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組織支持一致性與新生代員工離職意愿:員工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2017-02-01 08:59:02林英暉
    心理學報 2017年12期
    關(guān)鍵詞:一致性心理影響

    程 墾 林英暉

    (1同濟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 上海 200092) (2上海大學管理學院, 上海 200444)

    1 引言

    員工離職歷來是組織管理者和研究者關(guān)注的焦點問題(Hom, Mitchell, Lee, & Griffeth, 2012)。頻繁的員工離職不僅會增加組織的人力成本和不穩(wěn)定性, 還可能會導致商業(yè)機密泄露、關(guān)鍵客戶流失等問題, 對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Park& Shaw, 2013)。作為一種反映員工想要離開當前組織的心理傾向, 離職意愿能較好地預測離職行為(Mobley, Horner, & Hollingsworth, 1978)。既有研究表明, 組織認同、組織承諾等個體態(tài)度變量與離職意愿負相關(guān)(El Akremi, Colaianni, Portoghese, Galletta,& Battistelli, 2014)。隨著研究的推進, 學者們開始探討工作任務(wù)特征、領(lǐng)導與組織行為等更為可控的外在因素對離職意愿的影響(Babalola, Stouten, &Euwema, 2016)。其中, 作為一種吸引并留住優(yōu)秀員工的重要手段, 組織支持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guān)注(DeConinck & Johnson, 2009)。目前, 關(guān)于組織支持對離職意愿的影響研究成果頗豐,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有待進一步完善。

    首先, 現(xiàn)有研究主要關(guān)注員工進入組織后實際感知到的組織支持(即感知組織支持)對離職意愿的影響, 而忽視了員工在入職前對組織支持的預期(即預期組織支持)的作用。誠然, 相較于預期組織支持, 感知組織支持對離職意愿的影響更為直接,但若就此而忽視預期組織支持在離職意愿形成過程中的影響可能是不妥當?shù)?。離職意愿是員工在經(jīng)歷了不滿意之后做出的退縮性心理選擇(Porter &Steers, 1973), 其形成是一個動態(tài)的心理演化過程,而員工對組織相關(guān)方面的實際感知與預期之間的比較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Cranny, Smith, &Stone, 1992)。如果組織沒有履行招聘時做出的承諾,就可能會引發(fā)員工心理契約破裂, 進而促進離職意愿的形成(Johnson & O’Leary-Kelly, 2003)。鑒于此,Sutton和Griffin (2004)指出, 綜合考量雇傭前的預期與雇傭后的經(jīng)歷可能是更為深入地理解離職意愿形成機制的突破口, 但現(xiàn)有研究對此鮮有探討。

    其次, 現(xiàn)有研究在探討組織支持影響離職意愿的中介機制時, 主要聚焦在組織或工作相關(guān)因素,而對組織或工作之外的因素則較少關(guān)注。誠然, 組織認同、工作滿意度等變量已被證實能較好地預測離職意愿, 但多數(shù)研究結(jié)果表明, 這些變量在組織支持影響離職意愿的過程中只起到部分中介作用(Shen et al., 2014)。由此可以推測, 組織支持與離職意愿之間還可能存在其他中介機制。事實上, 員工的身心健康、生活狀況等也會影響離職意愿的形成(Amin & Akbar, 2013), 且這些非工作相關(guān)因素也會受組織支持的影響(Caesens, Stinglhamber, & Ohana,2016)。因此, 本研究認為, 綜合考慮工作相關(guān)因素和非工作相關(guān)因素有利于更為全面地理解組織支持影響離職意愿的中介機制, 而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員工幸福感正是一個十分貼合的切入點。已有研究指出, 員工幸福感與離職意愿負相關(guān)(Zheng, Zhu,Zhao, & Zhang, 2015), 但相關(guān)實證研究仍十分匱乏。

    另外, 盡管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guān)注特定類型員工的離職意愿(El Akremi et al., 2014), 但從代際視角出發(fā)探討員工離職意愿的研究仍相當有限(Lu & Gursoy, 2016)。當前, 以“80 后”和“90 后”為代表的新生代員工已逐漸成為職場主力軍。相較于老一代員工, 新生代員工成長于迥然不同的時代背景之下, 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工作價值觀(侯烜方, 李燕萍, 涂乙冬, 2014), 而這些價值觀念又會對其認知與行為產(chǎn)生影響(李燕萍, 侯烜方,2012)。由此可以推測, 新生代員工與老一代員工在離職意愿的形成機制上可能存在差異。目前, 國內(nèi)學者對新生代員工離職意愿的形成機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討(韓宏穩(wěn), 2016)。但總體而言, 關(guān)于新生代員工離職意愿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基于以上分析, 本研究將綜合考量預期組織支持與感知組織支持的配對情況, 運用心理契約理論,探討雇傭前后的組織支持一致性對新生代員工離職意愿的影響機制。具體而言, 首先, 本研究將預期組織支持與感知組織支持的配對情況概念化為組織支持一致性, 探討在組織支持一致性表現(xiàn)為一致和不一致的情況下新生代員工離職意愿的高低,并對這兩種情況進行比較; 其次, 本研究引入員工幸福感作為中介變量, 以反映組織支持一致性影響新生代員工離職意愿的內(nèi)在機制。

    2 理論與假設(shè)

    2.1 組織支持及其配對情況

    組織支持最早由 Eisenberger, Huntington,Hutchisom和Sowa (1986)從感知層面進行界定, 指員工對組織如何看待其價值與貢獻以及關(guān)心其利益的一種看法。簡言之, 就是員工感受到的來自組織方面的支持(凌文輇, 楊海軍, 方俐洛, 2006)。組織支持不僅可以影響已就任于該組織的員工, 同時也會對希望加入該組織的求職者產(chǎn)生影響。盡管求職者在沒有正式成為組織成員之前無法感知組織的實際支持, 但關(guān)于組織支持的信息會使求職者形成一定的心理預期(Casper & Buffardi, 2004)。因此,根據(jù)員工在雇傭前的預期組織支持與雇傭后的感知組織支持之高低程度, 可以形成圖1所示的4種配對情況:①低預期?低感知; ②高預期?高感知;③高預期?低感知; ④低預期?高感知。其中, 前兩種情況屬于組織支持一致, 后兩種情況屬于組織支持不一致。

