“‘置辭問題與《麗辭》篇有聯(lián)系,而且與《文心雕龍》中所談的全部修辭問題都有聯(lián)系。包括文辭表現(xiàn)情志是否做到繁略選擇的問題、如何積字成詞、積詞成句、積句成篇中的修辭問題、對偶問題等。” ⑧筆者比較同意童慶炳先生的看法,認為“置辭”不僅集中在《麗辭》篇對偶與駢句的討論中,也包括《練字》、《章句》等,其定義范圍是可以拓展的。

      3.三觀通變

      至于“通變”的解釋,大多數(shù)學者都理解為:是否能夠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又有所創(chuàng)新。

      4.四觀奇正

      對于“奇”與“正”的釋義也沒有太大爭議,但是在二者關(guān)系問題上,有些學者認為劉勰是能夠辯證看待的,而有些學者認為他執(zhí)正馭奇,以“正”為主,是具有儒家思想的局限性的,這一點我們在第二部分還會談到。

      5.五觀事義

      童慶炳先生指出,“‘事義狹義地說就是典故,考察作品如何運用典故?!雹釋τ凇笆铝x”的解釋差別,就在于“事義”除了典故是否還有更廣闊的意義。孫慧娟在論文中指出,“五觀事義,就是觀作品的題材,人、事、物等內(nèi)容,包括用事、用典等,以及作品包含的思想?!雹鈱Α笆铝x”的解釋,參照《事類》篇,有“舉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一句,筆者認為,就駢句的特點看,“援古以證今”不是對“舉事以類義”的解釋,而是與之并列的一部分,即所舉之事不僅包括典故,也包括其他各種事例。

      6.六觀宮商

      對于“宮商”的解釋也集中在“聲律”的義項上,根據(jù)《聲律》篇的解釋,主要指聲、韻、調(diào)。

      由此看來,各家對“六觀”的解釋,主要分歧不在于個別字義,而在于詞義范圍能否延伸的問題上。筆者認為,在闡釋“六觀”時,可以進行適當?shù)耐卣?,但還是要在劉勰的原義基礎上,回歸文本去尋找答案。自范注“六觀”后,多數(shù)學者都將眼光放在尋找其他諸多篇目中與“六觀”相同相近的字眼上,統(tǒng)籌全書來解釋,并且其考查范圍不單單局限于范文瀾所給出的六篇,這對于“六觀”以及其他篇目的理解都是很有利的。

      (二)“六觀”定位

      關(guān)于“六觀”在《知音》篇中的定位,不同學者也有不同的說法。牟世金在《<文心雕龍>研究》中指出:“劉勰的‘六觀是‘批文以入情之‘術(shù),并未提出衡量優(yōu)劣的標準。11 ”同時,也有人認為“六觀”是進行文學批評的標準。在筆者看來,雖然原文中有“優(yōu)劣見矣”之句,但如果把“六觀”看作批評的標準,還是過于抬高了它的定位。不論在此時還是彼時,“六觀”作為標準都是不甚完備的。雖然“六觀”涉及到多篇內(nèi)容,在其余篇目有具體解釋,但在其余篇目中,也沒有對標準完全清晰的闡釋。

      所以“六觀”不宜當作一個標準,更不必說用以當下文章優(yōu)劣的評析了。

      二、見仁見智:文心指疑

      此部分涉及《知音》篇中一些具體問題的討論,是筆者心中所感所惑,愧無積學,或有偏頗。難吐珠玉,字字皆丑。

      (一)“知音”之境,杳渺難期?

      在《知音》篇中,劉勰發(fā)出“知音其難哉”的喟嘆,但在文章后部分又“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zhuǎn)彎”,指出通過“博觀”等方法,是可以達到這種境界的。

      先來談談“知音之境”為何杳渺難期。鐘嶸《詩品序》有一言非常形象貼切:“觀王公縉紳之士,每博論之馀,何嘗不以詩為口實。隨其嗜欲,商搉不同,淄、澠并泛,朱紫相奪,喧議競起,準的無依?!背藙③淖陨硖岢龅摹百F古賤今”、“崇己抑人”、“信偽迷真”三個障礙之外,以個人喜好與標準評判作品優(yōu)劣,也是鑒賞混亂的主要原因、達到知音之境的一大屏障。

      另外,就算欣賞水平良莠不齊的讀者們能夠做到不以個人喜好標準,努力去尋求作者的情志,也很難達到與創(chuàng)作者“冥冥而合”的境界。試想,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引起其情動的經(jīng)歷、激起他感受的物象,都是沒辦法復原的。譬如曹植《洛神賦》的主旨,自古至今爭論紛紛,至于甄宓是不是洛神,《感甄賦》是否為其所作,已無法考證,我們自然沒辦法回到與曹植創(chuàng)作時情志完全相合的境界,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們的欣賞,反而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美麗的想象空間。

