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佳慧
涇舟藝術團,這里唯有愛與美不可辜負
記者 陳佳慧
橫涇街道“迎新春群眾文藝匯報演出”是每年最受居民期待的新年活動
春節(jié)還有段日子時,吳中橫涇街道的居民就在心心念念等待一場新年活動了。與傳統(tǒng)民俗無關,這是年年都會舉辦,儼然成為大家習慣的橫涇街道“迎新春群眾文藝匯報演出”。
別看是群眾匯報演出,當天在橫涇街道文體中心報告廳內,可謂是座無虛席。五百人的位子很快就被觀眾占滿,不少人站在兩邊過道上目不轉睛地觀看。而前方舞臺上,是動人的流光溢彩。舞蹈《春節(jié)序曲》、合唱《美麗中國夢》、小品《新版拉黃包車》、舞蹈《山海情深》……內容豐富,演出專業(yè),仿佛在看一場央視春晚。
在節(jié)目名單中,有一個表演隊伍的名字可謂占了不小的比例。而說到它,橫涇居民都會瞬間變身狂熱“粉絲”,紛紛翹起大拇指夸贊。那就是橫涇街道的明星團隊,涇舟藝術團。
涇舟藝術團有多受歡迎?看看吳中的“粉絲”們就知道了。每一年,藝術團都會把街道的村子和社區(qū)“走”一遍,所到之處,觀眾都有五六百人之多,甚至隔壁村子和社區(qū)的居民都爭相過來觀看。如果在街道表演,觀眾更是能達到兩千人之多。遇到下雨天,大家寧愿撐著傘穿著雨衣也不愿錯過藝術團的表演。
如今的涇舟藝術團下設歌舞隊、健美操隊、聲樂隊、打擊樂隊、老年合唱隊、腰鼓隊、民樂隊七個分支,作為全街道性的藝術團體,已經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績:原創(chuàng)節(jié)目《橫涇新民謠》摘得了江蘇省設立的最高省級社會文化藝術政府獎項 “五星工程獎”銀獎;歌曲《太湖,我心中的眷戀》獲江蘇省“五個一工程”榮譽獎;新民樂《吳越琴韻》在江蘇省文化館(站)業(yè)務干部技能(音樂、舞蹈)展演音樂作品專場獲得銀獎以及蘇州市群眾文藝作品大匯演金獎……涇舟藝術團連續(xù)多年被評為蘇州市群眾文化優(yōu)秀團隊、吳中區(qū)優(yōu)秀業(yè)余團隊,原創(chuàng)節(jié)目受邀登上蘇州市級、吳中區(qū)級的各個舞臺。2016年,更是被評為江蘇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優(yōu)秀文藝團隊。
在取得這樣的成績之前,涇舟藝術團也是從一個草根小團隊一步步克服困難發(fā)展過來的。2006年,藝術團成立。十年前的它,還只是一個由20多名退休老人組成的樂隊。也在那一年,橫涇街道文體中心負責人陳靜娟接手藝術團工作。曾經作為學校音樂老師的她,開始了負責團里日常排練和表演者召集。加入新人,是藝術團發(fā)展的第一步。陳靜娟把目光放在了橫涇中小學教師的身上,她們也成為了藝術團的首批招募對象。
人有了,恰巧街道文體中心新落成,環(huán)境條件也已經具備。藝術團開始了它的成長。
不過,“起家”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一個業(yè)余的藝術團隊,這一路走來著實不易。為了提升大家的表演水平,藝術團規(guī)定每周一、三、五晚上六點到九點集中排練,雷打不動。面對毫無基礎的學員,曾是學校音樂教師的陳靜娟擔起了聲樂、舞蹈、器樂等數(shù)個門類的教師,還定期從蘇州、杭州等各地請來專業(yè)教師做輔導,將原來單調的地方戲發(fā)展成了融入歌唱、舞蹈、小品等形式的綜合表演。
人員流動性大也是每個民間藝術團會面臨的難題。有時好不容易發(fā)現(xiàn)一個苗子,剛從零經驗培養(yǎng)成舞臺上的“臺柱子”,他可能就會因為工作家庭等原因離開了。而每次表演也是對組織者的一種考驗,畢竟演員利用業(yè)余時間來,無法保障每場必到,有時缺了一兩個人,要么臨時變換隊形,要么找人頂替。連陳靜娟都被團員們笑稱為“金牌替補”。
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路走來,抱有熱情的大家團結在一起,最終發(fā)展成了一個擁有120人的大家庭,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成為了橫涇的驕傲。
正是對藝術的熱愛讓藝術團發(fā)展成了一個大家庭
藝術團成員到位的表演堪比專業(yè)演員
其實,隨著藝術團的發(fā)展,這里早已形成了滾雪球效應。對于藝術的熱愛和追求,根植在不少人的心中,再被藝術團喚醒。成員們盡心盡力,吃苦耐勞,在團隊里形成了非常好的氛圍。
其中甚至有著非橫涇本地居民的成員,但她們也有著非常飽滿的熱情。俞雅萍家住市區(qū)彩香新村,因為丈夫在橫涇上班,她作為企業(yè)家屬很快就聽說了涇舟藝術團。參加之后,她表現(xiàn)得非常認真投入,就算沒有節(jié)目排練,也會過來幫忙做些雜事。要知道她家住得可不近,每次俞雅萍都要坐公交車過來,晚上再搭最后一班車回去。然而她卻從來沒有抱怨過,因為在她看來,最高興的事,莫過于和大家一起站在舞臺上表演。
而藝術團的存在,不僅僅在于為大家?guī)硭囆g的美,還在于送來關愛。節(jié)日里,涇舟藝術團會來到橫涇衛(wèi)生院為老年朋友們表演,她們帶來錫劇名段《跌雪》、《十好十不好》、《東方日出》,滬劇名段《紅日漸漸向西沉》、《五更亂夢》等贏得了老年觀眾的陣陣掌聲。
講到這里,或許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每次表演,大家的動作都如此到位,眼神都如此出彩,用“粉絲”們的話來說,這都是滿滿的投入,滿滿的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