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東
(江蘇省江陰市長壽中學,江蘇無錫 214400)
強化運動意識 用體育點亮青春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顧正東
(江蘇省江陰市長壽中學,江蘇無錫 214400)
體育與健康課程根植于學生體質與健康水平的提高,它重視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更關注學生運動意識的養(yǎng)成??梢哉f,這是一門與生命、與健康息息相關的生命課程。在初中階段,學生正值青春年華,處于身體與心理發(fā)展的敏感時期,在這個時期的體育教學中,我們更要強化學生的運動意識,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讓體育點亮青春,讓運動照亮生活。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運動意識;健康成長
體育,并非是這門必修課程的全稱,在教學過程中,不但學生,就連不少教師,都會忘記,它的全名,其實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是的,體育與健康,以體育之名踐行健康之實,關注學生體質與健康水平的提高,既重視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更關注學生運動意識的養(yǎng)成??梢哉f,這是一門與生命、與健康息息相關的生命課程。初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展的快速時期以及心理發(fā)展的敏感階段,這個時候的學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如女生深受“大姨媽”的尷尬與困擾,男生則開始變聲、長喉結,男女生理差異越來越明顯,在身體變化下,心理也開始有了微妙的化學反應。因此,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在運動技能上的學習與掌握,更要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觀,在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意識,把生命、成長與運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為了有效地滲透生命教育,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讓學生習慣于運動,愛上運動,我在課堂教學中,做了諸多的嘗試。接下來,我將從以學定教、探究活動、精彩作業(yè)這三個角度,談談自己如何提高體育課堂的高度,將技能教學與意識培養(yǎng)合二為一,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生活、運動生活的價值觀。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我們總是習慣于以教師的教,決定學生的學,學生更多時候是在教師的指令下,進行機械化的模仿與練習,教學死板,課堂形式單一,教與學之間缺乏有效的、動態(tài)化的互動。其實,體育課不受限于窄小的教室,它的活動場地大、范圍廣,本身就有著優(yōu)越的開放性與實踐性。在課堂中,我們不妨嘗試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主體需求,創(chuàng)造性地調整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以學生的自主學激活我們的教,打造更加具有活力、生命力的體育課堂。
教學七年級“立定跳遠”時,我考慮到,初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黃金時期,他們在課堂上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律性較差,而且,由于身體發(fā)展的客觀因素,力量并不強,好勝心卻不小,喜歡一些對抗性運動和活動性的教學游戲。為此,我在教學中,投其所好,嘗試用學生喜歡的游戲推動教學,把立定跳遠整套動作進行分解再融合,誘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與學習動機。在課堂中,我設計了袋鼠跳、單足跳追逐、跳房子、飛機坊、火車賽跑等游戲,穿插訓練,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游戲中,感受跳所帶來的能量,從而把生活中的跳躍,以更有活力的形式,帶到我們的課堂中。如在“火車賽跑”這個游戲中,當教師喊“預備”口令時,每人以左手扶在前一人肩上,右手則托住后一人,大家向前抬起右腳踝組成一列“火車”,進行賽跑的跳躍活動。發(fā)令后,各隊排頭用走步帶領后面的隊員以單腳集體向前跳進,以最后一名隊員優(yōu)先到達終點線為勝。在這個熱身游戲中,學生通力合作,以他們的跳預示了我們之后的立定跳遠練習,讓學生對跳躍先有一個印象,這對于我們之后的動作分解教學,積累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初中生處于抽象邏輯思維發(fā)展的萌芽階段,他們對事物的認識主要還是依賴于直接的情感體驗。在體育課堂中,縱使我們反反復復地強調運動的重要性,三令五申地講明體育安全要求,不厭其煩地講解體育與健康的關系,學生仍舊是一副嘻嘻哈哈、漫不經心的樣子,教學難以“走心”,運動就缺乏力度與活力。其實,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忽視了初中生特有的逆反心理,教學不得要領,效果自然差強人意。在我的體育微課堂中,我會將運動與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結合在一起,通過有目標、有計劃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在實踐與體驗的活動過程中,感受運動之美,體驗運動所帶來的酣暢淋漓的痛快感。
如在教學八年級武術課中,我將“中華五禽操”帶進課堂,通過趣味性的武術操,引發(fā)學生的武術學習興趣,并在五禽操的學習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他們武術與運動的良好生活習慣。五禽操的代表性動作模仿了學生非常熟悉的虎、鹿、熊、猿、鳥這五種動物,動作形象、傳神,富有趣味,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誘發(fā)學生的武術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很好地達到強身健體的運動效果,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
在課堂教學中,我在學習與練習的基礎上,還設計了一個“我的武術操”的探究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鼓勵學生在五禽操的基礎上,加入一些自己熟悉的武術招式,或者武術操,創(chuàng)造性地編排一小段武術操。在這個探究活動中,各個小組各展所長,有的小組在五禽操的基礎上,對動作進行調整,時而化身猛虎,時而變成飛鳥,可真是形神兼?zhèn)?。有的小組則加入了新的武術元素,如八段錦等,課堂上一片熱鬧。
作業(yè)是我們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標配,它既是練習課堂內外的紐帶,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技能的有效途徑。然而,在體育教學中,作業(yè)卻往往得不到重視,學生已經習慣,像體育這樣活動于操場的課程,是沒有什么作業(yè)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教學誤區(qū),導致作業(yè)在體育教學中的缺位,學生也就很難將課堂上所學,帶入課外,帶入生活,這對于學生運動意識的強化與培養(yǎng),是極為不利的。在教學中,我們要賦予作業(yè)新的意義,去掉作業(yè)的“負擔”帽子,把作業(yè)變成練習課堂內外的橋梁,讓學生對體育作業(yè)有期待,喜歡去做這個作業(yè),并在做作業(yè)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將運動帶到我們生活中。
如在教學八年級“行進間運球”這一課時,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以運球為起點,設計了很多趣味叢生的教學活動,通過小組之間的運球游戲與競賽,引導學生感受運球活動的樂趣,幫助學生體會運球的動作要領。在課堂小結時,我還為學生留了一個別開生面的體育作業(yè),觀看一場NBA球賽或者是校園籃球賽,并記錄下你最喜歡的球員行進間運球的精彩瞬間,記錄方式可以是截取視頻,也可以是錄制小視頻。在此基礎上,利用課外時間,邀上三五好友,到籃球場上試一試你的新球技,看看你在觀看與模仿中,有沒有get新技能。這樣的作業(yè)內容,符合學生的胃口,滿足了他們對籃球的喜愛與好奇,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樂于去做,樂于去想,樂于去嘗試。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收獲的不僅是作業(yè)的成果,更是運動的過程、實踐的過程。
生命在于運動。體育課的宗旨并非止于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地運動,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還在于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意識,陶冶學生的體育情操,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健康的生活觀。初中學生在生理上處于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在心理上處于自我同一性的人格發(fā)展時期,在這兩個成長的關鍵期中,我們更要上好體育課,讓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體驗到運動的快樂、運動的價值。
[1]惠翔.優(yōu)化體育教學策略提高學生“運動參與”的積極性[J].成功:教育,2012(10).
[2]吳燕.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J].體育世界,2013(12).
[3]趙青.調動學生興趣,構建初中體育活力課堂優(yōu)先出版[J].學周刊,2016(07).
顧正東,1969年生,男,江蘇江陰市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中學體育教學與研究,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