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旭
(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寧夏銀川750021)
“互聯(lián)網+”時代下,微課在高職院校的開發(fā)及應用研究
——以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
李文旭
(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寧夏銀川750021)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來臨,人們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樣,教育教學模式也發(fā)生重大變革。該文闡述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智慧校園環(huán)境下,微課程項目開發(fā)、應用推廣、成效等建設歷程,客觀分析微課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對我院教學帶來的變革,從而為我區(qū)乃至全國其他高職院校微課程資源開發(fā)提供借鑒參考依據。
互聯(lián)網+;微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網絡課程;專業(yè)教學資源庫
“互聯(lián)網+”時代,世界成為地球村,網絡覆蓋人們生活方方面面,人們生活方式也隨之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高校校園里,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已成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必需品,4G網絡、無線WIFI覆蓋各高校校園。《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規(guī)劃(2014-2020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要求:各學校要推進信息化平臺體系建設,將信息化作為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的基礎[1]。全面開展共享型專業(yè)教學資源庫建設工程,通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實現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為教師、學生和社會學習者自主學習服務,最終帶動相關專業(yè)領域的教學資源開發(fā),推動專業(yè)教學改革,提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高等職業(yè)教育專業(yè)的社會服務能力,到2020年,數字化資源覆蓋所有專業(yè)[2]。
近年來,全國各高職學校相繼開展數字化、智慧化校園建設,課堂教學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學生學習需求。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絡課程、慕課、微課等新型網絡教學資源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網絡教學必將成為新時代各高校教學改革的熱點。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視頻資源,其“短、小、精、悍”特點受到越來越多師生熱捧。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高職院校開展微課項目建設及推廣應用意義重大。
在國外,微課程(Micro-lecture)的雛形最早是在美國北愛荷華大學LeRoy A.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課程(60-Second Course)和英國納皮爾大學T.P.Kee提出的一分鐘演講(The One Minute Lecture,簡稱OML)[3]。我們所談的微課概念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 Penrose提出的。
在國內,微課概念最早由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在2010年提出的。2013年,隨著國內各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網絡課程快速發(fā)展,微課迅速被各行業(yè)、高校、企業(yè)所傳播和熱議。微課資源在各學校遍地開花。目前,有關微課最廣泛的定義為:長度不超過10分鐘,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圍繞某一具體知識點,進行數字化教學設計后形成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包括文字、視頻、聲像和動畫等[4]。
微課做為“互聯(lián)網+”時代新型教學資源,以較短教學時長突破重、難點的視頻課正被廣泛應用,其特點可總結為“短、小、精、悍”。
