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恒蓮
(沛縣農委水產站,江蘇 沛縣 221600)
藕塘套養(yǎng)小龍蝦是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相互利用、相互補充的一種新的生產模式,可充分利用藕塘的自然環(huán)境,通過人工調整使藕塘內的水體、水草、水生動物資源以及其他物質和能源充分被小龍蝦利用。
藕塘中的零星的藕把子和拾不起來的小藕,腐爛后危害很大,污染的水體很容易產生各種病菌,而且這些病菌能一直潛伏在藕塘里,第二年種的藕就會被它們感染,感染的藕就會長黑斑,整個藕品質就會下降,價格降低。在藕塘采收后的空閑期,養(yǎng)殖的小龍蝦能把腐爛的藕吃掉,可提高藕塘的利用率。小龍蝦的排泄物又能為藕塘增加有機肥料,由此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
應選擇靠近水源、水質良好、地勢低洼、相對平整、土質肥沃、無工業(yè)和生活污染的藕塘。塘口為長方形,背風向陽,面積10×667 m2左右。距離田埂1.0~3.0 m 處挖寬 2.0~5.0 m、深 0.6~0.8 m“十”、“回”或“井”字型蝦溝,蝦溝面積占總面積的5%~15%。進排水口分設在藕塘的兩角,并用25目的不銹鋼網(wǎng)片封口。塘埂四周用60 cm高的塑料膜作防逃設施,塑料膜底端埋入土下夯實,每隔1 m豎1根立柱將塑料膜固定,以防雨天或夜間小龍蝦逃逸。
在旋地前每667 m2一次性施入40~50 kg復合肥,先犁田,再旋耕?;室噪u糞為好,施肥量要根據(jù)塘底的淤泥肥力靈活掌握,不宜過多。
種藕應選擇少花無蓬、葉莖細短、長勢快、枝干發(fā)達、肉質脆嫩、優(yōu)質高產的藕種,如湖藕、白蓮藕等。種藕一般是臨近栽種才挖起,最好是有3~4節(jié)以上,子藕、孫藕齊全的全藕,要求頂芽完整、種藕粗壯、芽旺、無病蟲害、無損傷。2節(jié)以上或整節(jié)藕均可,若使用前2節(jié)做藕種,后把節(jié)必須保留完整,以防進水腐爛。
谷雨前后,當水溫高于12℃時開始整塘栽種荷藕,荷藕下塘時宜采取隨挖隨選隨栽的方法,也可實行催芽后栽種。如當天栽種不完,應灑水覆蓋保濕,防止葉芽干枯。排藕時,行距2.0~3.0 m,穴距1.5~2.0 m。每穴排藕或子藕2枝,每667 m2栽種600~700株。栽種時分平栽和斜栽,深度以種藕不浮漂和不動搖為度。先按一定距離挖一斜行淺溝,將種藕藕頭向下,傾斜埋入泥中,或者直接將種藕斜插入泥中,藕頭入土的深度10~12 cm,后把入泥5 cm。斜插時把藕節(jié)翹起20~30°以利吸收陽光,提高地溫、提早發(fā)芽,要確保荷葉覆蓋面積約占全池50%,不可過密。另外,在栽種時,原則上藕田四周邊藕尖一律朝向田內,目的是防止藕鞭生長時伸出田外。相鄰兩行的種藕位置應相互錯開,藕頭相互對應,以便將來藕鞭和葉片在田間均勻分布,以利高產。在種藕挖取、運輸、種植時要仔細,防止損傷,特別注意保護頂芽和須根。
清明前,每667 m2投放活螺螄250 kg,產出的小螺螄供小龍蝦作為適口餌料。水草是小龍蝦隱蔽、棲息、蛻殼生長的場所,也是小龍蝦喜食的天然餌料,還能凈化水質,改善水環(huán)境。蝦苗放養(yǎng)前半月對藕塘進行消毒、施肥培育餌料生物、栽種水草。
