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奉化老年大學 練國錚
為老年大學量身定制教學原則
□浙江省奉化老年大學 練國錚
教學原則是有效開展教學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對教師選擇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組織形式等,都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我們在教學管理的實踐中體會到,與普通學校相比,老年大學有其特殊性,教師在教學中,除應遵循諸如直觀性、啟發(fā)性、理論聯(lián)系實際等一般教學原則外,還應“量身定制”一套更加適用的教學原則。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探討和理論論證,我們認為以下教學原則,能有效指導和調(diào)節(jié)老年大學教學活動。
樂學為先原則讓老年人擁有健康快樂的晚年,是老年教育的目標之一。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把學得愉快作為老年大學教學活動的首要原則。樂學為先原則的總精神是學樂結合、學中求樂、樂中融學、以樂促學。教師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是:
首先,課堂教學活動的藝術化。課堂教學是老年教學的最基本組織形式,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如:選擇課題從小處著手,刪繁就簡,貼近老年人的生活經(jīng)歷;授課內(nèi)容注重實用,循序漸進,淺入深出;教學時間宜短,注意把握老年人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講課速度宜慢,使老年學員跟得上、聽得懂、記得住。教師應特別重視自己語言表達的藝術化,即語言要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做到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理論通俗化,如以比喻、比擬來解釋、闡述某一事理;用俗語、諺語來表述某些難以言傳的知識和道理;以姿勢助說話,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自己的思想感情,來把握聲調(diào)的變化,以形成鮮明的教學節(jié)奏,增強教學語言的魅力與吸引力。
其次,應當重視營造和諧的教學心理環(huán)境。教學活動說到底是一種教師和學員的心理交流過程,特別是針對老年人強烈的自尊心理,教師在教學中可采取不考試、不評分、不比較、不批評,完全有別于普通學校教育的教學方式,讓學員感到學習氣氛的寬松。同時,教師在課外要重視與學員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系,噓寒問暖,拉拉家常,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只有師生情感融洽,相互理解和尊重,學員才會愿意學,學起來才愉快,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
盈科而進原則老年大學的課程內(nèi)容,基本上都是以自編教材為主。所以從教學實踐來看,其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和編排上,大多呈點式排列。與線性排列相比較,點式排列的內(nèi)容其內(nèi)部聯(lián)系相對欠缺嚴密性。因此,提倡盈科而進的教學原則,對老年大學的教學來說更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孟子提出“盈科而后進”的思想。科,路上的小坑洼;盈,充滿。他認為正確的學習進程應當像流水一樣,注滿了一個坑洼之后再往前流,才會有實際效果。盈科而進原則的總精神是不趕進度,小步慢行,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教師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是:
首先應當重視研究學員的學習能力。教師必須充分了解每個學員的水平,以及可能達到的水平,使自己的教學要求建立在學員通過一定的努力可能達到的發(fā)展水平上。運用“分鏡頭”技術來處理教學內(nèi)容,分解教學的重點,分散教學難點,以利于學員準確的理解和牢固的記憶。
其次,要形成一套有利于學員鞏固學習成效的教學方法。如:醒目提示法,在課堂教學中字要寫得大些,聲音要洪亮點,重點內(nèi)容應該重復講解。再如練習法,即學員在教師指導下,反復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借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文化知識類專業(yè)教學的聽、說、讀、寫,音樂藝術類專業(yè)教學的吹、拉、彈、唱,都屬于練習的方式。練習法在實際應用中,一是要使學員了解每次練習的目的和具體要求;二是加強練習形式的設計,把基本練習、變式練習和創(chuàng)新練習結合起來,促進學員舉一反三,實現(xiàn)知識、技能的積極遷移;三是練習的組織形式要靈活,貫徹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思想,以利于老年學員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的效果。
分層施教原則老年學員年齡、文化水平、身體狀況的差異性,決定了其學習需求具有多樣性。教師宜實施分層教學,把學員合理地分成水平相近的幾個小組,教學中給予區(qū)別對待。分層教學策略如下:
一是建立學習互助小組。教師應充分了解學員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求知傾向和合群意愿,讓學習程度差異較大的學員坐在一起,或分在一個活動小組中,以利于發(fā)揮小群體的力量,開展互幫互學。二是重視個別輔導。這其實是隱性的分層教學。教師應重視課堂現(xiàn)場的巡視、觀察,及時掌握每個學員的學習狀況,進行現(xiàn)場指導,糾正學員學習中的失誤。三是提倡復式教學,其特點是教師直接教學和學員練習或做作業(yè)交替進行。譬如把一個班分為兩組,先給一組學員布置作業(yè),同時給二組上新課,并布置作業(yè);然后再給一組講評作業(yè)并上新課,同時讓二組完成作業(yè)。這樣有計劃地交替進行,既減少了相互間的干擾,又達到了分層施教的目的。
立體互動原則老年大學學員會有比較強烈的互動需要,他們希望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在教學過程中形成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從而實現(xiàn)相互補充,達成共識、共享、共進的目的。這也就是所謂的立體互動,即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教與學統(tǒng)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調(diào)節(jié)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生生、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關系,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教師可在三個層面上貫徹立體互動原則?;緦用娴幕邮钦n堂教學,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營造民主氛圍,構建和諧、平等、開放的師生關系,讓學員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如鼓勵學員自由地、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特別是要允許他們發(fā)表不同的見解甚至是反對意見,并與他們展開討論,使其他學員和教師都能從中受益。特色層面上的互動是 “三個課堂”的互動,第一課堂即課堂教學,要規(guī)范、搞活、夯實;第二課堂是指學校內(nèi)的課外活動和社團活動,這是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補充,要通過拓展和豐富第二課堂活動,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并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第三課堂是指參加社會活動,要組織學員融入社會,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為社會服務,實現(xiàn) “老有所為”。信息化層面的互動,即虛擬與現(xiàn)實的互動,要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的作用,如利用“百度”查資料,對照視頻校正所學動作,通過QQ或微信群批改作業(yè)、交流學習體會、開展討論等,把課內(nèi)和課外、教師與學員、學員及學員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實現(xiàn)了人人可以學、處處可以學、時時可以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