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躍越
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教學
譚躍越
本文從泛在學習的內涵、泛在學習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意義、泛在學習環(huán)境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以及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教師的作用四個方面進行闡述。指出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網絡技術為支撐訓練學生的英語聽說技能和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泛在學習 大學英語教學 教師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教育領域和學習領域掀起了一次又一次變革。1991年,前施樂公司的首席科學家馬克威仕特博士正式提出了泛在計算的思想。他強調把計算機嵌入環(huán)境或日常工具中去,讓計算機本身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讓人們注意的中心回歸到要完成的任務本身。
泛在計算的思想引入教育學習領域后,泛在學習(U-learning)理念開始被提出并日益受到關注。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泛在學習的概念又有了它新的發(fā)展和衍生??梢哉f它是在普適計算、云計算技術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一種打破時空限制、整合了更多先進理念和技術的學習方式,是一種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刻獲取任何所需信息的方式,是提供學生一個可以隨時隨處地使用一些便攜終端設備來進行學習活動的5A(Anyone,Anywhere,Anytime,Any device,Anything)學習。它打破了傳統教育學習模式時間和空間條件的限制,更能滿足學習者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使學習更具開放性、交互性、協作性及自主性。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強化信息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網絡教學模式。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U-learning的發(fā)展,為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提供了廣泛的空間,給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果和質量。
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明確規(guī)定了大學英語教學要重視訓練學生的英語聽說技能和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同時指出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以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fā)展。然而,受諸多因素所限,大學英語教學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教學內容缺少足夠的延展性、教學方法缺乏充分的系統性、教學手段有待強化多樣性。
1.泛在學習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一個全真的社交環(huán)境,擺脫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束縛,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能力。學生通過網絡平臺,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會習俗和不同母語背景的英語學習者及英語本族語使用者進行交流,激發(fā)對大學英語教學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大學英語教學的主動性。
2.泛在學習環(huán)境使大學英語教學教學中多模態(tài)的輸入和輸出成為現實。網絡支撐平臺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英語輸入和輸出渠道。網絡實時在線交流向學生呈現了諸如聽覺的、視覺的甚至觸覺的多種體驗和多重感官刺激,為學生提供了聲、像、圖、文環(huán)繞的交互式訓練語境,建構了立體式學習環(huán)境,促進老師與老師、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社會人之間的多模態(tài)互動,使學生獲得交際意識和增強口語表達能力。
3.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通過借助網絡媒體提供的“支架”(scaffolding)能比較充分地表達內心情感,“支架”較為成功地減少了學生大學英語教學訓練時的焦慮,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他們的情感障礙,增強了他們的表現欲望和學習信心,為他們能夠積極參與交流,進行有意義的語言輸出創(chuàng)造了條件。
1.大學英語教師應成為教學的設計者、開發(fā)者和研究者。外語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同時掌握與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成為外語教學的設計者、開發(fā)者和研究者。利用自身豐富的一線教學經歷,成為資源的整理者與設計者,參與到教育學習平臺的營建中來。基于云計算的泛在學習平臺為學習者提供了大量的課程資源的同時,也為學習者帶來選擇困難。由于學生自身閱歷、經驗和知識水平有限,因此,面對多樣化的學習途徑和學習內容,教師應該在學生學習之前,分析課程資源,結合傳統的英語課程教材和學情特點,為學生提供學習導航,引導學生合理而有效地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
2.大學英語教師應成為教學的輔導者、監(jiān)控者和交際合作者。泛在學習資源環(huán)境下,并不意味整個教學完全由學生們自由進行。缺少教師的輔導和監(jiān)控,教學過程中會出現雜亂無章的現象,課堂觀察可見一些學生不專注討論主題,進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活動或者全程盯著手機,成為低頭族、。教師必須以輔導者、幫助者和監(jiān)督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正確地利用泛在學習環(huán)境,確保課堂秩序的正常進行。在掌握語言基礎知識方面,教師應盡量加強對教學過程的輔導、監(jiān)督和控制。從外語教學法的角度上講,語言教學應該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提供學生語言實踐機會。課堂上教師以與學生平等的身份參與,走下講臺融入課堂,非干預式引導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英語交際能力。
信息技術是構成外語教育技術的要素之一,在與外語課程整合中承擔著許多看不見的重要作用。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下的信息化大學大學英語教學課程設計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等方面所做的有效調整使教與學產生良性互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使學生有機會在真實、自然的交互性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多樣的學習手段,即時、系統地獲取自己所需的學習資源,進行延展性學習,并能及時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合理評價,增強開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和交際技能。
(作者介紹:譚躍越,沈陽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