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道(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外語學院,河南鄭州 451150)
以茶文化為例探討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癥現(xiàn)狀
楊建道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外語學院,河南鄭州 451150)
以茶文化為首的中國文化可謂海納百川,備受歷代人推崇。在現(xiàn)代社會,茶文化更是以其神奇的魅力被世界范圍內(nèi)的人所研究。在跨文化國際交流中,茶文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茶文化與英語之間的聯(lián)系也可謂日益緊密,因為交流離不開語言,英語作為跨文化交流中的主要使用工具,需要融入中西方文化,才能實現(xiàn)交際順暢。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總會存在著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本文主要以茶文化為例探討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癥現(xiàn)狀,以及解決中國文化失語癥的方法。
茶文化;大學英語教學;文化失語癥
學習英語本身是為了去了解國外的文化,但是,文化的學習應該首先擁有強有力的自身文化根基,沒有自身文化作為根基,很容易在接觸外來文化過程中迷失掉自己,造成自身文化不了解,外來文化有不地道的現(xiàn)象,這就是典型的中國文化失語癥。在中國各種文化中,茶文化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茶文化具有相當?shù)氖澜缧裕湓谑澜缟暇哂猩詈竦挠绊懥?,所以,將英語教學與茶文化相結(jié)合,可以更加容易地加強學生在自身文化上的修養(yǎng),從而進一步改善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xiàn)狀。
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許多人認為跨文化交際是一種對英語文化的深刻理解,卻忽視了中國文化的培養(yǎng)。所以,盡管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但還是過于片面,中國的傳統(tǒng)、特色文化被擱置,由此造成的文化失語癥屢見不鮮。學習語言的關(guān)鍵在于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通過引進茶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特色文化。不過,由于當前我國英語教育環(huán)境不完善,在文化教育方面的確有待于進一步提升。中國的茶文化可以展現(xiàn)出中國悠久的歷史、民俗習慣和傳統(tǒng)美德,融入茶文化可以使英語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此外,關(guān)于跨文化交際本就是一種互相的行為,絕不是學了一門語言就只掌握其背后的文化就足夠,這種“一邊倒”學習方式是不提倡的。
此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還存在這樣的認識誤區(qū),認為只要導入國外文化就可以稱之為英語文化教學,甚至還有人認為英語文化教學只包括英美文化,中國文化可有可無。對于培養(yǎng)現(xiàn)代英語人才而言,片面文化導入是十分不利的,如今的教材內(nèi)容和師資力量都不足以匹配文化學習的需求,由此造成的文化失語癥不足為奇。學生長期接受英美文化,對中華文化不了解,甚至不認同,這樣就會導致本土文化缺失。中國茶文化與西方茶文化的差別僅僅是中西方文化的冰山一角,也尤為關(guān)鍵。茶葉作為世界貿(mào)易中的重要商品,其所溝通的不僅是一份口感,還代表著茶文化的傳承。大學英語中融入茶文化,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區(qū)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學生通過對比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特征,合理運用,學習英語就會十分容易。
早在唐宋時期,喝茶在社會中十分盛行。自唐朝以來,茶從專為上流階級服務的奢侈品轉(zhuǎn)為普通百姓使用的飲品,茶文化逐漸在社會的演變中逐步形成,開始光芒萬丈。中國文人騷客的文章詩詞中涉及到茶的內(nèi)容可謂燦若繁星,為后人所敬仰。與中國茶文化相比,西方的茶文化誕生時間較晚,1700年以前,茶對于西方普通人而言,還只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一個昂貴的奢侈品。后來,英國的大眾群體率先開始消費茶葉,喝茶對于英國人而言,一直都是與日常洗漱吃飯一樣的固定習慣。因此,西方的茶文化最早誕生于英國,英國有五分之四的民眾離不開茶葉,他們最喜歡的是紅茶,中國人最喜歡的是綠茶,兩國的茶文化既有交融之處,也有很大的不同。將這些差異融入到英語教學之中,可以先通過母語進行知識輸入,了解文化,為學生創(chuàng)造相應的學習氛圍。遇到一些特色文化課通過母語進行翻譯,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因此,在文化失語癥改善方面,不存在母語與英語學習之間有什么沖突,而是在于如何運用母語更好地促進英語學習和文化的掌握。
2.1 拓寬英語文化教學范疇
茶文化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并且在英語世界也有相當?shù)挠绊懥?,因此,適當引入茶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可以加強學生對自身文化的了解和積淀,不至于在未來接觸太多英語文化而迷失掉自己。同時,在大學英語中引入茶文化可以引發(fā)學生思考,增長見識。在教學中引入茶文化,可以增長學生的閱歷,教師可通過講授中西方經(jīng)典茶文化,鼓勵學生閱讀英文課外作品,了解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區(qū)別,比如《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洛桑覺寺》等,這些著作涵蓋了英國茶文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英國茶文化與中國茶文化的差異??傊?,英語文化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突破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限制。教師要為學生積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其得到全面的鍛煉。在教學中,必須要了解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脫離了文化的語言沒有靈魂,語言的差異正是由于文化的差異才得以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時才能夠更好地進行理解。
