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去外國買房就一個字
李稻葵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蘇世民書院院長
從2016年世界整體形勢的發(fā)展,我們看到一個“亂”字。不管經濟形勢還是金融形勢都處在復雜的變化之中。
2016年西方有兩件大事出乎意料。這兩件事在2017年將持續(xù)發(fā)酵。一個是英國脫歐,脫歐給英國經濟帶來巨大的沖擊,英鎊的匯率迅速下降,企業(yè)家在英國倫敦買的房子,政府不允許撤,擔心撤了之后,英國倫敦的房價進一步下降。
另一件事就是特朗普上臺,又是一個亂象。特朗普上臺之后,經濟上的三點政策將對國際造成影響。
第一,減免個人所得稅。特朗普上臺以后宣布減免相當于GDP的1%的稅。1%的稅率一減,老百姓馬上就有錢了,美國老百姓的消費觀念跟中國不一樣,美國老百姓有錢就花。美國老百姓減少1%的稅負之后,會馬上去消費,所以減稅對最近兩年的居民消費是直接的刺激。
第二,特朗普要調整關稅政策。從別國進口到美國所有的產品,不管是原材料,還是消費品都加10%到15%的稅。美國一年的GDP是18萬億美元,進口量能夠占到10%左右,再乘10%就是1800億美元,這是不得了的數字,一年的貿易逆差5000億美元左右,這是一大筆錢。
第三,大搞基礎設施建設,允許企業(yè)家去修鐵路,而且給企業(yè)家減稅。美國預計基建的經濟規(guī)模大概在每年500億~800億美元之間,相當于中國每年基礎設施建設的三分之一。
減稅、搞貿易壁壘加上基礎設施建設,都會使得美國本土經濟活躍。美國對資金的需求吸引力會上升,全球的資金會加速換成美元,對中國經濟是一大挑戰(zhàn),這就是2017年國際形勢,一個“亂”字。
對于國內形勢,我的基本看法是,中國經濟目前仍然處在一個深刻的調整之中,我們處在一個U型的底部。
我們此時此刻的自然增長的潛力是高過目前的7%以上,我們現在是按照低于經濟增長潛力速度在運行。因為中國經濟目前人均發(fā)展水平僅僅是全球領先的經濟體20%,這20%購買力平價,我們人均發(fā)展水平相當于美國經濟65年前的水平,我們趕超的空間很大。
根據歷史的經驗表明,發(fā)展中國家趕超發(fā)達國家需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第一是穩(wěn)定的政府;第二是對外開放;第三是不斷提高的人口素質,包括健康水平,包括受教育的水平。這三個條件都滿足,經濟能夠實現趕超。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比如朝鮮政府穩(wěn)定,但是不對外開放。印度對外開放,也擁有穩(wěn)定的政府,但是人口素質不高,30%的文盲。而中國這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我們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企業(yè)家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到國外投資,長期而言不一定有利可圖。目前最流行的投資方式是去國外搞房地產。但是,買美國的房子劃不來。你這個房子一年漲20%撐死了,美國收你30%的稅,你就跑不掉了。中國的企業(yè)家是需要出國投資,你出國投資的方向應該是和國內的企業(yè)有一個協(xié)同性。
我鼓勵大家到到歐洲購買一些技術上、品牌上協(xié)同性的實體企業(yè),不太贊同大家一窩蜂換美元去買房地產。出國盲目投資,這是日本當年犯過的錯誤,我們不要重蹈覆轍。我給政府呼吁的建議是雙管齊下,既要管住匯率,也要管住資金盲目流出。
企業(yè)家應該著眼國內的投資機遇,出國投資可以做,但是一定要和自己的主業(yè)配合,不要盲目的出國投資。國內的投資渠道是什么呢?
舉個例子,我們都很痛心霧霾問題,但是,我認為北京的霧霾相對而言比較好治理。因為霧霾的源頭不是發(fā)電,中國發(fā)電廠技術是全球領先的,煤用于發(fā)電不是最糟糕的,煤用于冶金和制造水泥才是霧霾最主要的污染來源。今后治理環(huán)境的趨勢應該是關掉內地冶煉廠,按照德國人在萊茵河辦鋼廠的辦法,用進口的煤、先進的技術冶煉,這樣工廠對環(huán)保的沖擊力就會大大的下降。北京周邊的3億噸的生產能力轉移2.5億噸,我相信北京的藍天一定會回來。如果改造1億噸的生產能力,投資能夠上升1.9%,環(huán)保就能夠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