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芳
中藥材的經(jīng)典鑒別法在臨床上應用
●邱芳
目的:探討中藥材的幾種簡單的經(jīng)驗鑒別方法。結論:一般均能正確鑒別中藥材的真?zhèn)渭捌焚|(zhì)的優(yōu)劣。
中藥材;經(jīng)典鑒別法
中藥材的真假,質(zhì)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臨床應用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對于中藥材的鑒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中藥材的鑒別方法有很多,通??煞譃閷χ参镄螒B(tài)的鑒別,對炮制藥材外表性狀的鑒別,用顯微鏡觀察微觀結構的鑒別,以及化學分析、生物測定等鑒別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還是中藥材的經(jīng)驗鑒別法。以下為您介紹幾種簡單的經(jīng)驗鑒別方法:
指用眼睛觀察藥材的形狀、大小、顏色、質(zhì)地、表面或斷面特征,鑒別藥材。
1.1 形狀
是指較固定的外形特征,如圓柱形(黃芪)、圓錐形(白芷)、紡錘形(香附)、雞爪形(味連)、拳形團塊狀(川芎)等。老藥工描述術語很形象,如防風為“蚯蚓頭”;海馬為“馬頭蛇尾瓦楞身”;白芷見“疙瘩丁”;蘄蛇的吻端向上稱“翹鼻頭”;川貝為“懷中抱月”等形象術語來描述中藥材的外觀形狀特征。中藥飲片多數(shù)切成片或段等規(guī)格,根及根莖類有圓片狀、不規(guī)則片狀、段狀等,皮類有卷筒狀(厚樸)、條片狀等。部分細上的藥材及名貴藥材則保留整體。
1.2 大小
主要是指粗略估計(或用測量法準確測量)藥材體積的大小、長短、粗細、厚薄、直徑大小等可辨真?zhèn)巍H鐥d子,用個頭大小2倍的水梔子混用;重樓則用細小的非正品代替等。
1.3 顏色
藥材的顏色一般較固定,但因產(chǎn)地不同,加上條件變化,儲藏不當會發(fā)生改變。也會引起藥材質(zhì)量降低,如:黃芩表面為棕黃色是以黃色為主(兩種以上復合色以一種色調(diào)為主),斷面黃色,加工不當會成為污綠色,則質(zhì)量降低。薏苡仁、蓮子用硫磺熏后呈白色,影響質(zhì)量。
1.4 質(zhì)地
是指藥材的軟硬、堅韌、剛柔、疏松、致密、粘性或粉性等特征。如玉竹、天冬粘性;當歸油潤;郁金角質(zhì)等。
1.5 表面
是指觀察藥材表面是光滑還是粗糙,有無皺紋、皮孔、毛茸,單子葉植物根莖及球莖表面節(jié)上有膜質(zhì)鱗葉、須根痕;蕨類植物根莖有鱗片、毛;葉類中藥的上下表面有茸毛等。這些特征的有無和程度,常是鑒別中藥的主要條件之一。如天麻上端干枯芽稱“鸚哥嘴”,中間點狀突起稱“潛水芽”,底部圓形凹陷背疤痕稱“肚臍眼”等。
1.6 斷面
指觀察藥材自然折斷面,是否平坦、顆粒性、纖維性、膠絲(杜仲)、有無裂片狀或?qū)訉觿冸x以及檢查是否摻有異物。飲片切面,觀察紋理(檳榔切面有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裂隙、筋脈點、油點、小孔等。如“菊花心”(黃芪);“車輪紋”(防已)?!霸棋\紋”(何首烏);“羅盤紋”(商陸);“同心環(huán)”(牛膝)等。
隨著中藥飲片小包裝的普及,有時我們在工作中很難一眼認出具體的品種,如太子參和麥冬,小包裝化后不容易區(qū)別,通過手摸則可以很快區(qū)分,太子參質(zhì)硬、脆而易斷;麥冬則比較柔韌不易折斷。而用手抓握藥材,通過感覺其軟潤程度,還可以判別藥材干濕,如金銀花、菊花等[1]。
