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 張圍圍
對兒科綜合實訓教學的實踐探究
●郭萍 張圍圍
在兒科護理實踐中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同時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兒科;實驗教學;教學實踐
綜合實驗、模擬實驗是近年來全球醫(y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綜合訓練模擬實驗室的建立,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學生的教學活動為主要教育理念,目前已成為教學的主流。那么如何培養(yǎng)既具有扎實兒科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又具備綜合分析處理問題能力的學生是醫(yī)學教育者當前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
綜合性實驗指的是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綜合運用課程或課程綜合知識培養(yǎng)學生實驗技能和實驗方法的復合性實驗。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處理數據和查閱文獻。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保留原有的教學計劃,在兒科護理學課程結束后增加了綜合仿真實驗課程,并分兩個階段進行。
1.1 第一階段為理論學習和基本技能訓練階段
第一階段的主要內容包括系統地研究兒科護理理論和基本技能訓練。學習理論在大班教學模式下,按照學習內容理論,具備基本技能訓練,理論指導實踐,也可以通過實踐技能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1.2 第二階段為綜合設計性實驗階段
綜合設計實驗定于兒科護理課程結束,并應提前3至4周通知學生,進行準備。
1.2.1 精心選擇實驗素材
實驗材料的選擇與綜合設計實驗課程的成功有直接關系。大班課自主設計綜合實驗的選題則顯得特別重要。與其他的科研課題不同,課題不需要太專或太深,時間不宜過長,兩者必須有一定的融合度,同時要保證可操作性。實驗對象的選擇一般應考慮以下兩個條件:
(1)易于實施,學生操作方便,實驗方法是在學校實驗室條件下可行的實驗內容。對于兒科的實驗來說,有很多候選內容,比如:小兒體質測量和評價、臨床病例分析、兒科病史采集、小兒頭皮靜脈穿刺、奶方配制、混合溶液的配制等。
(2)通過對實驗內容的重新設計,綜合部分可行的內容就可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拓展視野的能力。比如說我們有140個人,可以將學生隨機分為14個小組,每個組選出一個負責人,讓學生運用兒科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綜合性實驗課程的選題。
1.2.2 周密指導實驗設計
在每組學生選擇好實驗課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首先,讓學生完成實驗科目的設計,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圖書館查找相關文獻,結合兒科護理學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根據學?,F有的實驗室條件,相互討論,制定一個綜合性的實驗項目;其次,進行總結和討論,并建立可行的實驗方案。在該項目要在設計負責人的領導下,小組成員完成初稿,并提交給兒科教研主任,由兒科教研主任組織全體教師對學生綜合實驗設計進行分析商討,了解學生設計方法是否科學、可行,能否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最后,組織學生討論,進一步修改和完善綜合性實驗項目,確定最終的實驗方案。
1.2.3 嚴謹實施實驗方案
在實施實驗計劃的過程中,各小組領導要認真組織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協作,嚴格按照最終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一些綜合性實驗需要幫助其他部門,如兔耳靜脈輸液,需要手術和護理部門提供幫助,因此,實驗需要分為兩個階段進行。首先在兒科實驗室進行混合溶液的制備和10%氯化鉀溶液的制備,在學生能夠掌握混合溶液制備方法的基礎上,利用兔耳靜脈穿刺代替頭皮靜脈穿刺模型,在護理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科靜脈輸液和靜脈補鉀的模擬研究。在補鉀過程中,調整溶液濃度和輸液速度,可幫助觀察組成員仔細觀察心率變化,掌握補鉀注意事項。指導教師計劃好綜合實驗課的時間,提前通知小組負責人,由小組負責人召集小組成員協商綜合性實驗的開展事宜,于實驗前一周與指導教師共同制訂實驗時間與場地安排計劃。兒科實驗通常都是在兒科教研室獨立完成的,從準備活動到實驗的進行都由教師全程負責,學生的參與相對偏少。而與以往不同,綜合性實驗從實驗的設計到開展,都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只負責指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運用了不同的實驗技術,對實驗過程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實驗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綜合設計實驗課程,我們認識到綜合設計實驗課具有以下優(yōu)點:
2.1 有利于實驗資源的綜合利用
傳統兒科實驗室僅用于兒科和兒科護理實踐,實驗室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在實驗過程中開展兒科護理綜合實驗,使學生對基本護理課程等技能進行了復習,有利于信息的共享,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兒科護理學綜合實驗,在原有實驗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綜合設計,體現了跨學科滲透的特點,體現了實驗的創(chuàng)新。
2.2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及團隊協作精神
綜合設計性實驗課程,從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前的準備到實驗計劃的實施,均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了傳統兒科實驗統一的操作流程和要求,每個學生都充分參與了實驗的全過程,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動手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和數據獲取能力。綜合設計實驗是以小組為基礎,從實驗方案設計到實施,學生自主合作實驗,從實驗設計到實施,學生獨立或合作實驗、合作學習或個人學習,個人競爭或團隊競爭,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2.3 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綜合性實驗的建立對教師和實驗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需要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了解兒科臨床研究的最新進展,開展綜合性實驗設計,指導學生操作,解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綜合實訓是基礎與專業(yè)知識的有機結合。實驗內容在體現了專業(yè)特色的同時也與實驗教學方法接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
作者單位:商丘醫(yī)學高等??茖W校)
[1]楊延桐,李秀杰,文小軍.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深化實驗教學改革Ⅲ[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2):198-200.
[2]王智彬.高校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思考[J].吉林工程師范學院學報,2005,(4):37-39.
2014年河南省衛(wèi)生廳青年項目,項目編號[WJLX2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