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丙
自從2017年1月特朗普正式進駐白宮以來,很多美國人都非常關心位于白宮南草坪的一塊菜園的命運,不只因為它或許是奧巴馬一家遺留在白宮的惟一痕跡,還因為前任第一夫人米歇爾對這塊菜園表現(xiàn)得十分“執(zhí)著”。早在幾個月之前,她就曾公開放話給未來的“第一家庭”,希望他們保留并善待菜園,甚至還代表一家基金會捐款250萬美元,用于這塊白宮菜園的日常維護。為什么堂堂“第一夫人”偏偏對一塊菜園念念不忘,難以割舍?她對這塊菜園又有著怎樣一種無法釋懷的感情呢?
一個回答引發(fā)的思考
米歇爾·奧巴馬出生于芝加哥南部的一個平民家庭,盡管生活過得緊巴巴的,可母親瑪麗安總能想出辦法來豐富和改善自家的餐桌。
她家的屋前有一片面積不大的空地,每到種植季節(jié),瑪麗安都會帶著孩子們在地里種下小番茄、南瓜、洋蔥等蔬菜,并悉心培育,米歇爾對于園藝的濃厚興趣也是從那時培養(yǎng)起來的。由于常年進食蔬菜,飲食搭配合理,米歇爾高挑修長的身材在成年之后,也一直保持得很好。不過,她的“每餐必食蔬菜”理念,后來卻遭遇了強大的挑戰(zhàn)。
2007年,陪同奧巴馬展開總統(tǒng)競選的米歇爾來到芝加哥的一所小學參加“野餐品嘗會”,誰知她對孩子們的一個無意提問,卻聽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答案?!澳銈兿矚g吃蔬菜嗎?”米歇爾問,“是的,夫人!”孩子們齊聲答道。米歇爾又問:“那你們最喜歡吃哪種蔬菜呢?”一個胖乎乎的男孩最先舉起了小手:“炸薯條!”
米歇爾有些哭笑不得,同時又深有感觸:在很多習慣把快餐當作日常主食的美國人心目中,所謂好吃的蔬菜,可能真的就是炸薯條了,這也難怪體型超標的美國人在街上隨處可見。再回想到自己兩個同樣喜歡吃漢堡的女兒,米歇爾意識到,健康的身體需要從娃娃抓起,需要從健康膳食做起,但如何把這種健康理念傳輸給更多的人,她還沒有成熟的想法,直到她在白宮南草坪看到那片廣闊的空地。
2009年1月,在競選中獲勝的奧巴馬帶著妻女住進了白宮,米歇爾第一次在白宮的草地上閑逛便腦洞大開,產生了一個特別的想法:這么一大片的空地如此閑置,實在可惜,為什么不種上蔬菜和水果呢?既可以補充白宮的餐桌,又能利用“第一家庭”的影響力將健康理念傳達給國民,何樂而不為呢?不過,有些事情想想容易,實施起來卻不免會遭遇阻礙。
米歇爾剛剛提出自己的想法,就收到了白宮首席園藝師勞拉·道林的“善意”提醒:真正適合白宮的園藝設計,應該是彰顯雍容華貴的法式風格。道林的潛臺詞十分明顯:種菜與白宮的整體風格、地位完全不搭,需要慎重考慮??墒谴藭r的米歇爾心意已決,最終,這場被媒體稱為“玫瑰花之爭”的對峙,以道林的低調離職作為收場,沒有歡送會,沒有熱情洋溢的感謝信。熟悉白宮內情的作家凱特·布勞爾對此評論說,這是白宮歷史上第一次在種花還是種菜問題上展開的“戰(zhàn)爭”,米歇爾的勝利不只因為她貴為“第一夫人”,還在于她的健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事實上,在白宮種菜并不是米歇爾的首創(chuàng),從第二任美國總統(tǒng)約翰·亞當斯的“廚房菜園”,到狂熱的園藝愛好者托馬斯·杰斐遜總統(tǒng);從第一夫人伊迪斯·羅斯福,到埃莉諾·羅斯福的“勝利菜園”……白宮草坪曾經被數(shù)次開發(fā)和利用,但大多沒有產生什么影響力,一些看熱鬧不怕事大的人也因此在等著看米歇爾的笑話。不過,熟悉米歇爾的人卻知道,這位性情淳樸、內心強大的第一夫人,只要認準了一件事,就很少有做不成的,白宮菜園也不例外。