通常每年8—10月份,選購色澤光亮、活力強、附肢齊全、離水時間短、無傷病的抱卵蝦。選擇這個時間是因為藕已經成熟了,大部分藕都收走了。池塘里只留下一部分種藕,這時候的藕都長得特別硬,小龍蝦的鉗子是夾不住,也夾不動的。8月份放即將產籽的親蝦,第2年的3月份就可以捕撈小龍蝦。選抱籽親蝦每667 m2放75~80 kg,雌雄比例為1.2∶1~1.5∶1,這些親蝦體質好,適應力強,很快能適應蝦塘的環(huán)境,生存下來,親蝦食量大,吃得多,能吃掉大量壞藕,很快把水質凈化下來,再加親蝦大概一個月后就孵化出大批小龍蝦,小蝦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生長,成活率高,可達到85%以上。
補放蝦苗選用本地池塘中自繁自養(yǎng)的大規(guī)格小龍蝦苗種進行放養(yǎng),一般放養(yǎng)規(guī)格為150~200尾/kg,放養(yǎng)密度為15 kg/667 m2。補放蝦苗應一次放足,蝦種下塘前用2%食鹽水或苗種免疫浸泡劑浸泡,可以有效地防止蝦體帶入細菌和寄生蟲。同時每667 m2搭配投放鯽魚種10尾、鳙魚種20尾,規(guī)格為每尾20 g左右,不宜混養(yǎng)草食性魚類,以防吃掉藕芽嫩葉。
如果是本地就近購買的蝦苗、蝦種,要做到隨購隨放;外地購買的蝦苗,在放養(yǎng)前應采取緩苗處理,將蝦苗在池水中浸泡3 min,提起擱置5 min,再次浸泡,如此反復3次,讓蝦苗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后再放養(yǎng),可提高成活率。
小龍蝦屬雜食性,尤其喜食動物性餌料,且貪食。蝦種下塘后第3天開始投喂,日投1~2次,傍晚投足,日投喂量為蝦總體質量的3%左右,主投池塘四周岸邊,適當投到中間淺灘上。一般以3~4種飼料來輪喂為好:投喂3 d配合飼料,投喂1 d冰鮮魚,投喂1 d黃豆,5 d一輪回。投餌后3 h檢查臺上基本吃完,略有剩余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定位、定質投餌,以達到科學投喂、吃飽吃好、快速生長的目的。藕塘中的浮游動物、底棲動物、各類昆蟲、雜草嫩芽等都是小龍蝦的優(yōu)質天然餌料,螺肉、蚌肉、魚肉、玉米、糠餅等是小龍蝦喜食的人工餌料。另外,還有小龍蝦專用的配合飼料。
藕塘養(yǎng)殖小龍蝦應保持適當?shù)乃?,清新的水質。在藕蝦混養(yǎng)中,應以藕為主,以小龍蝦為輔。因此,水位的調節(jié)應服從于藕的生長需要,最好是蝦藕兼顧。栽培初期,藕處于萌芽階段,為提高水溫,保持10 cm水位,隨著氣溫升高,及時加注新水,水位增至20 cm,合理調節(jié)水深以利于藕的正常光合作用和生長。到6月初水位升至1.2~1.5 m,每半月?lián)Q水10 cm;7—9月份,高溫季節(jié),每周換水1次,每次換水10~15 cm;10月份后,每20 d換水1次。換水可采用邊排邊灌的方法,切忌急水沖灌。
小龍蝦交配繁殖水溫為15~25℃,在夏天高溫季節(jié),通過人工調節(jié)水溫促進小龍蝦提早繁育。一般采取以下3種降溫措施:①池塘上架設遮陽網(wǎng),降低池水溫度;②通過池塘噴霧來降低水溫;③通過加入地下水(井水)來降溫。
每月定期消毒,可使用過硫酸氫鉀復合鹽或聚維酮碘。秋分后氣溫下降,葉逐漸枯死,這時,水位控制在25 cm,以提高地溫,促進地下莖充實長圓。平時要注意觀察,根據(jù)情況及時加水或換水。荷藕的生長過程中需要注意防治害蟲,施用藥物后應根據(jù)需要及時更換新水。