    圖1 組織支持配對情況

    2.2 心理契約理論、組織支持一致性與離職意愿

    心理契約理論認為, 員工與組織之間存在著內(nèi)隱的、未書面化的相互期望, 員工會對雇傭雙方之間的互惠義務(wù)形成一系列的信念, 且這種信念通常始于招聘階段(Rousseau, 1990)。Robinson, Kraatz和Rousseau (1994)研究發(fā)現(xiàn), 員工認為組織應盡的義務(wù)主要包括提供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公平的薪酬、培訓的機會以及對私人問題提供支持等。由此可見,組織支持是員工心理契約的重要內(nèi)容。當組織履行其在心理契約中應盡的義務(wù)時, 員工的心理契約得到兌現(xiàn), 因而員工會愿意繼續(xù)留在組織中(Ho,2005)。而當組織未履行或未能完全履行其在心理契約中應承擔的責任時, 就可能會引發(fā)員工心理契約破裂, 進而促進離職意愿的形成(Lo & Aryee,2003)。預期組織支持與感知組織支持的 4種配對情況反映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契約滿足, 因而會對離職意愿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高預期?高感知”組織支持一致的情況下,組織很好地滿足了員工對組織的期望, 員工的心理契約處于一種滿足的狀態(tài)(Ho, 2005)。根據(jù)社會交換的互惠規(guī)范, 獲得較多組織支持的員工具有更高的組織承諾, 并展現(xiàn)出更低的離職意愿(Tuzun &Kalemci, 2012)。而在“低預期?低感知”組織支持一致的情況下, 雖然組織也如實地踐行了其對員工的承諾, 員工的心理契約也確實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但這并不意味著員工就會感到滿意。作為一種激勵手段, 低水平的組織支持, 如基本的工資、常規(guī)的休假等, 只是一種保健因素, 所能達到的效果僅限于不讓員工感到不滿意。在中國, 老一代員工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磨礪了他們踏實肯干、吃苦耐勞的精神。而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 多數(shù)新生代員工為獨生子女, 從小就得到較多寵愛; 且由于改革開放后經(jīng)濟社會得到極大發(fā)展, 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使新生代員工對工作有更高的要求, 如彈性靈活的工作時間、有趣融洽的工作氛圍等(侯烜方等, 2014)。由此可以推測, 以往適用于老一代員工的較低水平的組織支持很可能達不到新生代員工的要求, 進而導致較高的流動性?;诖? 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shè):

    假設(shè)1:相較于“低預期?低感知”組織支持一致,在“高預期?高感知”組織支持一致的情況下, 新生代員工的離職意愿更低。

    在“高預期?低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的情況下,員工實際得到的組織支持與其入職前所被承諾的組織支持存在較大差距, 這會引發(fā)員工心理契約違背(Morrison & Robinson, 1997)。對于員工而言, 組織食言是一種組織失信的表現(xiàn), 意味著雇傭關(guān)系出現(xiàn)了不平等的交換; 如果員工認為自己已履行對組織的責任, 那么員工很可能會因為組織沒有給予其應得的報酬而感覺受到欺騙, 進而降低組織承諾水平與留任意愿(Cassar & Briner, 2011)。相反, 在“低預期?高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的情況下, 雖然員工的心理契約狀態(tài)也屬于失衡范疇, 但這是一種積極的失衡。當組織實際提供的支持多于員工預期的組織支持時, 如意料之外的加薪、更多的晉升機會等,組織與員工之間的社會交換關(guān)系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這有助于提高員工的組織承諾, 并降低員工的離職意愿(Wayne, Shore, & Liden, 1997)。在中國,相較于老一代員工, 新生代員工表現(xiàn)出更多的功利導向和內(nèi)在偏好, 注重平等與公平(侯烜方等,2014); 如果組織無法滿足員工的需求甚至采取了欺騙的手段, 那么員工的心理契約將會受到嚴重破壞, 進而促進離職意愿的產(chǎn)生(錢士茹, 徐自強, 王靈巧, 2015)。同時, 新生代員工也表現(xiàn)出更多的自我導向和冒險精神(Cogin, 2012); 因而當組織實際提供的支持沒有達到預期時, 新生代員工會更傾向于并敢于離職。基于此, 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shè):

    假設(shè)2:相較于“高預期?低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 在“低預期?高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的情況下,新生代員工的離職意愿更低。

    如前所述, 當員工開始一份新工作后, 他們會將雇傭前的預期組織支持與雇傭后的感知組織支持進行比較, 形成高低配對的 4種情況。顯然, 相較于其他三種情況, 在“高預期?低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的情況下, 員工的離職意愿最高; 進言之,離職意愿在“高預期?低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的情況下比在組織支持一致的情況下要高。而在“低預期?高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的情況下, 員工會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溢出, 回報組織的動機會被激發(fā)。這種互惠動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離職意愿(Parzefall,2008), 但本研究認為這種弱化作用是相對有限的。具體而言, 一方面, 如果員工的預期組織支持相對較低, 很可能意味著組織本身的綜合實力并不強,故組織所能實際提供的超出員工預期的組織支持也就相對有限。另一方面, 新生代員工不僅關(guān)注短期利益, 同時也重視長遠發(fā)展, 表現(xiàn)出更多的成就導向, 擁有更高的期望和目標(Twenge, Campbell,Hoffman, & Lance, 2010); 因而在面對當前國內(nèi)相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時, 加入實力欠佳的組織可能是一種迫于外界形勢的暫時性行為; 在其短期需求得到滿足后就會開始尋求其他途徑以實現(xiàn)長遠利益,本身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潛在離職意愿。因此, 本研究認為, “低預期?高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帶來的積極心理溢出對離職意愿的弱化作用相對有限, 新生代員工離職意愿在“低預期?高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的情況下與在“低預期?低感知”組織支持一致的情況下是相近的。故整體而言, 相較于組織支持一致的情況, 在組織支持不一致的情況下, 員工的離職意愿更高?;诖? 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shè):