2.2 了解中國茶文化的精髓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單就一個茶文化就值得全世界的人充分研究,內(nèi)涵豐富。茶文化對于人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因其傳播廣泛,歷史悠久而受到了歷代人士的認可。通過茶文化,我們可以領略到豐富的茶道、茶禮、茶藝,還有儒家思想等重要文化精髓。這些內(nèi)容不僅值得中國人自豪,也讓世界為之震撼。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人文典故,了解茶文化的精髓,提高自身文化素質(zhì)。學生要學習英語并不是簡單掌握英語技能、了解西方文化,而是要結(jié)合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才能夠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
2.3 拓寬國際視野
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辨別中西方文化,充分吸收二者的精髓,認清文化帶來的思維反差。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茶葉貿(mào)易如火如荼,茶文化亦因此而名揚四方。要學會將優(yōu)秀的茶文化介紹給其他國家和民族,并得到他們的認同,這也是培養(yǎng)國際視野的重要內(nèi)容。學生具備國際視野,可以實現(xiàn)文化的交融,解決中國文化失語的現(xiàn)象。
2.4 對比中西方茶文化差異
語言是文化的體現(xiàn),文化是語言的載體,漢語和英語之所以會有不同的使用習慣,主要就是文化的差異造成的。比如,在英語的聽力和閱讀教學部分中,總會涉及到一些新的詞匯,以中英茶文化的差異為例,諸如Blacktea,Softdrinks這樣的詞語,如能通過文化歷史的角度去講解,會使學生掌握起來更加容易。那么,涉及到聽力和閱讀部分時,也會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內(nèi)容。
2.5 重視茶文化引入的層次感
在英語教學中,為了突出教的作用,教師要重視茶文化引入的層次感,以學生的認知為主,尊重接受知識的規(guī)律,由此方能推動茶文化的順利延展和英語教學的繼續(xù)進行。教師要對學生講授茶文化相關(guān)知識和相關(guān)詞語,以更加系統(tǒng)而又簡明扼要的方式去闡述。茶文化的引入需要循序漸進,這樣才能夠體現(xiàn)出層次感,尊重認知的規(guī)律。而且,為了豐富文化教學,還要通過茶文化引入其他文化,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重視文化引入的層次感可以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學習英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學生可以大大受益。
綜上所述,在大學英語文化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全新的方式進行改革,才不會出現(xiàn)中國文化失語癥。當代大學英語教學過于側(cè)重西方文化的灌輸,忽略了中國文化,學生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總會因不知一些中國的特色文化而出現(xiàn)交際障礙。通過茶文化引導英語文化教學,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了解漢語和英語之間的思維差別,使英語學習更加如魚得水,避免失語現(xiàn)象。
[1]蔣惠英.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狀及原因研究[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0(1):129-130.
[2]姜曉光,李瑩.試析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及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9):76-77.
[3]張蔚,米家全,孫波.大學英語教學“中國文化失語癥”及其對策研究[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457-460.
[4]劉翌欣.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母語文化失語現(xiàn)象和對策研究現(xiàn)狀回顧[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115-118.
[5]魏朝夕.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中國文化的輸入——由“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引發(fā)的思考[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3):305-307.
[6]卜霄艷.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克服文化失語——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J].科技資訊,2007(22):153-154.
[7]逯陽.跨文化交際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研究——以大學英語教學為核心[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57-60.
[8]周曄昊,李爾潔.從“中國文化失語癥”反思商務英語教學——也談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中國文化意識培養(yǎng) [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6(2):3-6.
[9]安然.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教育芻議——反思“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J].時代文學(上半月),2011(2):167-168.
[10]毛晉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失語問題及其對策——以地方性大學非英語專業(yè)為例[J].天中學刊,2014(3):135-137.
楊建道(1977-),男,河南鄭州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英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