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xiàn)在開始》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21課,這一課的學習目標是:(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重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情趣和道理。(重難點)(3)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要尊重別人。這是一篇童話,這篇童話主要講的是:獅子想找一個動物接替他做“萬獸之王”。這一課的教學,我在全校做了公開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了所有聽課領導老師的好評。這一課的教學能收到這樣好的教學效果,我反思之后,認為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動口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在激趣的基礎上,要鼓勵學生說和讀。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說的時間和空間,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說預習方法;說有幾個自然段;說都有誰當上了萬獸之王,當?shù)迷趺礃?,為什么有這樣不同的效果;說文中幾個小動物的不同特點;說學后的體會……教學中,我還給學生充分讀的時間和空間,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開火車讀生字卡片,認要求會認的字;輪讀生字,讀生字拼音,組詞領讀;找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再次通覽課文內容;師生配合,生生配合讀某個自然段,加深對人物語氣特點的理解及把握;學生分角色讀課文,再進一步感受課文內容及人物特點;齊讀重點段或重點句,加深對課文重點的理解和記憶……學生通過充分的說和讀,既熟知了課文內容,又訓練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及朗讀水平。
二、動腦
只有讓學生充分動腦,才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同時,對學生也進行了教育與熏陶。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得給學生創(chuàng)設動腦的時機。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1)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后,讓學生“誰能用‘從現(xiàn)在開始說一句話?”目的是讓學生感受要求別人怎么做是一種什么感受。
(2)初讀課文后,讓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想、說、糾正、反饋等過程,訓練了學生思維。
(3)細讀課文中,讓學生自學2、3、4自然段,圈出誰能當“萬獸之王”?他是怎么當?shù)??(劃—)當?shù)迷趺礃??(劃~~)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訓練了學生的思維。
(4)課中學生的思維訓練,我設計了幾個小題。
(5)總結課文時,讓學生照著板書總結全文,訓練了學生思維的條理性。
(6)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寫一篇日記——假如讓你當一個星期的“萬獸之王”,你準備怎么做?
三、動手
讓學生動手,除讓學生做本課生字卡片外,主要讓學生體會文中每個小動物的特點去做頭飾、服飾及配件。文中主要人物有:獅子、貓頭鷹、袋鼠、獅子,其他還有熊、鹿、斑馬、火雞、松鼠、小鳥等。我讓全班學生總動員,誰做得好,誰就參加表演。結果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一周內都拿出了自己的作品,連大王的寶座都做得逼真形象。課堂中,學生自豪,興奮地穿著、戴著自己動手所做的服裝、頭飾、配件,惟妙惟肖地分角色表演了課文內容,效果非常好。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動手、動腦,以人為本。
四、動情
我們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要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指導學生說話也要做到走心、用情,指導學生做事更是要付諸于感情,只有這樣,才能把任何事做好。教學中,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非常注重讓學生用情。本文富有兒童情趣,故事情節(jié)比較吸引人。朗讀指導的重點是體會角色的心理,讀出人物的個性特點。讀獅子的話,可適當模仿帝王的口氣,但不要太夸張,讀出至高無上的感覺;讀貓頭鷹的話,讀出他的神奇;讀袋鼠的話,讀出它的激動;讀小猴子的話,讀出他的機靈、干脆。指導朗讀時,我先范讀,再讓讀得好的學生模仿讀,最后讓每個學生體會讀,直到學生讀到真的把情感投入進去了,讀到位了,就能演到位。指導學生表演時,讓學生在讀好的基礎上,加上適當?shù)膭幼?,表情,用心體會角色的特點,用情表現(xiàn)出來,經過反復的推敲,琢磨,在課堂表演的基礎上,走向課外。課本劇成功地在校園藝術節(jié)上展現(xiàn),在校外領導、老師考察我校時展演,均收到好的效果。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對于一堂課,要想講得精彩明白,老師是關鍵。一節(jié)課的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充分動口、動腦、動手、動情,融入多項訓練為一體,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一定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李艷,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實驗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