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杰
對外漢語教師課堂提問策略研究
王艷杰
課堂提問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所以課堂提問的水平直接影響著課堂有效性的效果。因此,為了加強課堂提問的效果,本文從教師自身、設計的問題、提問的策略以及如何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堂等幾個方面提出優(yōu)化課堂提問的對策和建議。
教師提問 對外漢語 策略
教師提問是課堂教學最常用的教學策略之一,也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手段。教師通過課堂提問可以將整個教學過程串通,使其形成一體,還可以通過提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活躍課堂的氣氛,實現(xiàn)課堂互動,在問答中及時梳理所學知識并逐步提升學生交際能力。但是就目前的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來來說,教師的課堂提問不盡人意,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一)教師方面
1.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zhì)。教師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的部分,教師應該熟練掌握提問的理論。如果教師自身對所教知識不熟悉、甚至沒有完全理解透徹,那么課堂上學生必定對教師講的內(nèi)容不明白,長此以往,學生也會失去信心。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前認真、細心的準備每一堂課,做到課堂上提問的每一個問題都是精心設計的。
(二)設計問題上
1.楊文惠提出問題設計要有“新奇性、靈活性、啟發(fā)性”。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做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教師提問的問題感興趣,才會更加積極的參與課堂中來。因此教師應該精心設計一些生動有趣并且能夠調(diào)動課堂氣氛的問題,這樣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
2.提高參考性問題的比例。從初級到高級隨著學習的深入,在確保學生能夠回答的基礎上應該多提一些參考性問題。因為參考性的問題不僅有利于鍛煉學生的長段表達以及口語能力,而且參考性問題更接近現(xiàn)實生活,有助于學生了解中國的文化。因此課堂上教師應該多問一些參考性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問題。
(三)提問策略上
1.適當?shù)脑黾犹釂枖?shù)量的比重。教師課堂上提問數(shù)量較少,講解的過多,從而影響了學生語言的輸出。因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應該多準備一些問題,適當減少講解,增加操練,讓學生在反復的操練中逐步掌握知識點,擴大語言的輸出量,使其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
2.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回答問題。初級階段的問題比較簡單,學生易回答,因此時間較短。但是在問一些有難度的參考性問題時,教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這樣有利于學生充分思考并回答,而不是很快的重復問題,學生還沒說完就打斷或者進行引導。另外,對于中高階段的學生,教師提問后等待的時間相對合理,能夠讓學生獨立表達,但是注意不要等待時間過長,以免影響課堂進度及課堂氣氛。
3.巧妙運用多種提問方式。課堂上,教師應該巧妙地運用多種提問方式來提問,盡量做到全班都有機會回答問題。例如齊答、教師點名、順序回答、自愿回答、教師自己回答等可以在不同的問題中運用不同的提問方式。這樣不僅體現(xiàn)“機會均等”的原則,而且能更好的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課堂效率。
(四)如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1.在教師的反饋方式上。控制簡單稱贊的使用頻率,多使用具體的稱贊的反饋方式。例如,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應該多用具體的稱贊而少用太過隨意的稱贊。而當學生答案不是很完整或者不太標準時,教師應該運用追問策略來引導學生做出更好的回答。另外教師在其實在不會回答的情況下,轉(zhuǎn)問其他同學或者自答,那么在回答后應該再給之前的學生一次機會,這樣不但可以鼓勵學生,增強學習信心,而且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程度。
2.學生參與課堂方面。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引導學生自主提問,主動參與課堂。課堂上學生們主動提問的情況很少,甚至沒有主動提問的意識。美國著名學者布魯巴克曾指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1]?!彼越處熢谡n堂上要努力營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另外,課堂上教師可以多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比如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相提問、互相解答等,這樣能更好的調(diào)動學生主體的作用,使其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實現(xiàn)“雙贏”。
注釋
[1]李維碧.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J].新課程(上),2012(3)
[1]孟國.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與漢語教學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2]馬欣華.課堂提問[J].世界漢語教學,1988,(1).
[3]曾玉.對外漢語教師課堂提問的初步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6)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