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qū)實驗小學 張雪娥
積累素材,培養(yǎng)小學生作文個性表達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qū)實驗小學 張雪娥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然而,小學生在作文中總感覺無話可說。究其原因,是學生對作文素材的積累不夠深厚。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作文中進行個性的表達。本文圍繞如何積累素材進行表達,旨在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
小學作文;素材;積累;教學;個性
在語文學習中,小學生不僅會接觸到中華上下五千年來的智慧結(jié)晶、古今聞名中外的作家嘔心瀝血的作品,還需要挖掘其中蘊藏著的寶藏,學習表達技巧,以寫作的方式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而寫作常常會成為學習語文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模仿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個性表達。
寫作是寫作者抒發(fā)真情實感的過程,每一個字都蘊藏著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閱歷、情感、抱負,而這些寶藏都來自于生活。生活中埋藏著的珍寶數(shù)不勝數(shù),也許回眸的瞬間也是寫作的素材。學生要有一雙擅于觀察的眼睛,去挖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開拓自己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自身的全方面發(fā)展。在寫作的道路上,教師需要扮演的是引路者。首先,學生生活在校園中,校園里除了偶爾枯燥乏味的課堂,也有許多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學富五車的教師、刺激好玩的課外活動,學生可以從這些方面,尋找自己的寫作素材,去仔細聆聽其中的樂趣和真情實感,將其納入自己的寫作素材的后宮中。接著,除了校園,學生活躍的范圍也可以是校外豐富多彩的人情世故,秀麗山河。學生不僅可以在節(jié)假日或者空閑的時候去接近自然,去觀賞經(jīng)歷了無盡歲月的名勝古跡,也可以去拜訪親朋好友,豐富自己的閱歷。通過校內(nèi)校外的活動,學生可以拓展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感受到不一樣的人情世故,積累作文素材,為自己的寫作添磚加瓦。
遠在天邊的風景固然迷人,也不及身邊的風景來的賞心悅目。有許多的學生急于求成,想要一步登上寫作的巔峰,而病急亂投醫(yī),購買大量的滿分作文、高分作文等書籍,其實,與其閱讀此類的文章,不如好好鉆研書本,用心去觀察課文,理解課文,學習課文中的寫作技巧,挖掘課本中的作文素材。教材中有名人的人生感悟,也有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跡,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結(jié)合課文,引導學生去觀察,去探究蘊藏在課文中的內(nèi)涵。例如,在布置完成一篇與小動物有關(guān)的寫作作業(y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一下以往學習過的課文,采用其中的寫作技巧。例如,在講解《小蝦》、《松鼠》的內(nèi)容時,在描述小動物的形體外貌時,作者采用的是總分順序圍繞中心句的寫作手法。學生可以在選定自己想要描述的小動物后,去觀察小動物的特點,模仿這樣的寫作手法,書寫出來。例如,《母雞下蛋》中有一部分:“咯咯噠、咯咯噠——”,母雞開始述說著自己即將下蛋的喜悅。不久后,母雞紅著臉,害羞地站了起來,“噗哧”一聲,一個光滑的蛋就從它的屁股里掉了出來。
膾炙人口的文章常常會被賦予作者的真情實感,蘊藏著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和理想抱負。而創(chuàng)作時,往往是作者情緒高漲之時,結(jié)合自身的文化底蘊,才能創(chuàng)作出筆下生花的文章。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不僅僅要講解寫作技巧,還需要創(chuàng)設出一個有利于學生寫作的課堂情境,幫助學生迸發(fā)出最真實的情感。每一篇文章都有著自己的靈魂,靈魂由情感凝聚而成。例如,觀賞過廬山的不計其數(shù),也有許多人用文字描述出廬山的雄偉,但是只有蘇軾的“橫看成嶺側(cè)成峰”的千古名句流傳百世;大海日出使許多人沉迷于它的光彩之中,但是只有巴金以《海上日出》描述出了日出時的絢麗多彩;黃河的驚濤駭浪讓人震撼不已,但是只有李白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詩句,將黃河的波瀾壯闊表達得淋漓盡致;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但是只有郭沫若以出彩的文筆創(chuàng)作了《地球,我的母親》這樣令人嘖嘖稱奇的詩章——這些著名的作家寫出的不僅僅是他們觀察到的景象,還有那讓人為之動容的情感。只有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學生才可以創(chuàng)作出令人拍案叫絕的文章。
雖然閱歷豐富的人能寫出行云流水的文章,但是,一篇大膽想象、天馬行空的文章也能讓文章妙趣橫生。學生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他們沒有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但他們有著不可描述的奇思妙想,總是能讓人眼前一新。因此,教師可以激勵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結(jié)合現(xiàn)實,大膽想象,啟發(fā)他們的想象思維,開拓他們的思維空間。在看圖作文、擴寫、縮寫、想象描繪時,學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想象能力,疊加自己的理解,寫出翻空出奇的文章。有的學生會被以往的認知束縛,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逐步引導學生,去思考、想象。例如,在開始《釣魚》之類的寫作時,首先,教師可以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釣魚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你們想要單獨釣魚還是與人結(jié)伴?”“釣魚時候要注意哪些行為和細節(jié)呢?”“水面出現(xiàn)怎樣的景象才是魚兒上鉤了呢?”等等。以問題引導學生思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埋藏在我們生活里的知識寶藏數(shù)不勝數(shù),學生可以盡情地觀察,去挖掘?qū)毑爻蔀樽约旱闹R儲蓄,在寫作的過程中化為己用,將其洋洋灑灑地書寫在自己的作文之中。教師要適時點上一盞明燈,指引學生走向?qū)懽鞯牡钐?,提升學生的語文文化修養(yǎng)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
[1]戴麗君.論小學作文教學中積累素材能力的培養(yǎng)[J].作文通訊,2015(11).
[2]錢偉.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J].科技視界,2016(19).
[3]朱凌博.如何幫助小學生作文中積累素材[J].小學教學參考,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