      所以筆者認為,知音之境誠然杳渺難期,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解詩時過分追求知音之境有沒有充足的意義。孟子雖講“以意逆志”,強調(diào)以讀者之“意”迎取作者之“志”,但讀者在“逆志”的同時也應該有自己解詩的權(quán)利。董仲舒《春秋繁露》有“詩無達詁”的觀點,指對詩經(jīng)的解釋不是完全統(tǒng)一的;清人譚獻《復堂詞錄序》也有“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12”的說法。讀者由于期待視野的存在,對作品的領(lǐng)悟?qū)哟?、深度也許能夠超越創(chuàng)作者本身的水平。創(chuàng)作者可以有“方其搦翰,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之感,那么讀者為何不能更加“心有戚戚焉”呢。

      當然,我們應該看到,劉勰對“知音”之境的執(zhí)念是有時代背景的,主要來自于對時人臧否文章時主觀臆斷的不滿,也有自身經(jīng)歷的感悟,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

      (二)文人相輕,文人相重?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劉勰在《知音》篇中說:“崇己抑人者,班曹是也?!迸u了這種現(xiàn)象,后文又有“季緒好詆訶,方之于田巴?!卑巡苤沧鳛椤拔娜讼噍p”的典例,筆者認為是不太合適的。

      回到取典的《與楊德祖書》中,曹植整篇的內(nèi)容是建立在一種觀點之上的:“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于淑媛,有龍淵之利,乃可以議于斷割。”

      談到陳琳,他認為“以孔璋之才,不閑于辭賦,而多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同風”;

      談到丁廙,他認為“仆自以才不過若人,辭不為也?!?;

      談到劉修,他認為“劉季緒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p>

      其實并不是曹植瞧不起他們,認為自己的文章最好,實際是曹植認為作為批評者,首先要有比所批評之人更高的文學修養(yǎng),不然便沒有說服力,這正是他不愿修改潤色丁廙文章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文學批評領(lǐng)域,多一點“文人相輕”的激辯之聲并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溫柔敦厚是一種態(tài)度,而面對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敢于否定正是文人的魅力所在,知識分子應該有獨立的精神,對研習的學術(shù)是值得挺身捍衛(wèi)的。

      三、結(jié)語

      《文心雕龍》體大思深,自成系統(tǒng),在寫作過程中筆者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它的價值所在。以上討論的問題只是作者在研讀文章時星星點點的稚嫩思考,故命名“小札”,記錄對《知音》篇的理解。只怕歷史長河中的劉勰看到,要再嘆“知音其難哉”了。

      注釋:

      ①劉勰著,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717.

      ②周振甫.文心雕龍選譯[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0:296.

      ③童慶炳.《文心雕龍》“披文入情”說[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4).

      ④李建中.文心雕龍講演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62.

      ⑤袁濟喜.新編中國文學批評發(fā)展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118.

      ⑥詹锳.《文心雕龍》·知音篇義證.[J].天津社會科學,1982.

      ⑦張少康.劉勰及其《文心雕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252.

      ⑧⑨童慶炳.《文心雕龍》“披文入情”說[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4).

      ⑩孫慧娟.《文心雕龍》“六觀”法及其實際應用[J].語文學刊,2011(11).

      11牟世金.《文心雕龍》研究[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449.

      12譚獻(清).復堂詞錄序[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參考文獻:

      [1]黃侃.文心雕龍札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王秀華.劉勰奇正觀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3]詹锳.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猜你喜歡
      奇正知音
      知音
      黃河之聲(2021年16期)2021-12-14 03:02:02
      奇正模架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7:00
      山水知音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開海棠
      知音
      參花(下)(2016年6期)2016-06-12 22:21:35
      HPLC測定藏藥奇正消痛貼膏中姜黃素的含量
      傷骨科Ⅱ號方結(jié)合奇正消痛貼外用治療膝骨性關(guān)節(jié)炎94例
      奇正青鵬軟膏聯(lián)合復方倍他米松局部封閉治療瘢痕疙瘩療效觀察
      “趙”字與《拍掌知音》的成書年代
      我與青山相媚好 琴同流水共知音
      對聯(lián)(2011年4期)2011-09-14 02:54:08
      赤峰市| 乌恰县| 兴义市| 黔西| 齐齐哈尔市| 宁明县| 白水县| 永靖县| 温泉县| 曲周县| 呼伦贝尔市| 红安县| 沙雅县| 汽车| 富民县| 水富县| 武定县| 德阳市| 洛宁县| 陕西省| 巴塘县| 涟源市| 宜城市| 广水市| 耒阳市| 酒泉市| 龙山县| 山东| 易门县| 安福县| 大同市| 苍梧县| 株洲市| 云霄县| 堆龙德庆县| 榆社县| 山阳县| 万安县| 襄城县| 维西| 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