    假設(shè)3:預期組織支持與感知組織支持越一致,新生代員工的離職意愿越低。

    2.3 員工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作為積極心理學的重要內(nèi)容, 員工幸福感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guān)注(Singh, Burke, & Boekhorst,2016; 鄭曉明, 劉鑫, 2016)。Page和Vella-Brodrick(2009)認為, 員工幸福感涵蓋了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工作情感與工作滿意度。進一步地, Zheng等(2015)認為, 員工幸福感不僅是員工對工作與生活方面滿意度的感知, 也是對工作與非工作層面的情感體驗與滿足狀態(tài), 可以分為工作幸福感、生活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三個維度; 同時, 他們基于中國情境和中國樣本開發(fā)了一個有效的測量工具。因此, 本研究對員工幸福感的界定遵從 Zheng等(2015)的操作性定義。

    從現(xiàn)有研究來看, 員工幸福感不僅與工作特征、個體特質(zhì)有關(guān)(Houkes, Janssen, De Jonge, &Bakker, 2003), 還可能會受到領(lǐng)導與組織方面的影響(李愛梅, 王笑天, 熊冠星, 李斌, 凌文輇, 2015)。其中, 組織支持便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Caesens et al., 2016)。凌文輇等(2006)研究發(fā)現(xiàn), 不同于西方的單維結(jié)構(gòu), 中國情境下的組織支持包含工作支持、關(guān)心利益和員工價值認同三個維度。其中, 工作支持包括對員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幫助等; 關(guān)心利益包括關(guān)心員工的生活狀況等; 員工價值觀認同包括為員工的成就感到驕傲等。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情境下的組織支持的三個維度與員工幸福感的三個維度存在較高的契合性。具體而言, 在“高預期?高感知”組織支持一致或“低預期?高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的情況下, 員工如期得到了組織允諾的工作支持, 甚至獲得更優(yōu)的工作條件, 其心理契約得到較大程度的滿足, 這會促進員工形成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和高水平的工作幸福感(Miao & Kim, 2010)。同時, 新生代員工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陳堅,連榕, 2011); 組織兌現(xiàn)家庭方面的支持有助于員工更好地履行家庭責任, 形成高水平的生活幸福感(李愛梅等, 2015)。此外, 新生代員工重視長遠發(fā)展,渴望實現(xiàn)自我價值(侯烜方等, 2014); 幫助員工發(fā)揮潛能、認同員工的價值等組織支持行為可以幫助員工成長, 增強員工對未來的自信與自我認同, 形成高水平的心理幸福感(Ni & Wang, 2015)。相反,在“低預期?低感知”組織支持一致或“高預期?低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的情況下, 員工對組織的心理契約會出現(xiàn)裂痕, 工作積極性降低, 無法妥善處理好工作?家庭沖突, 對自身工作能力產(chǎn)生懷疑, 從而形成較低的員工幸福感(Lyness & Kropf, 2005)。

    根據(jù)員工幸福感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 高員工幸福感意味著員工擁有高工作幸福感、高生活幸福感和高心理幸福感, 可以對離職意愿的形成產(chǎn)生抑制作用。首先, 高工作幸福感意味著員工對當前工作感到滿意, 認為工作有趣且富有意義, 因而愿意繼續(xù)留在組織中工作; 相關(guān)實證研究也表明, 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越高, 其離職意愿越低(Siu, Cheung, & Lui,2015)。其次, 高生活幸福感意味著員工對當前的生活感到滿意, 具有良好的生活狀態(tài); 根據(jù)工作幸福感外溢?交叉動態(tài)模型(鄒瓊, 佐斌, 代濤濤, 2015),員工的生活幸福感可以通過社會互動機制產(chǎn)生家庭?生活沖突或增益來影響工作幸福感, 進而影響員工在組織中的認知與行為, 因而員工的生活幸福感越高, 其離職意愿越低。再次, 高心理幸福感意味著員工認為自身價值得到了組織的認可, 相信自己在組織中得到了成長并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這有助于其形成組織自尊和內(nèi)部人身份認知, 進而削弱離職意愿(黃亮, 彭璧玉, 2015)。相反, 在低員工幸福感的情況下, 員工對工作、生活、自我價值實現(xiàn)以及心理狀態(tài)等方面感到不滿意, 從而表現(xiàn)出更低的組織承諾與更高的離職意愿(Zheng et al., 2015)。綜上, 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shè):

    假設(shè)4:員工幸福感在組織支持一致性與新生代員工的離職意愿之間起中介作用。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樣本與程序

    本研究的樣本來源主要有應屆畢業(yè)生和一般求職者兩類。為了降低共同方法偏差的干擾, 本研究采用分階段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對于應屆畢業(yè)生, 研究人員通過與上海某高校學生就業(yè)辦公室合作, 獲得該校經(jīng)管類專業(yè)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和應屆碩士畢業(yè)生名單, 篩選出屬于新生代的畢業(yè)生, 并對其進行編碼與簡單隨機抽樣; 在征得 226名被試同意后, 進行 3次配對調(diào)研以收集樣本數(shù)據(jù)。第1次調(diào)研在秋季校園招聘會結(jié)束后進行, 研究人員邀請226名被試在其收到的工作邀約中選出最可能加入的組織(若被試無工作邀約, 則終止對該被試的調(diào)研), 并對該組織的預期組織支持進行評估; 同時, 研究人員對被試選擇的組織、入職時間與合同期限進行記錄, 此次調(diào)研共回收有效問卷213份。第2次調(diào)研在被試入職2至6個月后進行,研究人員邀請參加過第1次調(diào)研的213名被試對其所在組織的感知組織支持和自身幸福感進行評估(若被試加入的組織與第 1次調(diào)研時評估的組織不一致, 則終止對該被試的調(diào)研), 此次調(diào)研共回收有效問卷165份。第3次調(diào)研在第2次調(diào)研過去2個月后進行, 研究人員邀請參加過第 2次調(diào)研的165名被試對其離職意愿進行評估(若被試已離職,則離職意愿按最高分計), 此次調(diào)研共回收有效問卷146份。