①短,視頻長度短。根據大學生認知注意力特點及視頻駐留規(guī)律,一般微課設計時長控制為5-10分鐘最佳。
②小,主體小。因為微課時間較短,設計教學內容一般選取為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或者某個教學主題、教學任務。
③精,教學內容精煉、制作過程精良、視頻效果精美。
④悍,時長5-10分鐘微課視角印象新穎,學習效果震撼,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備受廣大學生喜愛。
微課“互聯(lián)網+”時代教育教學改革的產物,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第一批示范性高職學院和國家首批百所骨干高職學院,先后開展了基于網絡教學專業(yè)教學資源庫和網路課程建設,學院以項目形式遴選《應用化工技術》等7個專業(yè)、《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等70門課程進行網絡資源建設。項目建設過程困難重重,歷經兩年時間,完成建設任務,全面投入教學使用。為繼續(xù)豐富網絡教學資源,學院又相繼遴選9門課程作為第一批微課項目資源開發(fā)建設。
2.1.1 成立微課工作室
為有效對微課資源建設過程進行實時管理,確保微課質量和建設進度,教務處牽頭組建學院微課工作室,并申請購買包括高清4K攝像機、單反數碼照相機、視屏編輯工作臺、正版視頻軟件等專業(yè)設備。同時,微課工作室成員進行了詳細分工,分為劇本審核、視頻合成、推廣應用等三個小組,劇本審核小組負責對教師提交微課劇本進行審核把關,確保微課選題及質量;視頻合成小組負責指導項目教師運用視頻編輯軟件進行微課資源編輯合成;推廣應用小組負責對編輯完成的微課資源進行上傳與發(fā)布,供學生觀看輔助教學。
2.1.2 實行按月推進建設制度
為加快微課資源開發(fā)步伐,促使學院首批微課資源能夠如期、保質保量完成并且投入教學應用,微課工作室率先實行按月推進建設制度。對微課資源項目建設進行任務布置,月底檢查微課劇本撰寫情況并下達下月拍攝任務,依次循環(huán)。本制度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項目建設效率和質量。
2.1.3 劇本撰寫及后期合成
為確保微課資源開發(fā)質量,前期劇本撰寫和設計至關重要。微課工作室走訪考察了相關影視廣告公司,結合網絡資源檢索,制訂我院微課劇本模版,要求各項目負責人按照模版規(guī)定嚴格撰寫微課分鏡頭劇本,待審核通過后方可繼續(xù)下一步。分鏡頭劇本分別從鏡號、呈現方式、時長、鏡頭情景、臺詞旁白等五個方面規(guī)范。后期編輯合成主要使用Adobe Premiere、繪聲繪影等軟件進行視頻編輯合成;Camtasia Studio、focusky等軟件用于電腦操作演示及PPT播放屏幕錄制;Adobe Audition軟件用于聲音等音頻的編輯與制作。
2015年前后,我國各級學校微課資源開發(fā)達到了頂峰,據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全國中小學微課教學比賽等官方網站及其他平臺和渠道發(fā)布的微課資源分析總結得出,微課表現形式大致可分為三類。
①錄屏型。信息技術普及和教師信息素養(yǎng)不斷提升,運用PPT制作課件已成為新時期每位教師必備技能,PPT已成為教學不可或缺的工具。通過研究和探索,結合微課的視頻特性,總結利用PPT開發(fā)制作微課的方法和技能[5]。
此類微課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利用PPT課件進行微課資源開發(fā),教師制作PPT課件,撰寫授課解說詞進行教學演示,利用Camtasia Studio、focusky等錄屏軟件將教學過程錄制成微課程視頻。此類微課表現形式較為單一、枯燥,畫面無明顯動畫,同時學生看不到老師,容易產生學習孤獨感。其優(yōu)點是制作簡單,容易實現,此類微課表現形式也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②動畫型。本類型微課教師通過運用FLASH、3dmax等專業(yè)軟件創(chuàng)設情景,虛擬制作動畫。其特點是畫面較為新穎、動感,吸引眼球,但技術難度要求較高,一般教師難以實現。
③攝錄型。此類微課主要運用專業(yè)攝像機、手機等具有攝像功能的設備拍攝現場情景,然后利用Premiere、繪聲繪影等軟件進行后期編輯合成。此類微課根據拍攝內容可具體分為兩小類。第一類課堂實錄型,主要使用攝像機等設備對教師授課現場進行實錄;第二類情景拍攝型,根據微課內容及主題,虛擬現場環(huán)境,設計人物角色及故事情景,進行拍攝并編輯合成。
④混合型?;旌闲臀⒄n,突出混合特點,采用錄屏、動畫、拍攝等多種表現形式制作完成。此類微課,表現形式更加靈活多變,教學效果相對更好,它是未來微課資源開發(fā)主流表現形式。
①教師普遍對微課資源開發(fā)認識程度不夠。在“互聯(lián)網”+教育時代,各類教學大賽如火如荼的舉辦,很多教師簡單地把微課資源開發(fā)認為是一種教學比賽和演示,沒有清晰認識到微課資源已成為當前教育教學重要網絡資源和載體。
②教師信息素養(yǎng)及計算機操作水平欠缺。微課資源開發(fā)過程相對較為復雜,前期需要整體教學設計、劇本編制;中期需要專業(yè)攝像設備進行視頻拍攝;后期需要專業(yè)編輯軟件進行視頻編輯與合成。微課資源開發(fā)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信息素養(yǎng)能力和計算機操作水平直接決定微課資源開發(fā)的質量和效率。
