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核
釋名
白桵仁、棫仁。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多種眼疾(眼目昏暗,癢痛隱澀,赤腫羞明,能遠視,迎風有淚,多見黑花)。用蕤仁(去皮,壓去油)二兩、腦子二錢半,一起研勻,加生蜜六錢,收存點眼。此方名“零星雪膏”。又方:用蕤仁(去油)三錢,甘草、防風各六錢,黃連五錢,先以后三味煎取濃汁,次下蕤仁做成膏,每日點眼。眼方名“百點膏”。
目翳。用蕤仁(去油)五分、鹽一分、豬胰子五錢,共搗如泥,收存點眼,能取下翳膜。又方:用蕤仁(去油)一兩,加白蓬砂一錢、麝香二分,研勻收存,去翳甚效。這兩個方子,都稱為“拔云膏”。
楓香脂
釋名
白膠香。
氣味
辛、苦、平、無毒。
主治
吐血、鼻血。用白膠香、蛤粉,等分為末,姜汁調服。
吐血、咯血。用白膠香、銅青各一錢,研為末,放入干柿內,紙包煨熟吃下。又方:用白膠香(切片,炙黃)一兩、新棉一兩,燒灰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
便癰膿血。用白膠香一兩,研為末,加麝香、輕粉少許,摻敷患處。
瘰疬軟癤。用白膠香一兩,化開,以蓖麻子六十四粒研末,加入攪勻,成膏后攤貼患處。
瘡不收口。用白膠香、輕粉各二錢,豬油調涂。
惡瘡。用白膠香、松香各一兩,加麻油、黃蠟各二錢半,一起溶化,再放入冷水中充分調勻,攤貼患處。此方名“水沉金絲膏”。
小兒疥癬。用白膠香、黃蘗、輕粉,等分為末,加羊骨髓調勻敷涂。
大便不通。用白膠香如半棗大一塊、鼠糞兩枚,共研勻,加水調成挺子,納入肛內,過一會即可通便。
附方
白膠香是楓香樹的樹脂,功能止血、活血、解毒、生肌、止痛。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一書中,增加了楓香樹的一項藥用部分,即它的干燥的成熟果實,藥名“路路通”,味苦、性平、微澀,能通經利水,除濕熱痹痛,治月經不調、周身痹痛、小便不利、腰痛等癥(但陰虛內、經水過多及孕婦忌用。)
絡石
釋名
石鯪、石龍?zhí)?、懸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p>
氣味
苦、溫、無毒。
主治
小便白濁。用絡石、人參、茯苓各二兩,龍骨(煅)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米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喉痹腫塞,喘息不通。用絡石草一兩,加水一升,煎成一大碗,細細飲下。
癰疽熱痛。用絡石莖葉一兩,洗凈曬干,皂莢刺一兩,新瓦上炒黃,甘草節(jié)半兩,大栝樓一個(取仁,炒香),乳香、沒藥各三錢。各藥混合后,每取二錢,加水一碗、酒半碗,慢火煎成一碗,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