    對于一般求職者, 研究人員通過與上海某高校MBA班級中若干名在企業(yè)擔任人力資源核心崗位的學員合作, 進行3次配對調(diào)研以收集樣本數(shù)據(jù)。第1次調(diào)研在人力資源部發(fā)出工作邀約后進行, 研究人員從人力資源部獲得擬錄用求職者的相關(guān)信息, 篩選出屬于新生代的求職者, 并對其進行編碼;然后向被試獨立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 邀請其對該企業(yè)的預期組織支持進行評估, 并著重向被試承諾所有數(shù)據(jù)的保密性以及強調(diào)真實作答的重要性, 此次調(diào)研共發(fā)放182份問卷, 收回有效問卷143份。第2次調(diào)研在被試入職2至6個月后進行, 研究人員邀請參加過第1次調(diào)研的143名被試對其所在企業(yè)的感知組織支持和自身幸福感進行評估(若被試沒有接受第1次調(diào)研時所評企業(yè)的工作邀約, 則終止對該被試的調(diào)研), 此次調(diào)研共回收有效問卷128份。第3次調(diào)研在第2次調(diào)研過去2個月后進行, 研究人員邀請參加過第2次調(diào)研的128名被試對其離職意愿進行評估(若被試已離職, 則離職意愿按最高分計), 此次調(diào)研共回收有效問卷112份。

    整個調(diào)研得到相關(guān)學校和企業(yè)的積極配合與協(xié)助, 共發(fā)放問卷 408份, 收回有效問卷 258份,總有效回收率為 63.24%。在最終樣本中, 男性占52.12%, “80 后”占 43.41%, “90 后”占 56.59%, 本科及以上學歷占 91.09%, 基層職員占 51.16%, 管理人員占48.84%, 涉及金融、房地產(chǎn)、咨詢和旅游服務(wù)等行業(yè)。

    3.2 測量工具

    本研究優(yōu)先選擇在中國情境下開發(fā)并被驗證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 采用回譯法將英文量表翻譯為中文。量表均采用Likert 7點計分法, 1表示非常不同意, 7表示非常同意。

    組織支持:

    采用凌文輇等(2006)開發(fā)的本土組織支持量表, 共24個題項, 包括工作支持、關(guān)心利益和員工價值認同3個維度。在本研究中, 感知組織支持的測量直接使用該量表, 而預期組織支持的測量則遵照Casper和Buffardi (2004)的操作建議對該量表作相應的修改, 如將“組織幫助員工發(fā)揮工作潛能”改為“組織將會幫助員工發(fā)揮潛能”。在本研究中, 感知組織支持和預期組織支持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分別為 0.97 和 0.96。

    員工幸福感:

    采用Zheng等(2015)開發(fā)的本土員工幸福感量表, 共18個題項, 包括工作幸福感、生活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 3個維度, 如“總體而言,我對我從事的工作感到非常滿意”。在本研究中, 員工幸福感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5。

    離職意愿:

    采用Mobley等(1978)開發(fā)的離職意愿量表并參考翁清雄和席酉民(2010)的篩選建議,共 4個題項, 如“對目前的工作, 我時常覺得厭煩,想換個新的單位”。在本研究中, 離職意愿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87。

    控制變量:

    參照以往離職意愿研究的做法(Zheng et al., 2015), 本研究選取性別、學歷和職位等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作為控制變量。

    3.3 分析技術(shù)

    由于差異分數(shù)的方法可能導致信效度降低、偽相關(guān)等統(tǒng)計問題, 因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使用多項式回歸和響應面分析來研究一致性問題(唐杰,林志揚, 莫莉, 2011)。遵照Edwards和Parry (1993)的建議, 構(gòu)建回歸方程:Z =

    b

    +

    b

    X+

    b

    Y+

    b

    X+

    b

    X×Y+

    b

    Y+

    e

    , 其中Z代表離職意愿, X代表預期組織支持, Y 代表感知組織支持,

    b

    b

    、

    b

    、

    b

    b

    、

    b

    分別是常數(shù)項、X、Y、X、X×Y、Y的回歸系數(shù),

    e

    是誤差項。然后, 計算回歸方程的回歸系數(shù)、響應面沿著一致性線(Y = X)和不一致性線(Y = –X)的橫截線的斜率和曲率。其中, 響應面沿著一致性線的橫截線的斜率(

    b

    +

    b

    )用于檢驗假設(shè) 1; 響應面沿著不一致性線的橫截線的斜率(

    b

    b

    )用于檢驗假設(shè) 2, 曲率(

    b

    b

    +

    b

    )用于檢驗假設(shè) 3。在檢驗假設(shè) 4時, 遵照 Edwards和 Cable (2009)的建議, 將X、Y、X、X×Y、Y的原始值分別乘以在多項式回歸中各自的回歸系數(shù)并加總, 合成一個區(qū)集變量,然后運用回歸分析和Bootstrapping法進行檢驗。

    4 研究結(jié)果

    4.1 驗證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對預期組織支持、感知組織支持、員工幸福感和離職意愿等4個員工自我報告式變量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 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 4因子模型擬合最優(yōu), 達到學界認可的標準且明顯優(yōu)于其他備選模型, 說明變量間具有良好的區(qū)分效度; 單因子模型擬合最差, 說明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問題并不嚴重。

    4.2 描述性統(tǒng)計

    表2報告了變量的均值、標準差和變量間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由表2可知, 預期組織支持與離職意愿沒有顯著的相關(guān)性(

    r

    = –0.04,

    n.s.

