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山東發(fā)布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王偉
6月16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fā)布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分別是非法添加工業(yè)明膠案、加工銷售有毒凍粉案、生產銷售毒包子案、銷售病死牛案,這些案例中的被告人均因產銷有毒食品被處罰金,并被判處數(shù)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被告人劉明光明知被告人姜宏戰(zhàn)向其求購的工業(yè)明膠被用于食品生產,仍向姜宏戰(zhàn)銷售工業(yè)明膠44.7噸,銷售金額89萬余元。后,姜宏戰(zhàn)使用自劉明光處購買的工業(yè)明膠生產粉絲409.6噸并銷售,銷售金額131萬余元。其間,姜宏戰(zhàn)還向被告人江崇雪轉售工業(yè)明膠3.5噸用于生產豬頭肉、豬拱,銷售金額7萬余元。
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被告人江崇雪、孫振江等人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摻入工業(yè)明膠對豬頭肉、豬拱“掛凍”,共計生產90余噸,銷售金額155萬余元。
裁判結果:法院分別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四年六個月至五年零三個月不等,并處罰金不等。
一審宣判后,被告人不上訴,本案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2006年至2014年,被告人王慶榮從外地收購海草(又稱龍須菜、海藻),組織王發(fā)文(在逃)在博山恒昌食品廠將海草放入工業(yè)用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再用濃硫酸中和,隨后放入蒸鍋進行煮膠,在煮膠過程中添加配方復合肥,再經過注膠、冷凍、切割和晾曬,大量生產凍粉。后將生產的凍粉向周邊地區(qū)銷售,銷售金額達50余萬元。
在生產中,王慶榮負責原料采購、組織生產、銷售,并安排王發(fā)文、張雪芹等人從事生產、推銷、收賬等工作。2010年至2014年,被告人李萍在王慶榮的安排下,負責往煮膠的蒸鍋中添加配方復合肥。
裁判結果:淄博市博山區(qū)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判處被告人王慶榮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張雪芹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李萍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禁止被告人李萍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與食品生產、銷售等有關的活動。
一審宣判后,被告人提出上訴被駁回。
2014年下半年,被告人宋振在明知包子中不能添加含鋁泡打粉的情況下,在其經營的武城縣老臺門包子店生產包子時,添加含硫酸鋁銨的泡打粉,并對外銷售,銷售金額15萬余元。宋振還向加盟其包子店的被告人祁志華、陳延麗提供含有硫酸鋁銨的白色粉狀物用于發(fā)面蒸包子,后祁志華、陳延麗將含有硫酸鋁銨成分的包子對外銷售,銷售金額分別為2.4萬余元、1.8萬余元。
裁判結果:山東省武城縣法院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分別判處被告人宋振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四40萬元;陳延麗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祁志華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4萬元。
一審宣判后,被告人提出上訴被駁回。
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被告人孫克衛(wèi)、鄧深河等18人分別將因病瀕死牛、死因不明?;虿∷琅dN售或介紹銷售給被告人張占;被告人尹振華等3人在養(yǎng)牛期間,分別將各自的因病瀕死牛、死因不明?;虿∷琅dN售給被告人鄧深河、張占;張占單獨或伙同被告人從輝將從上述被告人處收購來的牛屠宰后,將未經檢驗檢疫的病死牛肉銷售給被告人肖凱等人二次銷售,致上述牛肉流向餐桌。其中,張占、孫克衛(wèi)、鄧深河等人的涉案金額分別為22.7萬余元、5.2萬余元、3.6萬余元不等。
裁判結果:濱州市濱城區(qū)人民法院認為,張占等被告人行為均構成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孫克衛(wèi)等人系自首,依法可從輕處罰。張占、孫克衛(wèi)、鄧深河等人多次銷售或介紹銷售,酌情從重處罰。張占等人有犯罪前科,酌情從重處罰。法院以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分別判處上述被告人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至拘役二個月不等,并處罰金不等。
一審宣判后,三被告人提出上訴被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