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開國
高中歷史教學微課程探討
董開國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微課程作為科學技術發(fā)展與教育改革相結合的產物出現在大眾的眼中。微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有許多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所沒有的優(yōu)點,能夠更好的啟發(fā)學生的智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被廣泛的應用到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本文將首先分析微課程在高中歷史應用中有哪些優(yōu)點,以及如何更好的在高中歷史中應用,以給廣大老師提供幫助。
微課程 教學 高中歷史
進入到21世紀以來,我們的生活節(jié)奏逐步的加快,人們更多的愿意接受便捷而又高效的學習方式。隨著教育中出現了微課程這種教學方式,極大的為老師們提供了方便,也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便利。微課程的教學方式符合新課改所提出的新的教學理念,也因此教師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出溫馨而又和諧的課堂氛圍。
1.1 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微課程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主動的去利用微課程去學習自己所不會的難點和重點的問題,教師只對學生的疑問進行答疑和指導,在學生跑偏的情況下進行指引。在這個微課程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較大的學習自由,不要過多的控制學生,使得學生有更多的主動性。因此,當學生利用微課程進行學習的時候,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2 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內涵。我們知道,高中生在每節(jié)課短短的45分鐘的上課時間所能學到的東西是十分的有限的,并且老師要照顧到教學進度,也沒有更多的給學生普及很多的課外知識。但是,通過微課程這種方式,可以彌補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的不足,延展課堂所教的知識,及時的給學生補充與所學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微課程是以視頻和聲音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相關的優(yōu)美的視頻和動聽的音樂來吸引學生更多的關注到所學的內容中去,從而提高學生們的關注度。
1.3 有利于幫助解決難題。微課程的教學內容相對于寬泛的傳統(tǒng)的課堂,它的問題較為聚集,主題相對突出,也因為更加的符合教師的需要。一個課程大部分只有一個主題,研究的問題是來源于教育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很多都是學生無法在上課的過程中無法解決的問題。上課的過程中,教師無法顧及每個學生所學習的學習進程,所以學生可能在上課的時候無法解決學習中的困難,而微課程以其短小而又精湛的內容,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們解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
2.1 鼓勵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己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和學習的方式有著自己的意識和反應?,F在的教學中多存在著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以老師為主而不是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網絡是計算機技術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來說具有較大的吸引力。通過適當的引導,把他們對網絡的好奇心引導利用網絡學習科學上來,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教師可以教導學生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去搜搜關于科學方面的知識,并且進行積累總結。也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科學論壇,下載自己所感興趣的科學資料。在論壇中,學生們可以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們進行交流與分享,大家根據自己的興趣來探討科學問題。最后,我們在教學中要教會學生理解這種學習的方式,讓他們能夠自主的運用這種方式來自主的學習。同時,在鼓勵學生自主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思考和勞動,促使不同的層次的學生都有較為良好的發(fā)展。
2.2 結合歷史知識進行教學。在高中的歷史的教學中運用微課程的時候,應該充分的圍繞著歷史知識點來進行運用。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書上的知識點,同時也可以加上自己所認為的學生可以掌握的附加的知識點,融會貫通的教會給學生,既教會了學生應該掌握的內容,同時也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最重要的是微課程的制作要注重教學的實用性,避免任何形式的表面形式主義,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能力,使得學生能夠自主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微課程的制作雖然不能完全形式化,但是同時也要精益求精,力求達到最好的效果。在進行微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逐步引導學生去理解和運用課堂內容,細心觀察學生的反應,控制教學進度,使得學生們能夠真正的學到知識。
2.3 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高中歷史教室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更多的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進行知識的探究學習的機會,進而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高中歷史的學習的核心目標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知識探究的機會,使得學生們學會自主探究。因此,在信息網絡的大背景之下,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應該大部分的查找與教學相關的資源,并且利用網絡上的信息來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們的眼界,提高教學質量。
本文通過分析微課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之處,一是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二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內涵,三有利于幫助解決難題。進而提出如何更好的在歷史教學中應用微課程。一是鼓勵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二結合歷史知識進行教學,三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教學。
[1]劉常.做課題記--“高中歷史教學‘微課程程’設計、開發(fā)與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56-58.
(作者單位:四川省通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