    ), 感知組織支持與離職意愿顯著負相關(guān)(

    r

    = –0.82,

    p

    < 0.01), 感知組織支持與員工幸福感顯著正相關(guān)(

    r

    = 0.51,

    p

    < 0.01),員工幸福感與離職意愿顯著負相關(guān)(

    r

    = –0.42,

    p

    <0.01), 這為本研究的假設(shè)提供了初步支持。

    4.3 假設(shè)檢驗

    對于組織支持一致性與離職意愿的 3個假設(shè),本研究采用多項式回歸與響應面分析技術(shù)進行檢驗。在檢驗前, 本研究遵照Shanock, Baran, Gentry,Pattison和Heggestad (2010)的建議, 先對各組織支持配對情況的樣本比例進行統(tǒng)計, 以判斷是否有做多項式回歸與響應面分析的必要。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組織支持一致的樣本比例為 48.84%, 預期組織支持小于感知組織支持的樣本比例為 26.35%, 預期組織支持大于感知組織支持的樣本比例為 24.81%,大于Shanock等(2010)建議的10%的閾值。因此, 本研究的樣本數(shù)據(jù)可以進行多項式回歸與響應面分析, 結(jié)果見表3。同時, 為了更直觀地呈現(xiàn)組織支持一致性與離職意愿之間的關(guān)系, 本研究根據(jù)多項式回歸分析結(jié)果中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三維響應面, 見圖2。

    由表3和圖2可知, 響應面大致呈鞍面, 響應面沿著一致性線的橫截線的斜率顯著為負(斜率 =–0.78,

    p

    < 0.001), 說明相較于“低預期?低感知”組織支持一致, 在“高預期?高感知”組織支持一致的情況下, 離職意愿更低, 假設(shè) 1得到驗證; 響應面沿著不一致性線的橫截線的斜率顯著為正(斜率 =0.68,

    p

    < 0.001), 說明相較于“高預期?低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 在“低預期?高感知”組織支持不一致的情況下, 離職意愿更低, 假設(shè) 2得到驗證; 響應面沿著不一致性線的橫截線的曲率顯著為正(曲率 =0.11,

    p

    < 0.05), 說明預期組織支持與感知組織支持越一致, 離職意愿越低, 假設(shè)3得到驗證。

    表1 驗證性因子分析結(jié)果

    表2 本研究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

    對于員工幸福感的中介效應假設(shè), 本研究遵照Baron和 Kenny (1986)的建議進行檢驗, 結(jié)果見表4。模型 2表明集區(qū)變量對員工幸福感具有顯著負向影響(

    β

    = –0.14,

    p

    < 0.001); 模型 4表明, 集區(qū)變量對離職意愿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β

    = 0.22,

    p

    < 0.001);模型5表明, 員工幸福感對離職意愿具有顯著負向影響(

    β

    = –0.40,

    p

    < 0.001); 當集區(qū)變量與員工幸福感同時放入回歸方程(即模型 6)后, 集區(qū)變量仍對離職意愿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β

    = 0.18,

    p

    < 0.001),說明員工幸福感部分中介組織支持一致性與離職意愿之間的關(guān)系。進一步地, 本研究采用Bootstrapping法(重復抽樣10000次)對中介效應值進行估計。結(jié)果顯示, 集區(qū)變量通過員工幸福感影響離職意愿的中介效應值為0.04, 95%置信區(qū)間為[0.02, 0.06], 不包括0, 假設(shè)4得到驗證。

    表3 多項式回歸與響應面分析結(jié)果

    5 結(jié)論與討論

    本研究基于心理契約理論探討了組織支持一致性對新生代員工離職意愿的影響以及員工幸福感的中介作用。通過對多時點收集的258份樣本數(shù)據(jù)的分析, 結(jié)果表明:在組織支持一致的情況下,與“低預期?低感知”相比, 新生代員工的離職意愿在“高預期?高感知”時更低; 在組織支持不一致的情況下, 與“高預期?低感知”相比, 新生代員工的離職意愿在“低預期?高感知”時更低; 總體而言,預期組織支持與感知組織支持越一致, 新生代員工的離職意愿越低; 員工幸福感部分中介組織支持一致性對新生代員工離職意愿的影響。

    圖2 組織支持一致性與離職意愿的響應面

    5.1 理論意義

    表4 層次回歸結(jié)果

    本研究的理論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 本研究綜合考量了雇傭前的預期組織支持與雇傭后的感知組織支持, 探討了這兩種組織支持的配對情況對離職意愿的影響??v觀以往相關(guān)研究,學者們大多聚焦于感知組織支持對離職意愿的影響, 而極少關(guān)注預期組織支持的作用(Casper &Buffardi, 2004), 這使得我們對組織支持與離職意愿之間的關(guān)系缺乏更深入的理解。雖然預期組織支持不一定會對離職意愿產(chǎn)生直接影響, 但其可以通過與感知組織支持之間的對比來影響離職意愿(Sutton & Griffin, 2004)。因此, 本研究根據(jù)Shanock等(2010)的技術(shù)建議, 采用多項式回歸與響應面分析技術(shù), 更加全面深入地探討了雇傭前后的組織支持一致性對離職意愿的影響機制, 不僅揭示了預期組織支持在員工離職意愿形成過程中的參照作用,同時也對組織支持與離職意愿的關(guān)系研究作了有益補充與拓展。