小龍蝦的敵害主要有水老鼠、蛇、青蛙、水鳥及一些肉食性魚類,防止敵害進入藕塘的措施有:進、排水口用密網(wǎng)攔截;用鼠夾、鼠籠等捕捉鼠類;在藕塘邊設置一些彩條和草人恐嚇驅趕鳥類;在夜間捕捉蛙類。套養(yǎng)龍蝦的藕塘里千萬不能有黑魚,黑魚是龍蝦的天敵,特別是小龍蝦,很容易被其捕食,所以在藕塘里放龍蝦的時候,要往藕塘里投“清塘凈”,把里面的黑魚除掉。在養(yǎng)藕過程中要做到病、蟲、草綜合防治,藕塘的害蟲有金華蟲和蚜蟲等,因藕塘中套養(yǎng)小龍蝦可將這些害蟲吃掉,因此荷藕很少發(fā)生病害。另外,如有雜草應及時拔掉。
小龍蝦的主要病害有出血病、水霉病、爛鰓病以及黑鰓病等,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5.2.1 出血病 由氣單胞菌引起的蝦敗血病,此病來勢兇猛,發(fā)病率高。病蝦體表布滿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點,特別是附肢和腹部較為明顯,肛門紅腫,小龍蝦一旦感染,不久就會死亡。
防治:若發(fā)現(xiàn)病蝦要及時隔離,并進行池水消毒,每667 m2水深1 m用生石灰25~30 kg化水全池潑灑。
5.2.2 水霉病 由水霉菌引起,患病初期癥狀不太明顯,當癥狀明顯時菌絲已侵入蝦表皮肌肉,向外長出棉絮狀菌絲,形成肉眼可見的“白毛”,病蝦消瘦乏力,活動焦躁,攝食量下降,嚴重者導致死亡。
防治:①在捕撈、運輸、放養(yǎng)過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蝦體損傷。②用1%~2%食鹽水對病蝦進行較長時間浸浴,效果較好。
5.2.3 爛鰓病 由細菌引起,病蝦鰓發(fā)黑,局部霉爛。
防治:①經常清除蝦池中殘餌、污物,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②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2 g對水全池潑灑。5.2.4 黑鰓病 主要是由于水質污染嚴重、蝦鰓絲受霉菌感染引起,癥狀是鰓由紅色變?yōu)楹稚?,直至完全變黑,鰓萎縮。病蝦往往伏在岸邊不動,最后因呼吸困難而死。
防治:保持水體清潔、溶氧充足,定期用生石灰調節(jié)水質。患病蝦用3%~5%的食鹽水浸泡2~3次,每次 3~5 min。
根據(jù)需求選擇適當網(wǎng)目的地籠網(wǎng),地籠下水后,籠梢應高出水面,便于進籠的小龍蝦透氣。地籠網(wǎng)下好后,要經常觀察地籠網(wǎng)中的小龍蝦數(shù)量,較多時,要及時收捕,否則會造成小龍蝦窒息死亡。不需要每天重復收起、放下,每天只要根據(jù)小龍蝦的數(shù)量多少從籠梢中取出龍蝦即可。地籠網(wǎng)使用7~10 d后必須進行徹底沖洗、曝曬。
竹籠是竹子編織成的蝦籠,成“丁”字型筒狀籠子。龍蝦只能進不能出,捕撈時在竹籠中放入食餌引誘龍蝦進籠,通常是傍晚放置早晨收起。
捕撈龍蝦需要注意幾點:①捕撈前3 d禁止向池中沖水,防止幼蝦大量蛻殼,捕撈時造成傷害。②捕撈前禁止使用任何藥物或開始捕撈時必須在休藥期之后。③地籠網(wǎng)眼要控制好,不可卡住未達到上市規(guī)格的龍蝦。④地籠下好后要注意經常觀察,不要讓龍蝦在地籠中堆積過多,否則會使龍蝦窒息死亡。⑤捕撈起的龍蝦要進行分揀,未達到上市規(guī)格的龍蝦要及時放回池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