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艷,胡智艷,鞏尊科,王金鳳,王慶紅
?
認知訓練在腦卒中認知障礙偏癱病人運動功能恢復中的應用
李洪艷,胡智艷,鞏尊科,王金鳳,王慶紅
[目的]評價認知訓練對腦卒中認知障礙偏癱病人運動功能的影響,為腦卒中病人的康復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或神經(jīng)內科住院治療的96例腦卒中病人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病人進行常規(guī)康復訓練,觀察組在常規(guī)康復訓練的基礎上加入認知訓練,干預前后運用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FAM)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估病人的運動和認知情況。[結果]經(jīng)60 d的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病人FMA評分和MoCA評分均明顯提高,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在腦卒中病人的康復訓練中加入認知訓練可明顯改善病人的運動功能和認知功能。
腦卒中;認知障礙;認知訓練;康復治療;運動功能;認知功能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每年我國新發(fā)腦卒中120萬人~150萬人,死于腦卒中的有80萬人~100萬人,存活者中約75%致殘[1],其中記憶障礙占43.5%。50%~70%腦卒中病人會在卒中發(fā)生后的12個月內發(fā)生認知障礙,少數(shù)病人可能會在卒中數(shù)年后發(fā)生[2-3]。認知障礙發(fā)生后的腦卒中偏癱病人生活質量會進一步降低,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和精神負擔[4]。研究發(fā)現(xiàn),在卒中發(fā)生后的前3個月對病人認知障礙早期診斷、早期干預、積極的康復治療可以有效降低病人功能障礙,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5]。目前通過運動康復訓練可以改善腦卒中病人偏癱側肢體功能已得到認同,但關于認知訓練是否能促進腦卒中認知障礙病人運動功能恢復還沒有統(tǒng)一的結論。因此,本研究通過認知訓練的康復學方法對腦卒中認知障礙病人進行干預,評價干預后的運動功能恢復情況,為腦卒中病人的運動功能康復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或神經(jīng)內科住院治療的96例腦卒中病人。入選標準:①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關于腦卒中的診斷標準[6],并經(jīng)顱腦MRI或CT檢查確診; ②均為首次發(fā)病,單側病灶,病情穩(wěn)定;③年齡30歲~70歲,無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疾病,發(fā)病前無認知障礙,無精神病史,無藥物濫用和酗酒史;④入院后及家中均有家屬(兒女或伴侶)照顧。入選病人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入選病人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兩組均予以常規(guī)藥物治療(如脫水降顱壓、穩(wěn)定血壓、改善腦循環(huán)、營養(yǎng)腦神經(jīng)等藥物)和康復治療??祻椭委煄熂白o理人員按計劃實施一對一的康復訓練,分3個階段進行。①初期或軟癱期康復:病人取良肢臥位,對其偏癱肢體進行從遠端至近端的按摩;在無痛范周內對偏癱肢體各關節(jié)進行被動活動。②中期或痙攣期康復:練習偏癱肢體的分離運動;進行膝手爬行訓練;采用神經(jīng)促進技術(抑制性)降低肌張力;進行偏癱下肢單腿搭橋練習,同時訓練健側肢體功能,并逐步進行體位轉換、坐和立位平衡等訓練。③恢復期康復:包括四肢精細協(xié)調訓練、實用步行訓練、上下樓梯訓練以及騎固定自行車訓練等。上述康復治療每天約40 min,每周訓練6 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入認知訓練,認知訓練的內容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計算力、思維推理訓練及針對失認癥的訓練。①圖形的填充:準備一些簡單但色彩艷麗的圖片,讓病人仔細觀察,找出缺失的部分,并說明如何發(fā)現(xiàn)的。②圖形的拼湊:準備簡單的可以拼湊的圖片,如人物肖像、動物模型等,打亂后讓病人拼湊。③實物圖片的分類:準備各種不同實物的圖片,讓病人進行分類,并說出分類的理由。④故事圖片的排列:將隨意混亂的故事圖片擺放在桌面上,讓病人將它們擺成應有的次序,然后描述這個故事。⑤模擬外出購物:虛擬一個外出購物場景,讓病人參與購物活動,進行問路、采購、計算、交錢和回家等問題處理的訓練。上述訓練每次持續(xù)60 min,每周治療5 d。
1.2.2 評價指標 兩組病人治療觀察期均為60 d,治療前后均由同一位康復醫(yī)師進行療效評定;偏癱側上肢運動功能采用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ment,F(xiàn)MA)評定;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估病人認知情況。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病人FMA評分和MoCA評分比較(±s)
腦卒中的社會問題歸根于家庭問題[7],而伴有認知障礙的腦卒中偏癱病人由于生活無法自理,且失去思考能力,家屬會承擔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和思想負擔。文獻顯示,癡呆照顧者多伴有情緒抑郁和焦慮[8]。病人本人也因為腦卒中后認知障礙的原因,其記憶力、注意力、語言理解能力相對較差,不能很好地理解康復訓練內容,無法在康復訓練時集中注意力及配合康復訓練,直接影響病人自身運動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復。研究表明,腦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組是腦卒中康復治療的理論基礎[9]。諸多的臨床研究已證實早期康復治療能夠促進偏癱病人肢體功能的恢復[10],且已成為腦卒中臨床治療的一項常規(guī)措施。但仍有許多病人的肢體功能恢復欠佳,影響了病人的預后。