    其次, 本研究探討了員工幸福感在組織支持一致性影響離職意愿過程中的中介作用。以往研究在探討組織支持與離職意愿之間的中介機制時, 大多聚焦于與工作或組織相關(guān)的因素(Shen et al., 2014),而對組織或工作之外因素的探討則十分有限, 這使得我們無法全面深入地理解組織支持影響離職意愿的內(nèi)在機制。隨著社會發(fā)展, 個體越來越重視實現(xiàn)自我價值, 生活與工作越來越密不可分?,F(xiàn)實中,個體的心理狀態(tài)、家庭與工作的關(guān)系等也會對留任意愿產(chǎn)生影響(張勉, 李海, 魏鈞, 楊百寅, 2011)。因此, 如何將工作方面因素與非工作方面因素整合到同一視角下成為離職意愿研究的拓展方向。本研究以員工幸福感為切入點, 證明其在離職意愿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不僅豐富了離職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 同時也拓展了組織支持影響離職意愿的中介機制研究。

    最后, 本研究將研究對象聚焦于本土新生代員工。自改革開放與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 我國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和家庭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重大變遷, 進而對個體的價值觀、偏好與行為等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Chou,2012)。面對相同的組織情境, 新生代員工與老一代員工的認知與行為可能存在代際差異(陳堅, 連榕,2011)。過去具有說服力的理論解釋和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不一定適用于新生代員工, 這無疑是組織管理學術(shù)界和實務(wù)界共同的挑戰(zhàn)。當前, 國內(nèi)學者已對新生代員工開展一定程度的研究(顏愛民, 胡仁澤, 徐婷, 2016), 但聚焦于新生代員工離職意愿的研究仍相對有限。本研究以新生代員工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雇傭前后組織支持的認知比較對離職意愿的影響機制, 不僅豐富了新生代員工離職意愿研究, 同時也有助于深化對新生代員工的認識。

    5.2 實踐啟示

    本研究的結(jié)論對當前組織管理實踐具有一定啟示與指導意義。第一, 組織應當重視員工的需求并積極為員工提供支持。通過實施富有建設(shè)性的支持舉措, 員工可以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是被組織關(guān)心和重視的, 這有利于提升員工的幸福感, 降低員工的離職意愿。第二, 組織在招聘員工的過程中應盡量實事求是地發(fā)布關(guān)于組織支持方面的信息, 不能為了一時吸引求職者的關(guān)注而作出組織無法兌現(xiàn)或只能部分兌現(xiàn)的承諾。否則一旦東窗事發(fā), 就會加劇組織人員結(jié)構(gòu)的不穩(wěn)定性, 給組織的健康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第三, 組織在面對新生代員工時,不能機械地套用過去的管理手段, 而應根據(jù)新生代員工的價值觀念、行為偏好等創(chuàng)新員工管理方式,對其工作內(nèi)容與職業(yè)成長規(guī)劃進行科學設(shè)計, 制定相關(guān)家庭支持政策, 提高員工的心理需求滿足, 從而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留職意愿。

    5.3 研究局限與展望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第一, 盡管本研究采用多時點測量的方式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 但對感知組織支持與員工幸福感的測量是在同一時間點進行的。未來研究應當盡量在不同的時間點對自變量與中介變量進行測量。第二, 本研究中的組織支持與員工幸福感均包含三個維度且彼此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 但為了避免研究內(nèi)容過于交錯冗長, 本研究在假設(shè)提出與數(shù)據(jù)檢驗中并未進行區(qū)別。未來研究可以針對特定維度的組織支持與員工幸福感進行細分研究, 從而更準確深入地反映組織支持一致性通過員工幸福感影響離職意愿的內(nèi)在機制。第三, 本研究在探討組織支持一致性對離職意愿的影響機制時缺乏對邊界條件的考量。員工的幸福感和離職意愿不僅受組織因素影響, 還可能會受到個人特質(zhì)、領(lǐng)導同事、外部環(huán)境等因素的調(diào)節(jié), 而這方面的研究有待未來拓展。

    Amin, Z., & Akbar, K. P. (2013).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of hotel employees: An empiric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pplied Studies, 3

    (3), 662–671.Babalola, M. T., Stouten, J., & Euwema, M. (2016). Frequent change and turnover inten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thical leadership.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34

    (2),311–322.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

    (6), 1173–1182.Caesens, G., Stinglhamber, F., & Ohana, M. (2016).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A weekly study.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31

    (7), 1214–1230.Casper, W. J., & Buffardi, L. C. (2004). Work-life benefits and job pursuit intentions: The role of anticipat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65

    (3), 391–410.Cassar, V., & Briner, R. B. (20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Exchange imbalance as a moderator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violat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8

    (2), 283–289.Chen, J., & Lian, R. (2011).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tional work value.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

    (11), 1692–1701.[陳堅, 連榕. (2011). 代際工作價值觀發(fā)展的研究述評.

    心理科學進展, 19

    (11), 1692–1701.]Chou, S. Y. (2012). Millennials in the workplace: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millennials’ leadership and followership sty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Studies, 2

    (2),71–83.Cogin, J. (2012). Are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 values fact or fiction? Multi-country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3

    (11), 2268–2294.Cranny, C. J., Smith, P. C., & Stone, E. F. (1992).

    Job satisfaction: How people feel about their jobs and how it affects their performance

    .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DeConinck, J. B., & Johnson, J. T. (2009).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supervisor support,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al justice on turnover among sales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 Selling and Sales Management, 29

    (4), 333–350.Edwards, J. R., & Cable, D. M. (2009). The value of value congrue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4

    (3), 654–677.Edwards, J. R., & Parry, M. E. (1993). On the use of polynomial regression equations as an alternative to difference score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6

    (6), 1577–1613.Eisenberger, R., Huntington, R., Hutchisom, S., & Sowa, D.(1986).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1

    (3), 500–507.El Akremi, A., Colaianni, G., Portoghese, I., Galletta, M., &Battistelli, A. (2014). How organizational support impacts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among Italian nurses: A multilevel mediation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5

    (9), 1185–1207.Han, H. W. (2016). Why the new generation of employees frequently turnover: A empirical study from organization justic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34

    (1), 61–69.[韓宏穩(wěn). (2016). 新生代員工為何頻頻離職——基于組織公平視角的實證研究.

