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川
(海南省萬寧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種子站,萬寧 571500)
雜交水稻組合深兩優(yōu)5814高產示范種植表現(xiàn)及栽培技術
李少川
(海南省萬寧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種子站,萬寧 571500)
深兩優(yōu)5814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華深圳龍崗研究所用Y58S/丙4114組配的秈型兩系超級雜交組合。2015年晚季稻首次引入萬寧市農科所區(qū)試,2016年早季稻至2017年早季稻進行3造次大田生產試種,共計560畝,2017年晚季稻高產示范栽培2000畝,均在不同氣候條件、不同土壤質地上表現(xiàn)為耐肥、抗倒,高抗白葉枯病,抗細菌性條斑病,中抗稻瘟病,抗逆性強、產量穩(wěn)且易于攻高產的適合萬寧市早晚兼用的優(yōu)質品種。介紹了深兩優(yōu)5814在萬寧市大田生產試種與高產栽培種植的表現(xiàn),并總結了其高產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超級優(yōu)質雜交稻;深兩優(yōu)5814;種植表現(xiàn);高產栽培技術
萬寧市地處海南島東南部沿海,水稻種植以早晚雙季稻或冬春種植反季節(jié)瓜菜,連作種植晚季稻的耕作模式。晚季稻常受臺風暴雨影響,早季稻易受“清明風”等低溫雨天氣危害,農情季節(jié)要求早季稻推遲、晚季稻提早播種的趨利避害安排,對品種的抗逆、抗倒與抗病性有更高的要求。深兩優(yōu)5814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華深圳龍崗研究所用Y58S/丙4114組配的秈型兩系超級雜交組合,2009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國審稻2009016),2013年通過海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瓊審稻2013001)。深兩優(yōu)5814抗逆、抗倒、抗病性好,產量高,米質優(yōu),在萬寧市推廣種植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1.1 生物特征 該組合平均株高110.3cm,穗長26.84cm,著粒密,總粒數(shù)205.67粒,最高總粒數(shù)達322粒。結實度:2016年晚季稻受臺風“銀河”影響,結實率仍然達77.5%;2017年晚季稻5點均值為86.85%,山根樂排洋直播田達到90.4%。莖稈粗壯,分蘗力強,劍葉窄直,抽穗整齊,后期轉色好。
1.2 生育期 深兩優(yōu)5814屬感溫型二系組合,全生育期:早季稻為 138~140d,晚季稻 115~118d(直播稻111~113d),與谷優(yōu)629相當。適合萬寧市早季稻推遲(冬至至小寒播種),晚季稻提早(小滿前后播種)的雙季稻耕作方式,利于早季稻抽早穗揚花期避開“清明風”,晚季稻避開“臺風暴雨”侵害影響。對冬季種植反季節(jié)瓜菜,晚季稻連作種植水稻方式的,也為連作冬種及時備耕備種提供足夠的時間。
1.3 抗性表現(xiàn) 深兩優(yōu)5814在萬寧市3年5個造次大田生產試種與示范種植,均表現(xiàn)為中抗稻瘟病,高抗白葉枯與細菌性條斑病,耐肥性好,抗倒性強,各項抗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品種谷優(yōu)629。
1.4 品質表現(xiàn) 整精米率65.8%,長寬比3.0,直鏈淀粉含量16.3%,膠稠度78mm,堊白粒率18%~ 20%,堊白度4.7%~7.4%,達國家《優(yōu)質稻谷》標準二級。
2015年晚季稻首次引入萬寧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區(qū)域,每667m2產量達534.5kg,比對照的當家品種谷優(yōu)629增產33.5kg,增產率6.68%,達到顯著水平。2016年早季稻在萬寧市農科所大田生產試驗種植160畝,每667m2平均產量達662kg;同年晚季稻在本市北片(北大鎮(zhèn))、中片(萬城鎮(zhèn))、南片(禮紀鎮(zhèn))大田生產試種200畝,在受臺風“銀河”的影響下,質地較好的萬城鎮(zhèn)、北大鎮(zhèn)平均產量達528kg;質地較差的禮紀鎮(zhèn)竹林洋沙壤地,也取得435kg的產量。2017年早季稻萬城鎮(zhèn)裕光洋大田試種200畝,每667m2產量達628kg;同年晚季稻高產示范種植2000畝,在不同栽培(直播、插植)、不同區(qū)域、不同土壤質地收獲產量都很好,平均產量為633.7kg,最高田塊產量達687.8kg。
3.1 適宜播種時間 早季稻安排在冬至至小寒,晚季稻安排在小滿前后,最遲要在5月31日前。
3.2 培育多蘗壯秧 精細備秧地,施足基肥,每667m2用沼液水3m3加復合肥20kg,確保培育多蘗壯秧。播種力求做到稀播、均播、精播,秧田播種的種子量控制在10kg以內,鼓勵秧盤育秧。
3.3 合理密植,科學施肥 株行距以13.3cm×26cm,每667m2插1.93萬穴。寬行窄株東西走向,光合利用率高,也有利于采用機械插秧。科學施肥,確保穗粒并重。合理施肥是實現(xiàn)水稻高產優(yōu)質的重要措施之一,施肥的原則是:施足基肥(增施有機優(yōu)質沼液肥),早施、重施分蘗肥,巧施穗肥。深兩優(yōu)5814是耐肥品種,依據幾年來的幾個點大田生產試種與高產栽培示范種植田間信息,每667m2需施純氮 12~15kg、純 P2057~8kg、純 K 8~10kg。據此需求,整備地時和插秧前,施過磷酸鈣38kg、沼液肥 3m3、尿素15kg、氯化鉀 7kg;移栽后 7d,施尿素12kg,加氯化鉀5kg追第1次分蘗肥;移栽后15d,施 N∶P∶K=16∶16∶16的復合肥 20kg追第 2次分蘗肥,提高成穗率。在主穗葉齡約12片左右,稻苗出現(xiàn)同心葉,開始出現(xiàn)拔節(jié),稻穗開始幼穗分化期,葉片逐漸退淡時,看苗巧施穗肥(一般施用N∶P∶K=16∶16∶16 約 8kg/667m2,葉片較濃綠的稻田與晚季稻一般不主張施),以上施肥晚季稻在地力較好的情況下適當減量。
3.4 科學管水 做到泥薄水插秧,寸水回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有水抽穗與灌漿,落干黃熟。夠水移栽插秧,活棵護苗,以利于返青促進生根,灌水分蘗,以達到低分蘗成穗,適時露曬田,提高根活力與抗倒伏能力,后期不宜斷水過早,避免影響結實率與千粒重。
3.5 病蟲害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植保方針。重視秧苗期防治,在移栽前1~2d噴送嫁藥,可選用敵百蟲、加收米、蚜克西(吡蟲啉)綜合防治葉瘟病及螟蟲、薊馬;早季稻主要防治葉瘟病與穗頸瘟病,可用75%的三環(huán)唑;晚季稻分蘗期防治稻縱卷葉螟,幼穗分化期防治三化螟、稻飛虱、紋枯病與白葉枯病及細菌性條斑病,噴藥可每667m2選用5%(水劑)井崗霉素0.25kg和25%蚜克西(吡蟲啉)4小包加20%三唑磷100mL兌水60kg,防治以上病蟲害。
[1]余昔萍.深兩優(yōu)5814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2):75
[2]李小玲,孫小紅.高產優(yōu)質雜交水稻深兩優(yōu)5814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種業(yè),2012(7):62-63
[3]岑劼,韋仁元.深兩優(yōu)5814的特征特性及超高產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8):18-19
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