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小蓮
一向另類的日本東京電視臺,這個冬天一口氣推出了兩部以演員真名實姓出演的“偽紀錄片”劇,一部是山田孝之主演的《山田孝之的戛納電影節(jié)》,另一部則是名字更長的《Byplayer,如果這六位名配角共同生活的話》。看樣子,繼奇葩劇種之后,日劇又找到了可以批量生產(chǎn)的克隆種類。
當(dāng)然這兩部劇還是讓人有所期待。作為當(dāng)紅的個性男明星,山田孝之不滿足于只在各種中等制作的熱門劇里演爛俗的角色,他心中有一個燃燒的電影夢,希望能拿獎,拿最大的電影獎。他的目標(biāo)是戛納電影節(jié)的金棕櫚獎,以此為最終目標(biāo),他叫上自己的好朋友、青年導(dǎo)演山下敦弘一起運作這件事,還成立了一家名叫“戛納電影制作”的電影公司,之后迅速進入制作階段,找題材、定風(fēng)格,還認真采訪了跟戛納有關(guān)的日本電影界人士,比如年年將日本電影帶去戛納的矢田部吉彥、已故金棕櫚得主今村昌平的兒子天愿大介,以及日本電影史學(xué)家佐藤忠男等,觀眾能清楚感受到這部劇的制作者是如何一本正經(jīng)地胡說八道。按照深夜劇的套路,山田孝之和山下敦弘最后很可能有個讓人大跌眼鏡的結(jié)尾,但戛納是“作者電影的堡壘”,鼓勵新的制作方法,對鋒利和攻擊性強的影片也高度容忍。目前日本有三大“戛納系”代表,枝裕和、河瀨直美和黑澤清,他們也都是圈內(nèi)熟知的切口了,影迷看到這里不可能不報以謎之微笑。
《六位名配角》的紀錄片色彩弱一些,但因為故事沖突性更強,顯得別具一格。六名長期活躍在日本影視圈的熟臉大叔,從53歲到65歲,幾乎承包了這十年百分之八十日劇中的爸爸、警察、黑幫老大等配角角色,其中有人慢慢熬出頭,如中國觀眾熟悉的《孤獨的美食家》主演松重豐;有在2015年的《民王》和2016年的《真田丸》中表現(xiàn)出色的遠藤憲一;有北野武的長期搭檔、讓人過目不忘的寺島進,他們在劇中吐槽,“冬季劇我演了三個警察,現(xiàn)在不忙了,因為有一個因公殉職了!”六人被電影公司以中國導(dǎo)演張藝謀的牌子召集在一起,跟著名演員役所廣司合作,翻拍黑澤明的《七武士》,但之前要有三個月的同住和磨合。為了電影夢、黑澤明、張藝謀和役所廣司,每個人都無法抗拒地答應(yīng)了,然而六位大叔都是個性派,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這部劇幾乎是一場真人秀綜藝的典型開場。
東京電視臺很喜歡玩這樣省時省力只走心的小策劃,除山田孝之外,女明星松岡茉優(yōu)去年也拍了同樣形式的《也讓我有點小執(zhí)著》,虛構(gòu)的電視臺邀請兩位女明星錄制綜藝節(jié)目,實名采訪各行各業(yè)執(zhí)著而講究的人,再融入自己的人生思考和發(fā)展軌跡,例如為什么男編輯吃土豆沙拉只選擇特定品種、不削皮、配啤酒,為什么男明星齋藤工在家里看電影要特意換上寬松睡衣……
仿紀錄片一直被運用于電影制作當(dāng)中,拍攝驚悚題材和科幻故事時運用得最多。而以明星為拍攝對象的仿紀錄片的流行,跟大家對明星完美一面感到疲憊與厭惡不無關(guān)系。無論他們在作品中呈現(xiàn)出來的人格和光芒如何多變,也都是有臺本的,在這種認知的前提下,“想看其真實一面”的心理會越發(fā)強烈,而普通紀錄片的拍攝對象是不可控、非戲劇性的,鏡頭跟不上,構(gòu)圖也時常不完整,此外還有大量的訪談視角、手持攝影……用這種拍攝手法完成的影視劇,會讓人產(chǎn)生真實的錯覺,加上明星以真實身份出鏡,非常容易建立好感。
之前韓國導(dǎo)演李在容拍攝的《女演員們》,制作更為宏大,六名最具代表性的女明星,從年紀最大的影后尹汝貞、李美淑到因拍電視劇走紅的崔智友和高賢貞,再到近年大火的金玉彬、個性化十足的金敏喜,于一個下午集中在VOGUE的攝影棚,拍攝封面大片,在等待珠寶送來的間隙,六人迎來一場風(fēng)雪,分享了人生與演藝經(jīng)驗,其中不乏暗搓搓的較勁、新人對自己演技的擔(dān)憂、老影后對“過氣”的理解與自得其樂,其中以崔智友和高貞賢的一場沖突最為精彩。
紀錄片向故事片靠攏,故事片也在向紀錄片靠攏,兩者界限日益模糊成為當(dāng)代電影的一大特征,在這個理解的共識之上,欣賞與觀看才有其趣味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