鼻聞是指聞氣味,很多中藥具有獨特的氣味。聞時可采用將藥材破碎、折斷、揉搓、熱水浸泡等多種方法。如肉桂氣香濃烈,白鮮皮有羊膻氣,阿魏氣似大蒜臭等。通過口嘗來鑒別藥材的真實滋味,是靠味感來辨別藥材真?zhèn)蔚姆椒?。味感對某些藥材鑒別很有價值,每種藥材的味感是比較固定的,味感也是衡量藥材品質(zhì)的一個標準,如味感有變化,就要考慮品種、質(zhì)量是否有問題[2]。如山茱萸、山楂、木瓜以酸為佳;黃連、黃柏、龍膽則是味極苦者為好;黃精則味苦者不能藥用;甘草味甜而特殊;三七味苦而回甜;遠志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制后略甜,嚼之刺喉感消失;穿心蓮則味極苦,苦至喉部,經(jīng)久苦味不減;薄荷辛而涼;海藻咸而辛;丁香味辛辣,有麻舌感;半夏味辛辣,麻舌而刺喉??趪L藥材時需注意:一是取樣具代表性,在口中咀嚼約1min,使舌面各部位接觸藥液。二是有毒藥材取樣要少,嘗后立即吐出漱口、洗手,以免中毒。
利用某些中藥材遇水后或在水中產(chǎn)生的比較明顯或特殊的變化以鑒定其品種真?zhèn)?、?yōu)劣,是常用的方法。如顯色反應,如天然竺黃遇水逐漸變?yōu)榈G色或天藍色,并產(chǎn)生氣泡,有較強的吸舌力;人工竺黃遇水不變色。旋轉現(xiàn)象,如麝香粉末少許置熱水中,不立即溶化且水微黃,澄清,溶液氣味芳香濃郁,水面無油珠急速旋轉如飛而漸沸溶化。膨脹反應,胖大海水浸后膨脹為海綿狀,可達原體積的6~8倍,同屬植物圓粒蘋婆水浸后膨脹較慢,至原體積的3~4倍,為偽品。沉浮反應,海金沙入水漂浮,偽品入水后紅色粉末沉于水底(如棕紅色礦物細粉等)。粘液反應,小通草(旌節(jié)花科植物)遇水吸水滑膩,(山茱萸科植物)遇水粘滑。乳化反應,乳香加水共研,呈白色或黃白色乳濁液。泡沫現(xiàn)象,遠志因含有皂苷水浸液振搖可產(chǎn)生持續(xù)性泡沫,且10min內(nèi)不消失[3]。熒光反應,一些藥材的水浸液或煎煮液在日光下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板藍根水煎液顯藍色熒光。
某些藥材用火燒之,能產(chǎn)生特殊的氣味、顏色、煙霧、閃光或響聲等現(xiàn)象,據(jù)此來鑒別中藥材的真?zhèn)蝺?yōu)劣。如麝香少量灼燒,初則迸烈,隨即熔化膨脹起泡,油點似珠,香氣濃烈,灰燼為白色或灰白色;血竭取粉末于紙上,用火烘烤即熔化,無擴散的油跡,對光照視呈鮮艷的紅色。用火點燃,冒煙嗆鼻,有苯甲酸樣香氣。
總之,只要具備較為豐富的中藥材理論知識,再通過眼看、手摸、鼻聞、口嘗、水、火試等方法,抓住藥材的性狀、大小、色澤、表面特征、斷面紋理、氣味、質(zhì)地疏松等幾個主要方面,一般均能正確鑒別中藥的真?zhèn)渭捌焚|(zhì)的優(yōu)劣。必要時應查閱藥典、中藥圖譜、地方藥品標準、植物分類檢索等資料。有條件時仍應采用現(xiàn)代化的檢測手段,以免發(fā)生藥材鑒別錯誤,確保臨床用藥有效、安全。
(作者單位:武義縣中醫(yī)院中藥房)
[1]李彥榮.淺談中藥材鑒別的幾種方法[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3(5):175-176.
[2]李敏,郭力.中藥學專業(yè)知識[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7:5.
[3]李家實.中藥鑒定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