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蕾
恢復留級制度 釋然教育本質
呂 蕾
現階段,我國已經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解決了適齡兒童“有學上”的問題,但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作為義務教育的重中之重,實現讓所有的適齡兒童都“上好學”的目標還需進一步努力?;謴土x務教育中的留級制度,是我們實現“上好學”目標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從學生方面看,恢復留級制度尊重了學生的個體發(fā)展,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時,又能形成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學生會因為擔心留級丟人,從而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從學校方面看,恢復留級制度可以使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盡可能關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保障教育公平,實現九年義務教育目標。
從家庭方面看,恢復留級制度能照顧到家庭對孩子的學習期望,給予家庭一定時間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避免學生家庭因想申請留級而求助無門的現象出現。
為何恢復留級制度總是難以實現呢?綜合分析留級制度的實施,在考慮恢復留級制度之前,主要應解決以下幾個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措施抵消留級的負面作用。一是如何避免留級給學生造成的“差生”的心理壓力,怎樣讓孩子留級之后盡快地融入新環(huán)境?二是義務教育經費如何保障?三是用什么標準來確定留級?如何防止老師為了升學率而把成績不好的學生踢出班級?
為消除留級制度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解決。
一是學生心理壓力方面。做好留級學生的心理輔導,讓學生明白選擇留級的學生并不代表就是“差生”,只不過他們的學習能力在某一階段比同齡人發(fā)展得慢一些,如果延長一年的學習將更加有利于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學習成績的提高,使學生更快地融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很多小學階段學習一般甚至比較差的學生,到了中學階段后發(fā)制人成為學霸的例子不勝枚舉。
二是義務教育經費方面。我國實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制度,追求的不該是9年時間,必須是9年合格的教育。也就是說,義務教育應該是以9年為基礎的彈性學制,用中小學學籍信息系統跟蹤學生的學籍,根據學籍撥付經費。智力發(fā)育較快的學生可以縮短年限,智力發(fā)育較慢的學生則可以延長年限。延長的年限可以設置具體規(guī)范,因為學校和家長都能明白時間是耗不起的珍貴資源。若還是出現超出規(guī)定年限的,則由學生家庭承擔相應的教育經費。
三是留級標準確定方面。對學生是否留級應做謹慎的甄別,完善過程性評價制度,建立合格的評估體系,把學生的學習、成長情況告訴家長,在留級問題上,由家長自主選擇,老師、學校給予留級意見,不得強迫學生留級,杜絕老師為提高升學率而將成績不好學生踢出班級。
恢復留級制度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由于個體發(fā)展水平不均衡、存在差異性,讓每一個學生在同一時間內學習相同的內容,學習效果往往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就定義那些學習效果不好的學生為“差生”是不合理的。他們并不是學不會,而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消化、吸收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然而“留級制度”就能給這些學生緩沖的時間,讓他們能夠在高速度、高效能運轉的學校教育中得以適應。在現行制度下,雖然并未完全拒絕留級現象,但因學習成績差而要留級卻求助無門的現象不在少數。
取消留級制度,一刀切的要求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看似取消了歧視,實際上讓部分確實跟不上的學生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學生因跟不上教學進度而過早地產生厭學情緒,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越來越多的學生初中畢業(yè)就早早輟學打工。另外,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由于教師要保障絕大多數學生的權益,教學進度、節(jié)奏要綜合考慮絕大多數學生,在給后進生提優(yōu)方面力不從心,可能導致出現學生應付著學、教師應付著教的情況,致使義務教育質量下降,義務教育的目的反而沒有實現。而實施留級制度,無疑是保證義務教育質量的辦法之一,我們通過有效的方法考核學生,合格的升級、不合格的留級,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都接受有質量的教育,而不是僅僅在學校完成9年學習。
恢復留級制度,可以使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讓學生真正完成義務教育目標,達到其應有的水平。同時,加快改革學校管理制度和學生評價體系,既保障教育公平,又滿足不同受教育者多元的教育需求。
(作者單位:江蘇泗洪縣歸仁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