③教師積極性不高。據調查現階段高職學校教師承擔教學、實訓、技能大賽輔導、科研、教改等多個任務,工作量極其繁重。微課資源開發(fā)較為復雜,且項目經費較少,嚴重制約了教師微課資源開發(fā)與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④學校領導層重視程度不夠?!盎ヂ?lián)網+”時代,各學校都相繼進行了數字化、智慧化校園建設,但整體建設效果不近人意,具體表現為“重硬件忽軟件,重建設輕應用”。微課資源是一種零碎化的網絡資源,建設過程較為漫長,學校層面要規(guī)劃長遠建設目標,推進持續(xù)建設,從而把“零碎化”資源整合成“科學化、系統(tǒng)化”。
①引導教師加強對微課的認識。微課不是簡單地將課程PPT課件錄制成幾段視頻,它是“互聯(lián)網+”時代重要的網絡資源。反轉課堂是未來主流教學模式,微課“短小精悍”特點及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必將成為“互聯(lián)網+”時代下重要的網絡資源。
②加強對教師網絡資源開發(fā)與建設能力培訓。學校要高度重視師資培訓,制訂教師成長長期培養(yǎng)機制,選取組織青年教師進行新型教學模式改革、網絡資源開發(fā)、課程改革等專題培訓學習,掌握信息化課程資源開發(fā)能力,最終帶動教師隊伍信息化素養(yǎng)能力整體不斷提升。
③制訂并完善教師考評及獎勵機制,提高教師微課資源開發(fā)積極性和主動性。調查得出,現階段專任教師繁重的教學工作量以及“怠慢”心理嚴重制約教師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正確引導和調動教師課程資源建設與教學改革積極性尤為重要,只有制訂和完善教師考評獎勵機制,讓教師通過參與教學競賽、教學項目等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才能真正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④理念先行至關重要?!盎ヂ?lián)網+”時代,各高校教學方式從傳統(tǒng)模式變?yōu)椤盎ヂ?lián)網+”教育,學習方式也不再是單一的課堂教學。高職院校專業(yè)教學資源庫、網絡課程、微課等資源建設勢在必行,學院領導層要充分認識到互聯(lián)網+教育時代網絡資源的重要性,充分做好智慧校園軟硬件建設頂層設計與長遠規(guī)劃,從而真正實現“互聯(lián)網+”時代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
如何改變“重建設、輕應用”現狀,真正實現“互聯(lián)網+”教育模式改革任重道遠。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非常重視網絡資源推廣應用。
①通過專業(yè)教學資源庫平臺進行微課資源推廣應用。利用學院專業(yè)教學資源庫及網絡課程平臺上傳微課資源,供學習者課余時間點擊觀看并完成相應配套練習。
②建立微信公眾號,上傳微課資源進行推廣應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已成為當代大學生必備工具。利用移動終端這一優(yōu)勢,通過申請微信公眾號上傳微課資源,學習者通過手機關注微課公眾號即可進行網絡學習。
“互聯(lián)網+”時代,教育教學網絡化、信息化、智慧化勢在必行,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必將取代電腦成為網絡知識獲取新型手段,微課的產生順應了時代發(fā)展潮流,符合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6]?;谑謾C終端的微課資源開發(fā)與建設必將越來越重視。
[1]教育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等.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規(guī)劃(2014-2020年)[Z].2014.6.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Z].2012.4.
[3]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14.
[4]鄔慶兒.微課資源的開發(fā)與設計[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12):5.
[5]劉濤,傅建源.高職專業(yè)課程微課開發(fā)技術研究與實踐[J].亞太教育,2016(10):7.
[6]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5-18.
G4
A
1009-3044(2017)24-0120-02
2017-07-10
該文系2015年度寧夏高等學??茖W研究項目“寧夏職業(yè)院校共享性專業(yè)教學資源庫建設實踐研究-以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項目編號:NGY2015220)階段性成果
李文旭(1983—),男(回族),寧夏同心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