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燕
淺談腦卒中病人的臨床護理
●周春燕
腦卒中又叫中風,呈急性發(fā)病,來勢兇猛,常常危及生命,是我國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風病急性期的治療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護理工作的質(zhì)量,護理工作是搶救中風病人全部過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僅能改善患者的預后及促進患肢功能恢復,還能減少并發(fā)癥,縮短住院時間。
腦卒中;護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并且呈急性發(fā)病,來勢兇猛,常常危及生命,是我國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腦卒中又叫中風,臨床上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其特點為∶發(fā)病急,來勢兇猛,變化快,多有后遺癥。中風病急性期的治療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護理工作的質(zhì)量,護理工作是搶救中風病人全部過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僅能改善患者的預后及促進患肢功能恢復,還能減少并發(fā)癥,縮短住院時間。
出血性患者在1周之內(nèi)要絕對臥床休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搬動。病室內(nèi)應肅靜、整潔,盡量減少流動人員往來,室內(nèi)宜保持空氣新鮮流通,避免陽光和對流風刺激。頭部置冰袋以降低腦代謝,減少耗氧量。同時,頭位不宜過高,頭位可抬15°~30°,使病人臥像出血側,有助于改善腦水腫,并可防止舌根后倒堵塞咽喉。病人衣服應清潔寬舒,必要時可不穿衣服以便于搶救及護理。
中風病人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對進食困難者除鼻飼混合奶外,應每天給菜湯200毫升,可以用新鮮的帶綠葉蔬菜,或者綠豆湯、鮮果汁亦可。意識障礙及吞咽困難的患者,在起病24小時后癥狀未見好轉者應下胃管,從胃管給予清談、營養(yǎng)豐富、低脂、高蛋白的流質(zhì)飲食,并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及低脂飲食,以增強病人抵抗力。每日、每次飲食用量及溫度遵醫(yī)囑,同時,要注意胃管的保護。
昏迷病人常不能自排尿,膀胱膨脹而引起躁動,可用手輕揉病人的膀胱底部或放置熱水袋以協(xié)助排
尿,切不可用力過猛。必要時留置導尿管,大便不能自排者,應遵醫(yī)囑洗腸,或保留灌腸,不然,因排便困難而用力排便時,可引起顱內(nèi)壓增高而誘發(fā)腦病或再度出血。故應保證病人1~2天大便1次,飲食宜清淡,以新鮮蔬菜、含粗纖維高的食物為主。
患者由能從事體力勞動者突然意識不清、肢體癱瘓,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大約有80%左右的腦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和心理負擔,部分患者有焦慮、抑郁癥狀,可見心理護理的重要性,而腦卒中患者多見于老年人,他們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上致殘,更易于產(chǎn)生焦慮、憂郁、緊張、無能為力等心理變化,由健康變?yōu)榘c瘓,這一變故使患者感到悲痛欲絕、性格怪異;因此,針對患者這一種病情反應,要避免刺激,耐心開導,把患者當作自己的親人,愛心體貼,談論有趣的話題,在精神上給予安慰、生活上予以細心照顧,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祥和的環(huán)境,讓患者感到心情舒暢、樂觀,積極配合治療。
癱瘓肢體在24小時內(nèi)應保持功能位,并注意輕揉按摩肢體;對無意識障礙的腦?;颊?,次日就可以進行功能訓練,可配合針灸,此時,患者處于被動體位,須按關節(jié)活動范圍進行被動運動如癱瘓肢體關節(jié)腫脹、疼痛、活動受限,應從近關節(jié)端開始,由近及遠按摩,關節(jié)部位以熱毛巾溫敷。腦出血患者意識清楚早期可在床上做被動運動,上肢做抬舉,下肢做伸屈運動,待病情穩(wěn)定后,可逐漸下床鍛煉,以主動鍛煉為主,讓患者在護士或家屬攙扶下先站立,雙臂攀住,身體挺直,鍛煉時間一般3次/天,分別安排在晨起、輸液后、睡覺前?;顒恿恳鹑赵黾?。如果病人能夠站立時應盡早攙扶病人鍛煉走路,先在別人幫助下行走,逐漸過度到自己扶持物體,例如床欄、單杠等,并且鍛煉兩腿抬高用患側持重站立,適應后持拐杖或徒步行走。
在訓練時應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并注意發(fā)音時的口型,細心講解發(fā)音要領,反復訓練。護士除耐心反復地進行發(fā)音訓練外還應掌握多方面的訓練技巧,模擬人的動作、手勢、口型等方法,使患者盡量體會、理解、模仿發(fā)音,直到能對話。
要注意病室內(nèi)溫度的相對恒定,注意保暖、不要受涼;有活動性義齒應取下保養(yǎng)清潔;意識障礙者應取頭側位,口角放低,以利于口腔內(nèi)分泌物及嘔吐物的排出,每日用生理鹽水或淡鹽水清洗口腔1~2次,為防止食物反流,鼻飼前應徹底吸痰,鼻飼后半小時嚴禁搬動病人,以免引起嘔吐,每2~3小時翻身叩背1次,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或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給予霧化吸入。
大小便失禁患者要及時更換污染物,并用溫開水清洗前后二陰。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留置導尿,留置導尿患者應每3~4小時放尿一次,每次尿量最多不得超過500ml,下接無菌接尿管及尿瓶,并每日更換1次;每次換導尿管1次,留置導尿時間不宜過長,一般2~3周后應停止導尿管的使用,改用外部引流裝置。。
偏癱病人由于臥床及大小便失禁易發(fā)生褥瘡。因此要保持患者個人衛(wèi)生,床鋪保持平整、干燥、無渣屑,每2~3小時翻身1次,并仔細觀察受壓部位有無將要發(fā)生褥瘡的跡象。翻身時要輕,避免推、拉、拖動作,以防揉破皮膚,便器要保持完整無損,骨骼受壓處墊上氣圈。保持皮膚的清潔和干燥,臥床患者每周應擦浴或洗澡1~2次,會陰部每天清潔一次,大小便后隨時清洗。定時按摩,特別是骨突部位,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傊诜?、勤檢查,切實做到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腦出血患者翻身時禁忌搬動頭部。
(作者單位:武義中醫(yī)院內(nèi)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