本研究表明,在常規(guī)康復訓練的基礎上給予腦卒中認知障礙偏癱病人認知訓練,病人的運動功能恢復和認知功能恢復優(yōu)于單純接受康復訓練的病人。目前,國內外均有學者證明,認知訓練能促進腦卒中病人認知及運動功能的恢復。Nair等[11-12]研究表明,認知訓練在腦卒中病人和Alzheimer’s disease病人中均可進行,對病人運動功能的恢復顯著。國內學者張芳等[13]開展的研究顯示,認知訓練能進一步增強腦卒中病人康復效益,在提高病人肢體運動功能同時還能改善病人獨立生活能力。王玉中等[14]也發(fā)現(xiàn),常規(guī)康復訓練結合認知訓練有利于病人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改善,有助于病人的全面康復。認知訓練是一項長期的過程,其效果也是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逐步顯現(xiàn)[15],但如果病人的年齡較大(>80歲),由于身體機能的原因,認知訓練會收效甚微。
綜上所述,在腦卒中病人的康復訓練中加入認知訓練能充分喚醒病人的心理防御功能,改善認知功能,對腦卒中病人的早期神經(jīng)運動功能康復、使其早日回歸社會和恢復正常的社會功能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趙冬.我國人群腦卒中發(fā)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24(3):236-239.
[2] 王穎,齊曉飛.我國各地腦卒中流行病學調查近況[J].包頭醫(yī)學,2010,34(1):1-3.
[3] 王薇,趙冬.我國心血管病及其主要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26(2):143-146.
[4] 王梅,劉克軍,王德江,等.中國腦出血疾病的直接費用負擔現(xiàn)狀及其問題[J].中國衛(wèi)生經(jīng)濟,2005,24(7):43-46.
[5] 黃如訓.腦卒中康復治療的基本觀點和實施[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7,22(6):543-544.
[6] 翟宏偉,鞏尊科,陳偉,等.肌電生物反饋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0,32(7):535-536.
[7] 劉紅香.社區(qū)腦卒中患者社會支持狀況調查與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14-15.
[8] 劉彩華,魯謹,魯旖.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21):37-39.
[9] 尚翠俠,李強,劉珊珊,等.急性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的臨床研究[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3,25(10):619-621.
[10] 朱鏞連.腦卒中康復與神經(jīng)康復機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3,9(3):129-132.
[11] Nair RD,Lincoln NB.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for memory deficits following strok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7,18(3):CD002293.
[12] Bahar-Fuchs A,Clare L,Woods B.Cognitive training and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for mild to moderat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3,5(4):35.
[13] 張芳,程曉榮.認知訓練對腦卒中后認知障礙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4,36(9):722-723.
[14] 王玉中,王秀霞.認知功能訓練對腦卒中后認知障礙患者康復療效的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0,37(5):957-958.
[15] 龍瑞芳,楊萍,賀敬義.認知強化訓練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記憶功能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23):31-32.
(本文編輯范秋霞)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training in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hemiplegia
Li Hongyan,Hu Zhiyan,Gong Zunke,etal(Xuzhou Central Hospital,Jiangsu 221009 China)
臨床醫(yī)學科技專項——新型臨床診療技術攻關項目,編號:BL2013007。
李洪艷,副主任護師,碩士研究生,單位:221009,徐州市中心醫(yī)院(徐州醫(yī)科大學醫(yī)學技術學院 徐州市康復醫(yī)院);胡智艷、鞏尊科(通訊作者)、王金鳳、王慶紅單位:221009,徐州市中心醫(yī)院(徐州醫(yī)科大學醫(yī)學技術學院 徐州市康復醫(yī)院)。
R473.74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02.032
1009-6493(2017)02-0232-03
2016-05-13;
2016-10-17)
引用信息 李洪艷,胡智艷,鞏尊科,等.認知訓練在腦卒中認知障礙偏癱病人運動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2):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