最高級別的“農婦”
萬事開頭難。米歇爾在白宮實施她的“菜籃子工程”之前,征詢了很多相關專家的意見。前任白宮主廚謝布向她推薦了生菜、香草、迷迭香、洋蔥、大蔥、黃瓜等蔬菜和香料種植品種。后來,加州知名廚師華特斯又在這份名單后面增加了青椒、芥菜和漿果等,最終形成了一份多達五十余種作物的食材大名單。種什么東西算是明確下來了,可在一塊102平方米的L形空地上究竟要如何種植這些作物,米歇爾還是沒有思路。
一天晚上,米歇爾陪女兒薩莎一起看電視,無意中看到一個介紹“一米菜園”的節(jié)目,她頓時茅塞頓開,連忙讓女兒幫忙錄制節(jié)目,自己則火速召集工作人員觀看錄像,結果,大家一致認為將一米菜園克隆到白宮,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天早上,米歇爾給一米菜園的創(chuàng)始人梅爾·巴塞洛繆打了一通電話,這位原本畢業(yè)于一流理工學院的學霸級園藝師,毫無保留地為米歇爾親自講解了一米菜園的制作方法,它是先用四條高度為15厘米的木板釘制成一個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種植箱,然后在箱子底部倒入梅爾自制的混合肥料土,再用擋板將種植箱分成等大的九份,每個網格可任意選擇作物,搭配種植。據(jù)說這種模式已經被全世界超過100萬的園丁所采用,是有效利用空間、收獲率也極高的種植方法,極受追捧。梅爾最后還向米歇爾推薦了26種實用而且易活的作物,再一次對米歇爾之前整理的種植品種目錄進行了補充。
當然,米歇爾還有一個格外關心的問題,那就是一米菜園的成本。梅爾的回答讓米歇爾感到滿意,包括種植箱、種子、土壤等在內,整個白宮菜園花費不到200美元,只相當于原本預算的一個零頭。
2009年4月,米歇爾帶領著她的白宮種植團隊正式開始了菜園的運作。國家公園服務監(jiān)督處的園藝師吉姆·亞當斯負責菜園的總體設計,白宮園藝總管戴爾·黑尼負責種植和照料所有作物,米歇爾和兩個女兒也利用所有的閑暇時光幫忙,甚至于“第一家庭”的寵物狗“波”,也成了看護作物的好幫手。
很快,米歇爾在白宮開辟菜園的消息變得人盡皆知,而她也十分愿意和大家分享其中的樂趣和體驗。有一次,《華盛頓時報》的記者來白宮菜園采訪,對方問米歇爾哪些是她種植的“得意之作”,她笑著指了指南瓜和哈密瓜,答道:“這個南瓜味道相當不錯,可惜這一季只收獲了5個;這個哈密瓜的外形簡直完美無缺,可惜吃起來有些淡而無味??雌饋?,我的種植技術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不過沒過多久,讓米歇爾備感自豪的時刻就到來了。
2009年11月24日,奧巴馬迎來了就任以來的第一位到訪佳賓——印度總理辛格。在那一次的招待國宴上,白宮廚師長科默福德用產自白宮菜園的果蔬和調料為客人烹制了美味的菜肴,糕點師比爾·約賽斯也用菜園收獲的綠色食材制作了甜點。米歇爾驕傲地告訴客人,餐桌上的大多數(shù)菜品原料均為“白宮制造”,是絕對健康的有機食材,其中的一些更是種植全程都出自她本人之手,聽得辛格頻頻點頭贊嘆,甚至忘記了盡享美食。
甜蜜與苦澀總是相伴相生。就在米歇爾從白宮菜園不斷收獲快樂和希望之時,一場意外也正等待著她。2013年10月,美國政府遭遇關門停擺,工作人員大多回家休假,受此影響,白宮菜園的管理也降到了最低程度,白宮園藝師被告知只能對蔬菜和瓜果進行澆水,除草、修剪和采摘則不可以,這也使得白宮菜園呈現(xiàn)出一派衰敗之相。番茄在藤上腐爛,松鼠肆無忌憚地享受著漿果,奧巴馬最愛吃的甜薯也成了蛀蟲的食物,讓米歇爾看了十分痛心。