    貴州財經(jīng)大學學報, 34

    (1), 61–69.]Ho, V. T. (2005). Social influence on evaluation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fulfill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0

    (1), 113–128.Hom, P. W., Mitchell, T. R., Lee, T. W., & Griffeth, R. W.(2012). Reviewing employee turnover: Focusing on proximal withdrawal states and an expanded criter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8

    (5), 831–858.Hou, X. F., Li, Y. P., & Tu, Y. D. (2014). Work values of Chinese millennial generation: Structure, measurement and effects on employee performance.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6

    (6), 823–840.[侯烜方, 李燕萍, 涂乙冬. (2014). 新生代工作價值觀結(jié)構(gòu)、測量及對績效影響.

    心理學報, 46

    (6), 823–840.]Houkes, I., Janssen, P. P. M., De Jong, J., & Bakker, A. B.(2003). Personality,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employee well-being: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additive and moderating effect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8

    (1), 20–38.Huang, L., & Peng, B. Y. (2015). Occupational well-being and employee innovative job performance: A multilevel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Nankai Business Review,18

    (2), 15–29.[黃亮, 彭璧玉. (2015). 工作幸福感對員工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機制——一個多層次被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

    南開管理評論,18

    (2), 15–29.]Johnson, J. L., & O’Leary-Kelly, A. M. (2003).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organizational cynicism:Not all social exchange violations are created equ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4

    (5), 627–647.Li, A. M., Wang, X. T., Xiong, G. X., Li, B., & Ling, W. Q.(2015). A dual-pathway model of work influencing on happiness: A perspective of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7

    (5), 624–636.[李愛梅, 王笑天, 熊冠星, 李斌, 凌文輇. (2015). 工作影響員工幸福體驗的“雙路徑模型”探討——基于工作要求-資源模型的視角.

    心理學報, 47

    (5), 624–636.]Li, Y. P., & Hou, X. F. (2012). Structure of work values of millennial generation and mechanism of its impact on work behavior.

    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

    (5), 77–86.[李燕萍, 侯烜方. (2012). 新生代員工工作價值觀結(jié)構(gòu)及其對工作行為的影響機理.

    經(jīng)濟管理,

    (5), 77–86.]Ling, W. Q., Yang, H. J., & Fang, L. L. (2006).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POS) of the employees.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8

    (2), 281–287.[凌文輇, 楊海軍, 方俐洛. (2006). 企業(yè)員工的組織支持感.

    心理學報, 38

    (2), 281–287.]Lo, S., & Aryee, S. (2003).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in a Chinese context: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0

    (4), 1005–1020.Lu, A. C. C., & Gursoy, D. (2016). Impact of job burnout on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 Do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matter?.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search, 40

    (2), 210–235.Lyness, K. S., & Kropf, M. B. (2005). The relationships of national gender equality an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with work-family balance: A study of European managers.

    Human Relations, 58

    (1), 33–60.Miao, R. T., & Kim, H. G. (2010).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performance: An Chinese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Service Science &Management, 3

    (2), 257–264.Mobley, W. H., Horner, S. O., & Hollingsworth, A. T. (1978).An evaluation of precursors of hospital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3

    (4), 408–414.Morrison, E. W., & Robinson, S. L. (1997). When employees feel betrayed: A model of ho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develo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2

    (1),226–256.Ni, C., & Wang, Y. (2015).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core self-evaluation on employee’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 Sustainability Studies, 3

    (2), 73–81.Page, K. M., & Vella-Brodrick, D. A. (2009). The ‘What’,‘Why’ and ‘How’ of employee well-being: A new model.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90

    (3), 441–458.Park, T. Y., & Shaw, J. D. (2013). Turnover rat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8

    (2), 268–309.Parzefall, M. R. (2008).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d reciprocity: A study in a Finnish contex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

    (9), 1703–1719.Porter, L. W., & Steers, R. M. (1973). Organizational, work,and personal factors in employee turnover and absenteeism.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0

    (2), 151–176.Qian, S. R., Xu, Z. Q., & Wang, L. Q. (2015).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turnover intention among the new generation employees.

    Mod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 102–113.[錢士茹, 徐自強, 王靈巧. (2015). 新生代員工心理契約破裂和離職傾向的關(guān)系研究.

    現(xiàn)代財經(jīng)(天津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 102–113.]Robinson, S. L., Kraatz, M. S., & Rousseau, D. M. (1994).Changing obligatio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 longitudinal stud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

    (1),137–152.Rousseau, D. M. (1990). New hire perceptions of their own and their employer’s obligations: A study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1

    (5),389–400.Shanock, L. R., Baran, B. E., Gentry, W. A., Pattison, S. C., &Heggestad, E. D. (2010). Polynomial regression with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A powerful approach for examining moderation and overcoming limitations of difference scores.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25

    (4), 543–554.Shen, Y. M., Jackson, T., Ding, C., Yuan, D. H., Zhao, L., Dou,Y. L., & Zhang, Q. L. (2014). Linking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with employee work outcomes in a Chinese context: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s a mediator.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32

    (3), 406–412.Singh, P., Burke, R. J., & Boekhorst, J. (2016). Recovery after work experiences, employee well-being and intent to quit.

    Personnel Review, 45

    (2), 232–254.Siu, O. L., Cheung, F., & Lui, S. (2015). Linking positive emotions to work well-being and turnover intention among Hong Kong police officers: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6

    (2), 367–380.Sutton, G., & Griffin, M. A. (2004). Integrating expectations,experiences, an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new professional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7

    (4),493–514.Tang, J., Lin, Z. Y., & Mo, L. (2011). On the use of polynomial regression in congruence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3

    (12), 1454–1461.[唐杰, 林志揚, 莫莉. (2011). 多項式回歸與一致性研究:應用及分析.

    心理學報, 43

    (12), 1454–1461.]Tuzun, I. K., & Kalemci, R. A. (2012). Organizational and supervisory support in relation to employee turnover intentions.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27

    (5), 518–534.Twenge, J. M., Campbell, S. M., Hoffman, B. J., & Lance, C.E. (2010).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 values: Leisure and extrinsic values increasing, social and intrinsic values decreasing.

