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雨凌
那年,瓶無儲粟的生活讓你好累好累。夜晚,當自己的妻兒都休息了的時候,你點起燈,看著手上因為做農(nóng)活兒磨起的水泡,看似堅定的眼光中摻雜了一絲猶豫。你低頭沉思,也許,是時候該在物質(zhì)和精神兩點做出一個選擇。你抬起頭,看著那破敗的小屋,你低下頭,望望那空空的米缸,隨之發(fā)出輕輕地嘆息,眼光似乎有些黯淡。
你曾“猛志逸四?!?,發(fā)奮讀書,以“大濟蒼生”,二十九歲時才滿腔熱情出任江州祭酒。怎奈初入官場,就因出身庶族而備受輕視,性情率真的你感到“不堪吏職”,便“少日自解歸”。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幾經(jīng)入仕,幾經(jīng)歸隱,你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徘徊,內(nèi)心苦苦地掙扎著:身處官場就得虛與委蛇,茍合取容,可這與你的精神追求相悖。但想到家中日益操勞的妻,想到家中面黃肌瘦的子,你長嘆了口氣:“罷罷罷,有口飯吃也是好的。也許——”你的眼里閃著復雜的光,一如你糾結(jié)的心情,物質(zhì)與精神的選擇浮上你的心頭。
于是,你央求家叔,謀得了一個小小的官職。這個官職雖然不大,但公田里收獲的糧食足以用來養(yǎng)活家人,釀造美酒了。想到這里,你緊鎖的雙眉似乎得到了一絲緩和,可黯淡的油燈下,你眼中的光芒愈加復雜。
為官八十余日,是秉性真淳的你最為苦悶的日子。你本就有“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的失望,有著“愛丘山”的夙愿,有著世外桃源的憧憬,可為了妻與子的生活而再次入仕茍活,“獨善其身”的你在矛盾中煎熬著。直到傲然的秋菊在涼風中迎來飄雪的日子,那個遠近聞名的貪婪索賄的督郵劉云耀武揚威地來了。你素來蔑視功名,不喜趨炎附勢,現(xiàn)在卻要去面對這個色厲內(nèi)荏、狐假虎威的小人,經(jīng)過內(nèi)心的掙扎,勉強說服自己去見見??煽h吏卻說:“當束帶迎之?!蹦惚忝摽诙觯骸拔岵荒転槲宥访渍垩锣l(xiāng)里小人邪。”這面對黑暗官場發(fā)出的嘲諷聲音,只屬于你自己的——真心、真實、真性情。十幾年了,官場卻依然爾虞我詐,陰奉陽違。你一直在出世與入世的選擇中掙扎,理智告訴你為官是對家人最好的選擇,而辭官則是你自己對真性情最好的選擇,二者不可得兼?。 百|(zhì)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率直自然的個性最終為你做出了選擇,你寧可餓肚子,也不愿違背自己的意愿,你的眼光變得堅定了。
你不再等候公田里糧食的成熟,不再等候這些天的俸祿,不再期望圣明的君主,不再受黑暗官場的樊籠束縛了。此時,歸家二字像一顆小小的石子,投到你的心湖里,水波越擴越大,你收拾包裹連夜離去。你駕駛著小船,“恨晨光之熹微”,可微暗的環(huán)境阻擋不了你急切的腳步。風吹過,你的衣衿隨風而動,小船輕搖,你心中的湖泛開漣漪,你心中的菊花隨著微風搖曳生香。
歸家,歸家,歸家。你在心中不斷呼喚著——
或許,在那個門閥制度森嚴、社會動蕩的東晉,出世和入世本是矛盾的,精神與物質(zhì)已很難統(tǒng)一。讀你,我突然感到:矛盾的選擇才是一個人活著的象征,矛盾與掙扎本來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經(jīng)歷過矛盾和掙扎過后的選擇才能知曉生命的不易。而偉大的靖節(jié)先生,你本不欣賞牡丹的富貴,然而所處的時代和所受的教育,令你難以放下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的責任,可是從小耳濡目染的道家的成長環(huán)境,又讓你對自然天性、自由生活無比崇尚。在二者的矛盾中,你一遍遍地選擇,又一遍遍地放棄,在十幾年的矛盾沖突中,你很難解決保持個性而又“兼濟天下”。也許是“窮則獨善其身”的儒家思想順應(yīng)了你本就超然的個性,也許是你相依為命最親愛的妹妹的離世讓你感悟到生命的真諦,也許是二者皆有,最終你選擇了脫離了樊籠,順應(yīng)自己的本心,去尋找那自己的桃源。無論我怎樣的猜測,你用實際行動,釋放了心靈,回歸了自己,保持了生命的本真,詮釋了最美好、最高尚的心靈選擇。千年來,你讓生命之菊綻放于人們心靈,讓人高山仰止。后人贊曰,“素而絢、卑而未始不高者,淵明也”,這不正是你生命的寫照嗎?沉浸在物質(zhì)世界的現(xiàn)代人啊,何時也能像靖節(jié)先生那樣做出心靈的選擇呢?
窗外的菊花開得燦爛,想你,靖節(jié)先生。
教師點評
以平實的筆觸寫出了靖節(jié)先生內(nèi)心的糾結(jié)和選擇,通過苦悶和掙扎寫出了靖節(jié)先生的真情實感。有痛苦的選擇才是最真實的選擇,在選擇的取舍中感受到痛苦和無奈才是真性情。如果在敘述中再注重一下層次,更能突出中心思想,語言還可以再簡潔些。
(指導老師:劉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