盡管如此,白宮菜園里的果蔬仍然長勢喜人,每年下來,幾乎都有近500公斤的產量。除了供應給白宮廚房,捐獻給當?shù)氐拇壬茩C構“米麗婭姆廚房”之外,米歇爾還定期在白宮菜園舉行果蔬品嘗會。
人人受益的健康理念
米歇爾開辟白宮菜園的初衷,原本是向人們傳遞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而事實上,對此感受最深的,還是她身邊最親近的人。
奧巴馬最初對于在白宮開辟菜園,興趣并不是很大。2014年3月,米歇爾邀請華盛頓班克羅夫特小學的學生到白宮菜園一起收菜,奧巴馬雖然閃亮登場,為太太造勢助陣,但活動全程,他也只是站在場邊貢獻了幾張合影而已,連果蔬的葉子都沒有伸手碰一下。對于他而言,與熱火隊的NBA球星阿倫佐·莫寧親密地聊天,顯然要比跟胡蘿卜打交道更有吸引力。
米歇爾對此曾經抱怨連連,甚至還在一次采訪中“指責”老公“光說不練”,不過,這種情況后來發(fā)生了改變。2015年1月,奧巴馬和米歇爾一起去俄亥俄州的托萊多訪問,期間正值米歇爾的生日,奧巴馬在獻花替太太慶祝之余,還特意從五金店選擇了一雙綠色園藝手套作為禮物,以示對太太的堅定支持。
奧巴馬原本對養(yǎng)蜂完全不感興趣,也有一些畏懼。后來,他從電視上看到了一個介紹蜜蜂的紀錄片,一夜之間態(tài)度大變,甚至還向米歇爾提出了在白宮菜園安裝蜂箱的主意,不但使白宮的蜂蜜供應實現(xiàn)了自給自足,采集的蜂蜜還同時被他作為了自制啤酒的釀造原料。奧巴馬平時有自釀啤酒的愛好,他給自己的啤酒取名為“白宮蜜釀”,有輕重兩種口味,而啤酒中的甜味,便來自于白宮菜園的蜂箱。
2015年夏天,奧巴馬還用白宮自產的有機蜂蜜為即將升入大學的女兒瑪麗婭調制了一種綠色飲料,據(jù)說就連他的一些白宮幕僚在品嘗之后都大贊爽口美味。從那以后,人們便很少從米歇爾的口中聽到對奧巴馬的埋怨之辭,更多的,則是對老公默默支持的感激之情。
不過,若論米歇爾背后真正的支援力量,還是首推母親瑪麗安。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tǒng)之后,瑪麗安也隨女婿一家搬入白宮居住,并成為女兒米歇爾開辟白宮菜園的堅定支持者。她不但將自己之前積累的種植經驗傾囊相授,還向女兒提出了搭建溫室的建議,這也使得白宮菜園由原來的102平方米擴大到了260多平方米,各種有機作物次第生長,一年四季都不閑置。很多個午后,白宮的工作人員都能在白宮菜園里看到瑪麗安忙碌的身影。也正是因為常年勞作的原因,已經年逾八旬的瑪麗安至今仍然神采奕奕,健步如常。
米歇爾在白宮種菜八年,在她的積極宣傳運作之下,不但白宮菜園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健康膳食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通過米歇爾的大力倡導,全美上下掀起了一股種菜熱潮,很多普通家庭都開始在自家的花園嘗試一米菜園,享受田園農耕的樂趣,用20%的空間收獲100%的健康。從這個角度來說,米歇爾堅持保留白宮菜園的確意義重大,只是不知特朗普夫人是否有這個興趣。編輯/鄭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