    Journal of Management, 36

    (5), 1117–1142.Wayne, S. J., Shore, L. M., & Liden, R. C. (1997).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leader-member exchange: A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0

    (1), 82–111.Weng, Q. X., & Xi, Y. M. (2010).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career growth on turnover intention: The mediated role of career commitment and perceived opportunities.

    Nankai Business Review, 13

    (2), 119–131.[翁清雄, 席酉民. (2010). 職業(yè)成長與離職傾向: 職業(yè)承諾與感知機會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南開管理評論, 13

    (2), 119–131.]Yan, A. M., Hu, R. Z., & Xu, T. (2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generation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 and work-related wellbeing.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3

    (4), 542–550.[顏愛民, 胡仁澤, 徐婷 (2016). 新生代員工感知的高績效工作系統(tǒng)與工作幸福感關(guān)系研究.

    管理學報, 13

    (4),542–550.]Zhang, M., Li, H., Wei, J., & Yang, B. Y. (2011). Cross-over effects or direct effects? The mechanism linking workfamily conflict with outcomes.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3

    (5), 573–588.[張勉, 李海, 魏鈞, 楊百寅. (2011). 交叉影響還是直接影響?工作-家庭沖突的影響機制.

    心理學報, 43

    (5), 573–588.]Zheng, X. M., Zhu, W. C., Zhao, H. X., & Zhang, C. (2015).Employee well-being in organizations: Theoretical model,scale 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6

    (5), 621–644.Zheng, X. M., & Liu, X. (2016). 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al justice on employee well-be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ower distance.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8

    (6), 693–709.[鄭曉明, 劉鑫. (2016). 互動公平對員工幸福感的影響: 心理授權(quán)的中介作用與權(quán)力距離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心理學報,48

    (6), 693–709.]Zou, Q., Zuo, B, & Dai, T. T. (2015). Happiness at work:Definition, measurement levels and causal models.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

    (4), 669–678.[鄒瓊, 佐斌, 代濤濤. (2015). 工作幸福感: 概念、測量水平與因果模型.

    心理科學進展, 23

    (4), 669–678.]

    猜你喜歡
    一致性心理影響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關(guān)注減污降碳協(xié)同的一致性和整體性
    公民與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28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shè)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注重教、學、評一致性 提高一輪復習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測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擴鏈劑聯(lián)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事件觸發(fā)的多智能體輸入飽和一致性控制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日本a在线网址|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 av在线播放精品| 多毛熟女@视频|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制服|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久久久久精品人妻al黑| kizo精华|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久久青草综合色|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亚洲av男天堂|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91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777米奇影视久久|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年|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国产在线观看jvid| 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嫩草影视91久久|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日本91视频免费播放|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香蕉丝袜av|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99香蕉大伊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svipshipincom国产片|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欧美精品av麻豆av|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两性夫妻黄色片|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超碰成人久久|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在线看a的网站|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91麻豆av在线| 人人澡人人妻人|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a 毛片基地|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 日韩伦理黄色片|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丝袜喷水一区|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片内射在线|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少妇 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成年动漫av网址|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成色77777|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日韩电影二区| 欧美人与善性xxx|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国产色视频综合|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我的亚洲天堂|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在线看|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男女边摸边吃奶|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成人手机|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亚洲 国产 在线|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蜜桃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丰满饥渴人妻一区二区三| av在线老鸭窝|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 丰满迷人的少妇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老司机影院成人|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cao死你这个sao货|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人妻综合|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高清av免费在线|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啦啦啦 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av天堂在线播放|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91麻豆av在线|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久久热在线av| 丝袜脚勾引网站|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在线观看国产h片|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观看电影|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婷婷色综合www|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色网站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丁香六月欧美|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久久热在线av|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视频区图区小说| 看免费av毛片|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老司机靠b影院|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videossex|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av天堂在线播放|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中国国产av一级|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一级黄片播放器|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欧美精品av麻豆av| 99久久人妻综合|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久久狼人影院|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成人影院久久| 亚洲av男天堂|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乱人伦中国视频| 性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2|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2区三区|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 99香蕉大伊视频| 看免费av毛片|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丝袜脚勾引网站|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中国美女看黄片|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91字幕亚洲|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自线自在国产av|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麻豆av在线久日|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在线观看jvid|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午夜福利,免费看| 日本wwww免费看|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国产麻豆69|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91成人精品电影|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尾随美女入室|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中文字幕制服av|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av天堂在线播放|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av天堂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人妻一区二区av| 91麻豆av在线|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亚洲国产欧美网| 亚洲,欧美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5区| 我的亚洲天堂|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人人澡人人妻人|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内射| 大陆偷拍与自拍|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成年av动漫网址| 青草久久国产| 在线 av 中文字幕| 大香蕉久久网|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伊人色综图|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夫妻午夜视频|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一级黄片播放器|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尾随美女入室|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区一区二|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午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国产91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香蕉丝袜av|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 久久 成人 亚洲| 人妻一区二区av| av一本久久久久| 天天影视国产精品|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人妻 亚洲 视频| 日韩av免费高清视频| 欧美在线黄色|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国产av| 性色av一级| 又大又爽又粗|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我的亚洲天堂|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开心婷婷网| 高清不卡的av网站|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成年动漫av网址|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 18禁观看日本|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av在线app专区|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丝袜喷水一区| xxx大片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多毛熟女@视频|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多毛熟女@视频|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午夜激情av网站|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熟女毛片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午夜视频精品福利|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av天堂久久9| 亚洲精品一二三|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 久久人妻熟女aⅴ|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亚洲天堂av无毛| 日韩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天天影视国产精品|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 av在线app专区|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1024香蕉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超碰成人久久| 免费看十八禁软件|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网| 国产av精品麻豆|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