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三中學
郝玉文
?
探討初中政治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應用
●河北省承德市第三中學
郝玉文
所謂情境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進入特定的情境學習活動中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獲得知識。相比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鑒于此,初中政治教師應當轉變教學理念,結合課堂教學積極探索情境教學的實施途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充滿學習的熱情才能提高學習效率。為此,教師應當重視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選擇學生熟知的事物、事件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從而降低政治學科的抽象性和理論性,促進學生學習。
教師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時還應當注意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較為簡單、直接的情境主題以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情緒管理》一節(jié)中,教師在課堂的開始可以用多媒體展示有關情緒的幾個表現,同時讓學生回憶在生活中自己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情緒。通過生活回憶式的情境導入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政治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為了進一步完善生活化情境,增強學生的情緒體驗,教師還可以在完成情境導入之后,創(chuàng)設“你表演我猜”的學習活動。具體方法是一個學生表演生活中幾種常見的情緒,另一個學生猜測該情緒所表達的內容。這樣更加有助于學生了解各種各樣的情緒,從而為情緒的管理奠定基礎。由此可見,初中政治教師應當重視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以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政治課堂的生活性和實踐性,最終提高初中政治教學的質量。
初中政治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選擇具有引導性、啟發(fā)性、開放性的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積極開動大腦思考,同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還能引發(fā)課堂的討論。
例如,在《兩代人的對話》教學中,教師在課前應針對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課前設計信息采集表。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問題要切合實際,與學生息息相關,而后教師在導入階段可以通過播放《家有兒女》的片段——“我叛逆,我存在”,提出問題:在這個幸福的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間難道沒有矛盾嗎?出現矛盾時,他們是如何解決的?給了你什么啟示?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將表格展示給學生,并讓學生完成表格填寫。與此同時,提出關鍵性的問題:你和父母之間是否有過矛盾?你和父母之間發(fā)生最嚴重的一次矛盾是什么?你當時是怎樣處理的?這樣便能讓學生抒發(fā)自己的內心感受,使教師充分了解到學生的心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相對于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促使學生通過思考了解到知識內涵。由此可見,初中政治教師應當重視從教材內容出發(f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尤其是在新課改深入推行的背景下,教師更應當遵循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基本原則,并重視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增強課堂的生動性。也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我國初中政治教學體系的改革,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在現代化教育背景下,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的音頻、圖文等資源更能增強學生視覺、聽覺感受,并改變知識的呈現方式,促進學生學習。鑒于此,初中政治教師應當重視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直觀式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知識內容。
例如,在《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學習中,教師在課堂的開始可以先播放歌曲《愛我中華》,之后提問學生在聽了歌曲之后有什么感想。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入新課: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在廣闊的土地上如何和諧相處、如何共同締造偉大的祖國?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出示少數民族分布圖、中國行政圖等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多種多樣的少數民族。同時,教師還可以用課件展示一些我國出臺的一些少數民族政策,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上述示例中能夠看出,利用多媒體不僅能使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具體,還能真正改變傳統(tǒng)課堂的板書教學方式。由此可見,在信息時代,初中政治教師應當緊跟時代發(fā)展,積極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并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最終使多媒體的優(yōu)勢得以發(fā)揮。
綜上所述,將情境教學方法應用于初中政治教學中,既能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也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初中政治教師應當綜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學習。尤其應當重視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直觀式情境的創(chuàng)設,從而使其能夠真正助力于初中政治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